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发:教育规律之“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

文/杨德发

校对/于海玲

摘要:观察发现存在这样一条教育规律: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根据这条教育规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几条教育原则:1.亲人在教育孩子时要温柔而坚持;2.孩子应当尽量交给陌生人来教育;3.要让孩子多与陌生人交往。

关键词:教育规律、孩子、乖、耍横等。

这几天带女儿杨杨(六岁)外出,杨杨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很乖。

10月1日,带杨杨从大坪地铁站坐地铁去大学城,杨杨看到有小孩子上车,就会主动与小朋友打招呼、交流,还会给小一点的小朋友讲故事,小朋友的同行人员夸“这个孩子教育得好!”

10月1日,带杨杨从尖顶坡地铁站坐地铁回大渡口,杨杨手中拿着《一千零一夜》(注音读物),看到有小朋友上车,就招呼小朋友来自己身边挤到坐,翻开《一千零一夜》与小朋友交流,小朋友的同行人员说“这个孩子教育得真好!是哪个教育的?”我说“是孩子的外公外婆教育的!”

我们家中有杨杨、杨杨的外公、杨杨的外婆、杨杨的妈妈、我,平时杨杨在亲人面前表现得并不像陌生人看到的那么乖,饭前、睡前常常扯皮、耍横,甚至有油盐不进的时候。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条教育规律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

为什么会出现“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的规律呢?

孩子在亲人面前从小长到大,他通过观察、试探,把亲人的性格拿捏得死死的,他小时候知道哭闹可以迫使亲人让步,稍长大一点他知道耍横可以迫使亲人让步。如果他的每次哭闹都得逞,他甚至会通过“假哭”来迫使亲人满足他的不正当要求。如果他的每次耍横都得逞,他甚至会通过“假装耍横”来迫使亲人满足他的不正当要求。换句话说,孩子在亲人面前的不怎么乖,也是亲人迁就出来的、惯出来的。孩子知道陌生人不会迁就别人家的孩子,只会讲公理讲公德地对别人家的孩子,因而在陌生人面前就不敢使性子了。

根据“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这条教育规律,我们可以推导出几条教育原则:

1.亲人在教育孩子时要温柔而坚持。即既要温柔地对待孩子的述求,又要坚持原则不妥协、不让步。不能因为孩子一哭闹马上就让步,这样只会养成不良习惯而害孩子。比如,夏天孩子闹着要吃雪糕。吃雪糕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是有害的,孩子自己是不知道的,家长(亲人)是知道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要医生开药方),不能因为孩子又哭又闹要吃雪糕就给他买雪糕,甚至以雪糕为奖品来发。而应当坚持不给孩子买雪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温柔地化解矛盾。

2.孩子应当尽量交给陌生人来教育。这里的陌生人包括国有学校的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及亲戚、朋友等。家长(亲人)尽量只陪伴而不教育。美国教育家研究发现:亲人讲的话,孩子只能听进去7.9%。亲人教育孩子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只会使孩子反感、逆反。中国古代先贤就发现了“易子而教”的道理。“双减”后,家长还是要尽量择陌生人来教育孩子,才能轻松地把孩子教好。

昨天晚上从珞璜返大渡口,车上坐着杨杨母亲的二表姐、姐夫,那位二表姐接听了一个电话,杨杨就追问:“是哪个打的?”那位亲戚说:“小朋友不要打听是哪个打的,别人不主动告诉您您就不要打听,人人都有隐私,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我听了非常高兴。杨杨好奇心重,家中电话一响,她常常抢着接;大人接了电话,她总要打听“是哪个打的?”很多打电话的人是她不认识的,说也给她说不清楚。“抢接电话”“打听是哪个打的”均是不良习惯。但愿昨天晚上亲戚的教育效果好,能帮助杨杨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3.要让孩子多与陌生人交往。“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表现乖”,会不知不觉地影响陌生人,使陌生人也变得乖起来,使全社会乖的人越来越多。

愿您遵循“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这条教育规律。

练习:请您遵循“孩子在陌生人面前乖而在亲人面前不一定乖”这条教育规律。

(2021年10月5日周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