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以道家入门为最方便的捷径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以儒道佛三家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而形成的一整套文化思想。
儒道佛这三家之间的关系,古往今来皆有论述,普遍认为儒道佛本来就是一体的,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现在网络上,依然有不少的读者网友,还对儒道佛本为一体之说不能理解,尤其在一些传统文化类文章的评论区里,经常有读者网友发表着这样的评论。
有网友认为,学道修行不能够一开始就学道家,应该先从儒家开始,然后上升到道家,再上升到佛家,还要区分什么时候用儒家智慧,什么时候用道家智慧,什么时候用佛家智慧,而不是一成不变。
还有网友认为,儒学为治世之有限学问!释道是世出世间,包含了宇宙人生一切有为无为之博学!层面是不一样的。
还有网友认为,儒道佛不可能是一体的,如果想有所作为就学儒家,如果在尘世混得不好,不想待在尘世就可以学习道家。
从上面三位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儒家是用来为人处世的,是入世治世的学问;佛道两家是用来修行的,是出世修仙成佛的学问。
这三位网友的评论,实际上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儒道佛的理解。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三家,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儒家的思想,无疑都体现在《四书五经》之中,儒家的总纲就是《大学》中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对自己内在的修养就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无疑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就是以仁义作为自身修养,以礼作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以和作为治世的目标,儒家所说的礼,可不能理解为单纯的礼法、礼貌、礼仪等,而应该理解为合乎中正、恰当适宜的言行,当然也包括合乎情理的礼法、礼貌、礼仪。
这就是,儒家思想所讲究的内圣外王,强调先达到仁义的内圣修养,再用于对外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关键的,是儒家思想认为,人的内在仁义之心,是来自于上天的赋予,而上天的特性就是善良的,是具有好生之德的,是上天把好生的善良之性赋予了人,这也就是后世人性本善论的来源。
所以,儒家以神格化的上天作为形而上学,由上天的善良之性,推理出人也应该修养自己的善良之心,即仁义之心,也就是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了仁义之心就不会再有私心杂念,有了仁义之心才能用合乎中正的方法来做到礼,也就是把每一样事情都做得恰当适宜;能够把每一样事情都做得恰当适宜就是利人利己,就是双赢,也就是达到了和。
显然,儒家虽然以入世致用为目的,但也把神格化的上天作为形而上的本体。
道家的形而上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的先天之道,是先天的道生成了后天的宇宙天地和万物,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万事万物,包括了时间空间,都是道所生的。
道家认为,道是先天的,所以道的形体是虚无的、寂廖的,是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而道的作用是能生万物、生生不息的。
道家根据道的特性,提出了人要效法道的虚无寂廖,也就是要让自己的心灵,也能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这样才能在虚无空灵的境界上,也能产生道的生生不息的作用,因为道对万事万物的作用都是生生不息的,所以人就可以从道的作用中获得智慧。
人有了智慧,就可以看清客观事物的真相,就可以选用最恰当适宜的方法,来达到利人利己的目的。
从道家的理论中可以知道,道家的目的也是跟儒家一样的,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把做人做事做得更好!从这一点上说,儒道两家的目的是一致的,其理论也是可以合并起来的。
为了达到更好地做人做事这个目的,道家讲究要效法道的虚无,通过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从而让自己的心灵也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然后在虚无空灵的境界上得到道的生生不息,通过道的生生不息让人产生智慧,再运用智慧来看清真相并选用恰当适宜的方法;儒家则讲究以仁义之心来做人做事,只要具备了仁义之心,就能够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符合礼,并最终达到和的目的。
对比儒道两家的基本理论可以得知,儒家的仁义之心,也就是道家的抛开自我,道家的抛开自我的情绪私欲,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仁义之心。
因为,对别人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对自己是一定能够抛开自我的,一个能抛开自我的人对别人是一定具有仁义之心,老子《道德经》所说的处下不争、守柔守弱就是指抛开自我,“以百姓心为心”就是指仁义之心,儒家无非是针对别人来说,要对别人具有仁义之心,道家是针对自己来说要抛开自我。
所以,从自身修养这一点来说,儒道两家只不过说法不同,其实质是一模一样的。
只是道家形而上的道,比儒家的上天更加精深,也更加虚无空灵,道家对自身的修养更加明确具体,更加讲究要让心灵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虚无空灵;道家效法道的虚无空灵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道的生生不息的生力,生生不息的生力体现在人的思想上,就是利人利己的智慧,智慧的产生和内气的发动,就是道家无中生有的功夫。
道家非常重视修行中空灵的境界,以及在空灵的境界上所得到的种种神奇体会,无论是灵光一闪的智慧勃发,还是先天一炁的发动,都是一般人从未体会过的,于是就有修道之人专走境界修炼这条路,这就产生了道家内修一派,道家的内丹术和所谓的法术,就是这样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这些,都是儒家所不具备的,这就是道家比儒家更加博大精深的地方。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知道,儒道两家的总体思想都是一样的,但儒家只走入世做人一条路,而道家既要走出世的境界修行这条路,也要走入世的“求以得,有罪以免”这条路。
