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468丨逃避从来不是解决问题之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18.7

子路跟随孔子周游,有一次落在后面,碰到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蓧(diào),古代除草用的工具。遇者,不期而会之也。

子路问: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

老人说:你们这些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老师?说完,老人便把拐杖插在地上,只管除草。芸,同耘,除草。皇侃疏:

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而问我索之乎?

子路拱手恭敬地站在那里。等老人除完草,天已经黑了。老人便留子路住宿,忙着杀鸡做饭招待他,很丰盛,而且还让他见过自己的两个儿子。

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就把这事告诉孔子。孔子说,这肯定是位隐者。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等子路到了,老人已经出门。

子路就让老人的两个儿子转述自己的意思,他说,不做官不合乎义。长幼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废弃,又怎能废弃君臣大义呢?想洁身自好,却又搞乱了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实现大义。至于理想的政道在实际中行不通,我们早就知道了。

可见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无论多难的事,都要去面对,逃避永远不是解决问题之道。但,也正如《反身录》所言:

沮溺之耕,丈人之耘,栖迟农亩,肆志烟霞,较之万物一体念切救世者固偏,较之覃怀名利奔走出世者则高。一则凤翔千仞,一则蛾逐夜灯,孰是孰非,孰得孰失,当必有辨之者。圣人无不可为之时,不论有道无道,直以纲常名教为继任,拨乱反治为己责。若自己德非圣人,才不足以拨乱反治,只宜循圣人家法,有道则见以行义,无道则隐以守身,宁迹同沮、溺、丈人之偏,慎无蹈昧于知止之辙。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温故知新

论语日课466丨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日课452丨齐国的美人计

论语日课464丨晏子为何阻止任用孔子

论语日课463丨坚持原则,就要有受委屈的准备

论语日课462丨殷末三仁

论语日课461丨少壮不努力,中年徒焦灼

论语日课460丨如何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人打交道

论语日课459丨 包容不是做滥好人

论语日课458丨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日课457丨无所事事的最佳破解姿势

论语日课456丨做事做人只求心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