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辉华专栏】杨树达的胆气 2024-06-19 23:09:56 杨树达的胆气 作者:万辉华 近现代湘人治学卓越者中,不能遗漏毛泽东的老师杨树达先生,此公字遇夫,专治小学,爱做诗词,有《积微翁回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1 版),在近年的学人回忆录热潮中影响颇大。遇夫先生生于晚清,却也遇上了几位好师傅,如时务学堂任教的陈散原、梁启超、谭嗣同等,他私淑于王先谦、叶德辉,把维新人士的道义与小学、经学家的细密功夫都一股脑地填入大脑,野心够大的了。有人编了一本书叫《湖南人是天下的胆》。这话没错,可惜呀,该书提了一大串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学问家,偏偏没有杨遇夫先生的大名与事迹。要是时光倒退回十多年,杨先生会拍案而起,这种公案恐怕要上达天听,伟大领袖会出来说话的。此公勤奋治学,著作不倦,至 1956 年逝世前,出版过《高等国文法》《中国修辞学》《词诠》等文字学、语法学著作 17 种,真正的著作等身。先生早年也东渡扶桑,像鲁迅、钱玄同辈样,在日本求学,亲近革命党人,然后回国在高等学府“蜗居”,养家糊口,启蒙青年学子。由于是湘人的血性,又不像湖北人熊十力、黄侃、废名那般不革命了就治学近佛。他不参与民国的革命活动了,但是火爆的脾气,却没有收敛,眼里容不得半点“脏物”。同在北京大学做教授,而且也是研究古文学的大学者黄侃,俩人似乎面和心不和,在章太炎老先生到京时,都要陪同章先生吃饭论学,免不了一番客套,私底下则在各自的讲坛上,照样攻击对方的学问,以至于黄侃先生于 1935 年中年殒命,遇夫先生在当年 10月的一则日记中写道:“阅报知黄季刚病逝。季刚于说文烂熟,就其所推论之孳乳先后多出于悬揣,不足据信。大抵此君读书多而识解不足,强于记忆而弱于通悟。”在对待学问的求真较真上,遇夫先生哪怕对方已作了古人,仍然不愿退让,坚持自己的见解。对待旧派学者是这样,对待新派学者如大名鼎鼎的胡适之,他也是很看不惯的。1936 年 7 月的一则日记中称,“撰《温故知新说》,温故不能知新者谓黄侃,不温故而求知新者,谓胡适也。”他在日记中多处还把治文字学的同乡学者黎锦熙斥为“妄人”。这有点像黄侃把同门学弟钱玄同斥为“妄人”一样。湘谭黎氏也是世家子弟,毛氏也曾受学于黎锦熙。两位老师的门户之见深矣。倒没有见到过毛氏对此有何调解之说,也许是新中国成立后,黎氏也是功成名就,遇夫先生再固执已见,不合时宜也,老夫子毕竟是识大体的。然而,正如杨老先生在思想改造运动中坦白交待自己过去的“罪行”,只爱戴高帽子,爱听好话,有些学阀的味道。这种行为是不能见容于新社会的。当年轻的湖南大学教授杨荣国,50 年代初竟然被评为一级教授,与杨公、李达先生并列时,遇夫先生岂能忍得下这口气,他不得不向毛主席写信,列举杨国荣在某一论文中所出现的知识错误,要求撤销杨荣国的一级教授资格。杨荣国能为当时的主政者评为一级教授,自有其追求思想进步,服膺于马列的态度,较之于旧时代的老学者这是一个鲜明的标志。而遇夫先生不服气令毛氏也不悦。毛氏是一个既重人情,但不愿拿原则做交易的人。还是李达校长的开导,让杨遇夫先生再写一封信给毛,认为自己的认识不够,才消除了“误会”。遇夫先生的夫子脾气,碰上政治领袖了,是无可奈何的。还是陈寅恪先生明智,晚年不去北京就任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而专撰《柳如是别传》,目盲脚拐惟有颂红妆。遇夫先生好在早逝于解放初,否则,反右、“文革”,杨荣国辈当道,他们报复起来,遇夫老人只能是“咎有自取“。好在,这一假设不存在! 作者简介 万辉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诗歌学会会员, 岳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岳阳晚报副总编辑。在《文艺报》《大家》《作品与争鸣》等中央省级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文学评论200多篇,出版《书生情怀》《心灵一片风景》《四月物象》文学作品集三部,作品多次曾获湖南省作协、湖南省记协奖。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赞 (0) 相关推荐 那些一语成谶的故事 1936年正月廿九,学者黄侃50岁生日. 