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张温与皇甫嵩优柔寡断,董卓早已被处决,历史可能会改写

提起董卓,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阀和权臣,擅自废立皇帝,挟持汉献帝,直接导致了汉末三国混乱局面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董卓可以说是权臣或乱臣的代名词。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董卓是其中主要的反派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在其未曾掌握大权时,曾经遭遇过两次殒身之祸。可笑的是他自己却一直并不知道,他的一些行为曾经为自己惹来过严重的祸患。而这两次大劫的化解竟是因为张温与皇甫嵩的优柔寡断或者所谓的仁义。

董卓剧照

东汉末年时,孙坚曾经做过张温的军事参谋。张温有一次以皇帝诏书的名义召见董卓,但是董卓却迟迟不至,害得张温与孙坚等了半天。他到了之后,言语、表情都倨傲无礼,完全没有将张温放在眼里。更进一步说,他没有将皇帝诏书放在眼中,其不臣之心其实已有所萌芽。

孙坚这时凑到朱温耳边,对他说道:“董卓身负大罪,却狂言乱语,其用心之险恶可想一般。大人应该以‘召不时至’罪依照军法将其处斩。”张温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这不觉让孙坚懊恼不已。

孙坚剧照

东汉中平二年,董卓升任为并州牧。汉灵帝应该也是认识到了董卓的威胁,下诏让他将兵马交由皇甫嵩统领。这很明显是在削权,明升暗降。董卓拒不服从诏令。

当时皇甫嵩的儿子皇甫郦正在军中。他见董卓如此无视朝廷旨意,便对皇甫嵩道:“本朝失政,天下处于倒悬之中,能够匡扶社稷者,只有大人。现在皇帝诏令董卓将兵马交出,但他却自行上奏,请求陛下收回成命。这是违反朝廷诏令,无视皇上。此外,他又以京师混乱,踌躇不肯进军,这明显是心怀奸诈。而且董卓行事凶戾, 残害将领和士兵,军心散乱。大人现在为元帅,可以以王朝的名义讨伐他。这样既能彰显忠义之节,又能为百姓、军兵除去凶恶之人。这是可以比肩齐桓公、晋文公的大事业。”

皇甫嵩想了下还是否决了皇甫郦的建议。他解释道:“不服从朝廷命令虽然有罪,但是擅自诛杀大将也有重责。还是把这件事上奏给陛下,看朝廷如何裁决吧。”

于是皇甫嵩上疏弹劾董卓。但是汉灵帝的做法却是以皇甫嵩奏疏之语下诏责备董卓,并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处罚。有点表面文章的意思。不仅如此,汉灵帝的这个做法还直接将皇甫嵩与董卓的矛盾显化,让董卓彻底恨上了皇甫嵩。后来董卓专权之后,皇甫嵩的处境便越来越艰难,甚至差点性命不保。

皇甫嵩剧照

这是记载在《智囊》上的两则历史典故。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如果张温与皇甫嵩当年能够听从孙坚与皇甫郦的建议,直接将董卓处决,汉末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如果他们两人知道后来董卓引起的汉末混乱,会不会后悔当年的决定的呢?

当然这是后世之语,有点马后炮的意味。决断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决断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有时候可能是官职和前途,有时候可能是大量钱财,有时候甚至是身家性命。像张温与皇甫嵩如果以军法处决了董卓,董卓毕竟是朝廷命官,而且手下有大批嫡系军队,这样一来两人很可能因此丢官,甚至丢命。董卓有军队,有领域,可以不在乎朝廷的看法和争斗,但是两人却是文臣,与朝廷中的派系之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牵一发会动全身,很可能会成为朝廷矛盾的焦点。而且西北战事正酣,军事形势严峻,如果董卓去世,其所属大军谁来指挥?西北更有可能会陷入混乱。这也是张温二人优柔寡断的一个原因。

张温

考虑多了自然就会犹豫不决。这时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取舍。决断背后隐藏的是对于时势和利弊的精准把握与分析。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其实就是这样的道理。该取舍的时候就应该取舍,该放弃一些东西的时候就要放弃。决断其实也是一种大智慧,大智谋。这是决断与鲁莽的区别之处。

《智囊》的作者冯梦龙将此两则典故收入其中目的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来看。在结尾,冯梦龙这样评价道:“观此二条,方知哥舒翰诛张擢,李光弼斩崔众是大手段、大见识。”“大手段”、“大见识”,这是冯梦龙对决断这一智慧的评价。

在《智囊》中像这样的历史典故还有一千多条。当年以智谋著称的纪晓岚对此书倒背如流,晚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每晚都要阅读此书。像千古帝王康熙皇帝更是以此书为师。所谓通古今之变,究智慧之道。不管是对于治理国家,还是为人处世,奋斗于职场或商场,此书都很有研究价值。有兴趣的可以点下下面的链接,购置一套,可以给自己看,也可以给孩子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