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126丨为政要有赏有罚,还应有所养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126讲。欢迎留言交流。
请问为政?
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杂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则有昭缪也。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王者之政也。(《荀子·王制篇第九》01)
本节讲如何为政。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杂民不待政而化。
对于德才兼备的人,不依级别次序而破格提拔。对于不胜任的人,立即罢免。能者上,庸者下,不要混日子的官员。对于元凶首恶,不需教育马上杀掉。不教而杀谓之虐,但是首恶不赦。对于普通民众,不靠行政手段进行教育感化。普通民众易于相处,大多能教育感化,不必通过行政手段。《论语》中孔子论为政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分未定也,则有昭缪也。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在名分还没有确定的时候,就应该像宗庙分别昭穆一样,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不问其出身世族与否。
即使是王公士大夫的子孙,如果不能行礼义,也把他们归于平民。即使是平民的子孙,如果能积累文章博学,端正身心行为,能行礼义,也把他们归入卿相士大夫。
故奸言、奸说、奸事、奸能、遁逃、反侧之民,职而教之,须而待之。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安职则畜,不安职则弃。
对于那些散布邪恶的言论、鼓吹邪恶的学说、做邪恶的事情、有邪恶的才能、逃亡流窜、不守本分的人,就安排强制性的工作教育他们,静待他们改过。用奖赏激励他们、用刑罚惩处他们。安心工作的就留用,不安心工作的就流放出去。
五疾,上收而养之,材而事之,官施而衣食之,兼覆无遗。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谓天德,王者之政也。
对患有五种残疾的人,君主收养他们,根据才能使用他们,为他们提供馆舍和吃穿的,全部加以照顾而不遗漏。对那些用才能和行为来反对现行制度的人,坚决处死,决不赦免。这叫做上天之德,是圣王的政治。朝川鼎述曰:
此即《中庸》所云: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人君之有赏罚,犹天春生而秋杀,故曰天德。
一国之政治除了赏罚之外,对于残疾者,也应皆有所养,而不是弃之不管。他们对家庭而言可能是沉重的负担,甚至可能是压倒这个家庭一根稻草,使其难以翻身,有必要以国家的力量将这些人养起来。国家是其子民之父母,焉有父母不管其子民的道理?当然,养是为了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使其浑浑噩噩地活着。杨倞注曰:
五疾,瘖(yīn)、聋、跛躄(bì)、断者、侏儒。各当其材使之,谓若矇瞽修声,聋聩(kuì)司火之属也。
温故知新
日课温故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