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丨陈来胜:北大荒除夕夜,北京知青摔跤乐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陈来胜,北京人,1969年去黑龙江插队,后被推荐入辽宁大学学习。毕业后回到北京,入出版社做编辑工作,主要负责审读政治、哲学、文史方面的书稿。退休后继续帮助出版社审读书稿至今。
原题

难忘的除夕之夜

作者:陈来胜

转眼就到年底了,不由想起1969年在黑龙江除夕之夜的那次撂跤娱乐。

兵团生活尽管清贫、艰苦,但是到了阴历年年底,还是要吃顿饺子。大盆小碗,从食堂领回了面粉、肉馅,全排人齐上阵,有揉面揪劲儿的,有擀皮儿的,有包饺子的,有码饺子的,聊着天儿,手忙脚乱,弄得身上、铺上都是面粉,格外热闹。人多手杂,包出的饺子大小不一,有鼓有瘪,形状各异,有立着的,有躺着的,有咧嘴笑的,因为是自己包的饺子,看着都顺眼、喜兴。

盆里的水开了,扑腾扑腾,饺子下了盆。不一会儿,雪白的饺子鼓了肚子,乌泱泱地挤在一起。说话间,两盆热腾腾的饺子已经捞出来,大伙儿毫不客气,争先恐后地伸出了筷子,滋溜滋溜,一口一个,吃得喷喷香。转眼之间,两大盆饺子全数消灭,再上两盆,又是风卷残云,再上两盆,吃到露出盆底,这才一个个放下筷子,摩挲着肚子,结束了这场饕餮大战。

虽然饺子不怎么着,可是在这远离家乡几千里之遥的寒冷之地,在这浸透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的除夕之夜,吃进嘴里的热饺子,那种香味是什么东西也代替不了的。个个吃个肚歪之后,三三两两歪在铺上,抽烟,聊天儿,打闹。

过了一会儿,有人提议,吃也吃饱了,喝也喝足了,是不是该消化消化食了。不如玩儿摔跤,乐和乐和。大伙儿一听,齐表赞同。于是纷纷抄起脸盆奔向食堂门口(正在搞一个小基建)。一会儿,各自都端着满满一脸盆沙子回到屋里,倒在地上。

地上铺满软软的沙子后,大伙儿都在下铺一字排开,坐在床头,个个跃跃欲试。不知是谁一步抢出,挺着胸脯,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架势虽大,实际上并不会摔跤,两人只是揪住膀子,左拉右拽,谁也摔不倒谁。

也有膀大腰圆的(是绰号大豆的张希顺?记不清了),双脚站定,腰如盘蛇,抓住对方的胳膊,运足气力,猛的一甩,将对方抡倒。

有能耐的后出场。是谁记不清了,稳稳当当,两眼专注地盯着对方,不紧不慢,与对方紧紧扭在一起。见他迅速弯腰抱住对方的大腿膝盖处,往上猛提,迅速用脚别对方的另一只脚,对方站立不住,朝后倒去。有人说道,这是抱腿摔。

身体厚实的刘振华上场。两人紧紧拽住膀子,脚下不断使绊子,但是谁也不占优势,只得松开手,左转右转,窥视着对方。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刘振华抢步向前,躬身、拱臀、绷腿,左手捉住对方的手肘,右手扣住对方大臂,转身将自己的腰臀紧贴对方腰部,两手向下猛拉,一下子将对方背倒在地。见此情景,大伙儿一阵叫好。不用说,这是典型的抱臂背摔,俗称大背胯。

随后,只见焦世俊(俗名土地怪)特别夸张地,肩膀一晃一晃地走了出来,双腿微屈,笑说自己会玩儿跤,练过穿裆靠、小得合,有不服的只管出来比试。一边说着,一边挤眉弄眼,拍着胸脯,左右晃着,惹来一阵笑声。记不清是谁了,上来厮杀。焦世俊不再吱声,两眼紧盯着对方,左转右旋。随即说了一声“看招”,脚下一个假动作,引对方冒险前扑。一眨眼间,焦世俊迅速转向对方的左侧,一脚别住对方的左腿,右手将他的肩膀向前用力一推,对方的身躯随即向前倒了下去。干脆,老道,看来真是玩儿过跤。

