中药材:草石蚕
药材名称:草石蚕
别名:宝塔菜、甘露子、土人参、地牯牛草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块茎及全草
产地: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
科:唇形科水苏属
原植物:甘露子(草石蚕)
植物情况:多年生草本
根状茎匍匐,其上密集须根及在顶端有串球状肥大块茎的横走小根状茎;茎高30-120m,在棱及节上有硬毛。
叶对生;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2cm,宽1.5-6cm,先端微锐尖或渐尖,基部平截至浅心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两面被贴生短硬毛;
草石蚕药材性状:根茎多呈纹外向锤形,顶端有的呈螺旋状,两头略尖,长1.5-4cm,直径3-7mm。表面棕黄色,多皱缩,扭贡,具5-15个环节,节间可见点状芽痕及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白色。气微,味微甘。用水浸泡后易膨胀,节结明显。
草石蚕药性: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15-30g,根30-60g;或浸酒;或焙干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注意】
1.《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2.《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根: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2.《本草图经》:根:主走注风,散血止痛,其节亦堪单用,捣筛取末,酒温服之。
3.《生草药性备要》:根茎:祛风去湿。浸酒摔筋骨。
4.《岭南采药录》:根:煅灰,沸水冲服。治哮喘,气痛,肚痛;为末治蛇疮。
5.《江西民间草药》:根茎,治妇人黄白带,湿热黄疸,手脚拘挛骨节痛。
6.《浙江民间草药》:根茎:善治风痹,止吐血。
7.《泉州本草》:全草:驱风镇痉,退风湿热,止痛解毒。治中风口眼喎斜,瘫痪,风湿性疼痛。
8.《闽东本草》:根茎:治喉蛾,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淋病;外敷手足脱臼。
9.《广西药植名录》:根茎:治跌打,咳嗽;黄病,小儿疳积。
10.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祛风散湿,凉血利尿。治破伤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血尿。
11.《福建中草药》:根茎:清热凉血,除湿通淋。治肺痈,乳痈,淋浊,便血,带状疱疹。
【复方】
①治风热感冒:草石蚕全草二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②治肺痨:草石蚕根四两。炖猪肺常吃。(《贵州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