从儒道两家理论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整个儒家思想都可以纳入到道家的理论之中,道家比儒家多了修行的境界和功夫等内容。
佛家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众生本来都是无生的,本来都是绝对真空的,是本来无一物的,但由于某种我们现在还无法理解的原因,才让每一个众生都有了贪嗔痴,有了贪嗔痴就使得每一个众生都以各自的形体和思想,出现在六道之中,而一切六道之内的众生,都在苦海里面受苦,当然也包括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人类。
所以佛家认为,一切众生都应该以大慈大悲、绝对利他之心,来清除自己的贪嗔痴,只要能清除自己的贪嗔痴,就可以让自己的心重新恢复到无生、绝对真空、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也就是开悟成佛。
但开悟成佛还不是最终目的,当一个众生开悟成佛之后,还要救渡一切众生都能开悟成佛,由于众生的数量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开悟成佛之后对一切众生的救渡工作,也是无量无边的。
从世界万物和人类的起源来看,佛道两家的说法颇为接近,都认为宇宙天地及万事万物,都来自于同一个本体,而本体是虚空的。
只不过,道家把本体描述为寂廖、恍恍惚惚、窈兮冥兮,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道家把本体称之道;佛家把本体描述为本来无生、本来无一物,是绝对的真空,连真空也空,佛家对本体的称呼有佛性、自性、如来藏、真心等等。
佛道两家对本体特性的描述,也是很接近的,道家认为道是生生不息的,是一股无形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简称为生力,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上天有好生之德”;佛家对本体的特性称之为大慈大悲、利益众生等等。
道家提出,要回归本体就要抛开自我,抛开自我就是利人利己,只有发起利人利己之心,让自己的心愿符合生生不息的道用,才能让自己达到虚无空灵的境界,也就是回归到虚无空空的本体;佛家更是明确地指出,当一个众生还未开悟成佛时,必须发起大慈大悲、绝对利他等行愿之心,让自己的愿心符合本体的特性,才能让自己进入四禅八定,并最终开悟成佛。
在入世为人处世方面,佛道两家都要求利益他人,但佛家的要求比道家更高!有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而佛家在为人处世上所呈现的大慈大悲和绝对利他,只是为以后开悟成佛所作的基础准备,还不是最终目的。
在出世的修行境界方面,佛道两家都要求让自己的心灵达到虚无空空的境界,但佛家的境界更加空无,空无到真空也空。
道家达到虚无境界的目的,既是为了产生智慧,从而更好地利人利己,并达到“求以得,有罪以免”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心合道,达到得道的境界;佛家达到虚无境界的目的,同样既是为了求得般若大智慧,有了般若大智慧就能更好地利益一切众生,还能够对本体的特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样也是为了以心合道,证得佛性本体以开悟成佛。
从佛道两家的修行境界来看,佛家的境界比道家的更加高深也更加具体,对于境界中产生的智慧,佛家的描述也比道家的更加精深。
儒家虽然也有修行的境界,如《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但儒家的境界远远比不上道家的境界,更加比不上佛家的境界。
另外,道家对世界的描述不外乎天地人三才,而佛家对世界的描述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由这六道构成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而且这样的三界六道有无数个。
道家对世界的起因描述为道生万物,是道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生成了世界万物;佛家认为是某一种我们现在还无法理解的原因,才使得绝对真空的本体,变成了现在的世界万物。
佛道两家的相同点,都认为必须要修道才能回归到本体,回归本体又分为心灵的回归和行动的回归,心的回归就是要让自己的心灵,也能达到虚无真空的境界;行动的回归就是要让自己的行动,都能符合好生之德、生生不息或大慈大悲、利益众生等本体的特性。
佛道两家都认为,要让心灵达到虚无真空的境界,必须在行动上也要符合本体的特性,只有把自己的起心动念、思想观念、一言一行,都修正到符合好生之德、生生不息、大慈大悲、绝对利他的特性,才能在心灵上达到虚无真空的境界。
佛家不同于道家的地方,就是佛家虽以出世为目的,但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大慈大悲、绝对利他作为修行的起步,所以在佛家看来,做好为人处世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修行的手段和过程;佛家的开悟成佛,也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救渡一切众生的开始;佛家的积极目的,是要救渡一切众生开悟成佛。
纵观佛道儒两家,儒家的理论完全可以纳入道家的理论之内,而道家的理论又可以纳入佛家的理论之内,道家理论相当于是儒家理论的完整版,佛家理论相当于是道家的升级扩展版,佛家理论无论在数量上、广度上、深度上,都要比道家更丰富、更完整、更精深、更彻底。
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或学习者,从道家入门无疑是最好的,因为道家理论既是儒家的完整版,又是佛家的简化版。
由道家入门,既可以体会到先天之道的境界,为以后的证得绝对真空作好准备,也可以入世做好为人处世,为以后发起大慈大悲的行愿之心打好基础。
更重要的是,道家的虚无境界是很容易进入的,道家的智慧也是很容易得到的,只要把道家理论学通了,境界功夫只是一念之间的事,若能领悟到道家的智慧,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连梁启超等人都看不懂的唐诗,也能正确地理解《道德经》、《阴符经》、《周易》等经典。
道家入门的门槛也不高,不比得佛家清规戒律有很多,其理论境界和功夫又比儒家的更加高深透彻,从道家开始修行,向上可以学佛,向下可以学儒,不失为一条方便的捷径。
真懂《道德经》,就不会把道家智慧的训练方法,当成道家的智慧了
如果有人说《道德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只能说明他不懂老子
《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真正含义,可不是用现代汉语所理解的那样
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道德经》的道和德,也是《阴符经》的阴符
(0)

