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邵雍《仲尼吟》,新解描写易学知识的诗

邵雍的《仲尼吟》出自《伊川击壤集》。这是歌颂孔子的诗歌,是邵雍眼里孔子的形象。仔细体悟这首诗,似乎可有一比:邵子之于孔子,好比魏武帝之于周文王。有这种境界的人历史上还有一个叫来知德。用来知德的话说易的情况:“是自孔子设而易已亡至今日矣,四圣之易如长夜者二千余年,不其可长叹也哉!”来知德是说自孔子以来,都没有真正懂得易经的,两千年来古人都是糊里糊涂。来知德说的是实话,看看自王弼,孔颖达,程颐,李光地的易学著作,都是做学问用的作品,把真正希望学习易经的人都带到儒学中去了。历史上饱读义理派的作品,许多人浪费一生的美好时光,都不能学会易经。即使有作品,也是继续制作做学问的著作。不信你可以去试一下,读孔颖达的《周易注疏》,或者读李光地的《周易折中》,这两部易学名著都是奉皇帝的圣旨编写的,绝对是文人士大夫学易最佳最权威的易经版本。你可以耗尽一生时间去读,苦读六十年后你就会知道这是不可能读通的易学著作。你试着读一年,你可能懂得许多义理。你所悟的义理,无非是碎片化的易理,这样的道理有千千万万,你学得完吗?你即使看着石头一年,也能悟出同样多的碎片化的易理,例如:于谦的《咏石灰》。不用说得太多题外话,我们先读这首诗,然后再论。

上《仲尼吟》原文: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

点评:

“仲尼生鲁在吾先,去圣千馀五百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这句意思是说:孔子在我之前生于鲁地,距离圣人的出生时间一千五百余年。邵雍在这句中确认孔子是圣人。古人称智慧德行最高的人为圣人。

“今日谁能知此道,当时人自比于天。”意思是:今天谁能够懂得如此道理,当时的人自己与天比。“知此道”是指下文所谈的“社会形式的变迁之道”,即“权道”。“自比于天”是指昊天和圣人。天之至为昊天;物之物为人,人之人为圣人。人之至为圣人。在古人眼中,天地的老大是昊天;万物的老大是人;人的老大是圣人。昊天统天,圣人统地。在古人心中,把天的一切能力和智慧归昊天拥有,把人类的一切能力和智慧归圣人拥有。

“皇王帝伯中原主,父子君臣万世权。”意思是说:皇帝王霸是中原(中国)的主人,父子君臣是万世的权力。中国的社会形体变迁到了春秋孔子时代全部展示完。三皇,五帝,三王,五伯。在三皇时代,最高权力在皇;五帝时代,最高权力在帝;三王时代,最高权力在王;五伯时代,最高权力在春秋五霸。皇帝王霸都是中国的圣主,孔子思想中君臣父子秩序所拥有的权力万世不变。

“河不出图吾已矣,修经意思岂徒然。”意思是说:黄河不出河图之兆我的梦想停止了,修订经书的希望岂是白费的?孔子周游列国之后,到了晚年终于没有什么成就,曾发出感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语出《论语·子罕》。古人认为实现最高权力都有预兆。例如:凤鸣岐山,有周天下;河出绿图,大禹有夏天下。

邵雍的这首《仲尼吟》意思是说:孔子自比昊天,洞晓社会治理和中国权力更迭法则,一生所处时代河不出图,生不逢时,梦想没有实现。但是孔子赞易、序书、删诗、定礼、正乐、作春秋后编订出《六经》,这就是邵雍所说孔子修经。孔子修经的贡献,岂能说是白费了。

邵雍这首诗体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自比孔子,所以后世邵雍的追随者赞其内圣外王。孔子是素王,就是无土之王。邵雍的皇极世界,就是其理想王国。魏武帝曹操自比周文王,认为自己完成了与周文王一样的成就,皆完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局面。

邵雍的《皇极经世》是一部万能的书,对世道变迁研究透彻,也是一部治理天下的著作。这首《仲尼吟》实际就是体现邵雍的政治理想。但是,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邵雍自认为同孔子一样生不逢时,只好修一部《皇极经世》留给后人。等待有缘人读懂此书,如果幸运,生逢河出图,洛出书,麒麟出没,凤鸣于山林之时,可以大显身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