乌福田上场了,身体像豹子似的,既结实又柔软。先是露出他那标志性的粲然一笑,随即嘴角微撇,一副不屑的劲头。不知是谁按捺不住,走向前来。两人照面,对方几次伸过手来,都被乌福田拨拉开,有似鲶鱼,滑不唧撩,对方根本揪不住他。突然,他躬身抢入,右手勾住对方的颈部,左手扣住对方右臂,臀部一顶对方腹部,手上一用力,把对方结结实实地摔倒在地上。众人见了,纷纷叫好。立即有天津人说这是夹脖摔。

有一场跤至今记得清楚,施培林晃着肩膀走上来,自信地扫视两旁。只见董秉山慢吞吞地走上前来,笑呵呵地向两旁抱拳示意。然后他向施培林走去。说话之间,只见董秉山突然沉身跪地,右腿插入施培林的裆,弯曲勾住他的左腿,同时双手疾出,猛推他的胸部。施培林猝不及防,仰面倒地。起初看董秉山抱拳示意,却突然沉身、勾腿、推胸,几个动作一气呵成,电光石火之间,施培林已然倒地。大伙儿一时都看呆了,愣了一两秒钟,跟着大声叫好。有练跤的人说这是典型的跪腿摔。董秉山,绰号二狗,皮肤黝黑,为人诙谐,平常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摔跤如此干脆利索。据说他后来在社科院工作,几次聚会都没有见到他的身影。

又有两人走上来,二话不说,上前搭上手,闪转周旋,揪拉扭动起来……

战友们都不甘寂寞,杜宝森、王惠明、刘建伟、刘佩福、蔡正华、马焕军等人都一露身手,各逞英雄……

屋内,尚在发育而略显虎气的躯体在纠缠搏战,互争高下。地上不时腾起细沙,混合着一阵又一阵的叫好声,氤氲了年轻生命自我宣泄、畅快欢乐的喧闹场面。

户外,天色浓黑,朦胧的斜月在云层中时隐时现,寒冷的雪原一片寂静……

(0)

相关推荐

  • 秋天路边碰到这种地丁,包包子、包饺子很好吃,看看你认识吗?

    秋天路边碰到这种地丁,包包子、包饺子很好吃,看看你认识吗?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北京记忆丨清末民初的东城诗钟活动

    作诗钟是一种趣味性文学活动,清末民初在北京风行一时.这一活动是聚会写作七言的对联,带有竞赛的性质.主要有两种体式.分咏体是在题目中规定了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物,要别具巧思把二者写入一副对联,以另有寓意为佳 ...

  • 致敬劳模丨“吉林一号”高分03卫星系列总师陈茂胜:“获得五一劳动奖章,我非常自豪!”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综合电子研究室主任陈茂胜,是"吉林一号"高分03卫星系列总师,从事卫星总体设计.姿控部件的研制工作,主持多项"吉林一号"系列卫星.省级科研课 ...

  • 北京记忆丨燕墩石碑上都写了什么

    燕墩公园(周志光/摄) 燕墩,又称"烟墩",位于永定门外半里许(今铁路桥西侧).它始建于元代,即"坐镇"大都城南,用土堆积而成的火神祭坛--烽火台.历尽岁月沧桑 ...

  • 北京记忆丨春松胡同

    春松胡同,朝阳门南小街东侧,呈南北.东西走向,中间多曲折.北起小雅宝胡同,南止盛芳胡同,东与大雅宝胡同相通,西与松树院相通.全长114米,宽4米,沥青路面. 春松胡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礼拜寺 ...

  • 北京记忆丨相声与胡同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说学逗唱.而在这四个技能当中,我认为,"说"和"逗"最基本.当然,说,就是讲一个段子,逗,就是引人一乐. 然而,平白无故,博人一笑也不容 ...

  • 北京记忆丨旧京珠宝行业秘闻

    珠宝是多种贵重饰物的统称,包括珍珠.宝石.翡翠.玛瑙.玉石.珊瑚等等.大部分是历代统治阶级用以装饰其骄奢淫佚生活的奢侈品,但制作珠宝的精湛工艺,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度的艺术水平.根据历史的 ...

  • 北京记忆丨钟鼓楼大修挖出镇物,亲历者揭秘盒内玄机

    本文作者为北京钟鼓楼第一任所长郑毅,郑老曾担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作为亲历者,相信他的回忆更具说服力. 钟楼和鼓楼,在我国城镇建设史上,曾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城镇规划中的特色建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 ...

  • 北京记忆丨漫谈后门大街的历史

    前言 从前,北京人常说:"东四.西单.鼓楼前",是北京城里最热闹的地方.据许多杂记上的记载,自元明以来,从鼓楼到后门,就是个繁华富庶之区,如清人黄剑的<帝京杂咏>:&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