他的老师章太炎非常高兴,特撰一联相赠:"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应该说,无论从语义还是从对仗的角度看,这都是一副上乘的对联. 可 ... 胆气虚 胆气虚 齐家观其长幼有序 好学通于古今之文 1186 齐家观其长幼有序 好学通于古今之文 刘正平/文 前天(2019年11月29日 ),株式会社搜挖会201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国书画(二)专场,上拍了杨树达篆书八言联"齐家观其长幼有 ... 学者风采 | 殷孟伦:谈黄侃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 编者按:今年是黄侃先生诞辰135周年,兹发布中国训诂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殷孟伦(1908-1988)1981年撰写的纪念文章(原载<文史哲>1982年第1期),以飨读者. 黄侃先生是 ... 史海钩沉:民国神人黄侃(上) 有段时间,我非常不喜欢民国时期的东西,因为那个时代给我的印象是混乱的.昏暗的和灰色的. 大清王朝灭亡后,一边厢军阀混战,一边厢辫子军复辟:带兵的都是大帅,大帅如蝗虫一般,所过之地寸草不生.六畜不旺. ... 【万辉华专栏】乡下观影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乡下观影记 作者:万辉华 离开故乡才15岁,还是一个少年郎.乡下看电影,也就是50年前的事了. 时间是一把杀猪刀.某诗人的感喟,不无道理.我近花甲了,一 ... 【万辉华专栏】鱼与酒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鱼与酒 作者:万辉华 <一> 在米人鱼庭 邂逅平江的鱼 邂逅铁山的鱼 白玉盘里一青螺 在米人鱼庭 遇上土猪肉马齿苋红薯藤 它们互 ... 【万辉华专栏】工厂“触电”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工厂"触电"记 作者:万辉华 (一)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个冬日,我所在的工厂迎来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导演.摄影人员,名曰拍摄芦苇 ... 【万辉华专栏】影评写作记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影评写作记 作者:万辉华 2004年3月我调入<洞庭之声>报后,因这张广播电视报开设了娱乐专版,需要大量的包括影视评论在内的娱乐评论,尽管我 ... 【万辉华专栏】甑之舞(外一首)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甑之舞(外一首) 作者:万辉华 甑如宝塔凌空于锅之上 白云缠绵 老聃的丹炉也不过如此 它在灶火下 沸腾火山的 炽热 喷射出氤氲的香 释放出糯软的精 ... 【万辉华专栏】顾颉刚的苦闷 顾颉刚的苦闷 作者:万辉华 抗战胜利后,历史学家顾颉刚未北上到大学执教,而是选择在上海办书店,经营出版业,俨然一个穿长衫的CEO,文章没有当初频频见诸报刊了,居家过日子还算小康. 1949年政权易鼎后 ... 【万辉华专栏】忆表叔 忆表叔 作者:万辉华 我表叔漆煌辉,过世时才68岁. 从患肺癌到离世不到两年,作为一个从医近40年的医务工作者,却过早地离开亲人与大地,毕竟是遗憾. 他出生于岳阳县月田镇半洞村.我孩提时常常去半洞村, ... 【万辉华专栏】篾匠友元伯 篾匠友元伯 作者:万辉华 我村里的篾匠较多,要说手艺最棒,生意做得最大的还是数友元伯. 他住在百年老屋的西边,紧邻盲人石团哥,住万能老师的隔壁.家里有天井两个,几间房子里还有亮瓦,只不过,太阳光射下来 ... 【万辉华专栏】梁漱溟的儒佛人生 独 家 梁漱溟的儒佛人生 读<梁漱溟日记> 作者:万辉华 上世纪90年代,梁漱溟先生逝世后,媒体纷纷称他为"最后一个儒家."当时,似乎觉得恰如其分.近读<梁漱溟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