相关推荐

  • 儒道佛三者的关系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箸,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 【节日文化】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节日文化] 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道: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

  •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渊回说南:儒释道重男轻女?南怀瑾说明,都是对儒道佛文化的误解 南怀瑾老师在2010年太湖讲大学的时候,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观点. 他老人家说,儒释道三家都是重男轻女的.包括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学术流派,都 ...

  • 浅说兰花的儒道佛文化内涵

    中国的花草.山水总是和文化血肉相连,难舍难割.兰花乃草中尤物,花中至宝,更是国人最爱.从古自今,咏兰.绘兰.画兰--,不朽杰作不计其数.屈原爱兰,曾托兰花以言志,其中有一句描写兰花的句子"秋 ...

  • 儒道佛的精髓就在一个同音调的汉字里,修为也用同一个汉字作参照

    神奇的同音汉字 三个同音字.东汉以后,佛学进入中国,最先依附于方仙道,渐渐扎根扩散.佛学虽是外来哲学,但由于大量吸收道学.儒学的有益成分,以道.儒两家学说进行教理教义方面的改造,通过长期的嫁接磨合,逐 ...

  •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陈履安:「觉」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根本

  • 端午节:天地人玄机,儒道佛智慧

    有一首儿歌,这样唱:"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驱邪气,防五毒,高高兴兴过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叫"五月五" ...

  • 复杂系统的解与儒道佛

    儒,通过一系列因果实例总结后产生了一些列做人处事的规章制度,处世讲究以仁处世,做人要做君子,做君子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繁文缛节,以君子的行为改变别人,改变世界(系统),所以归纳下来,儒研究的是蚂蚁社会 ...

  • 敬静净,儒道佛三家的人生境界

    儒家的敬 敬的意思很多.比如我们现在讲的尊敬.敬就是要尊重别人,即便对方是一个乞丐,一个小孩子,也要给予必要的尊重. 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当心".<论语>中说" ...

  • 谈谈我对儒道佛的一些浅显认识

    (在学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经过一个学期的短暂而快乐的学习,我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对儒道佛三家传统思想文化有了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解.课堂上,老师们引经据典,课后,自己也兴趣使然查阅相关书籍,学思结合,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