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后失言,却独留其安享富贵,还亲手抚其病体
【朱元璋杀数万旧臣,为何唯独此人成功避祸?原来他看人才最透彻】朱元璋登上大明王朝皇帝宝座后,为了使朱家江山永固,对昔日助其打天下的功臣勋旧大开杀戒。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谋反案后,朱元璋猜忌旧日功臣的心思日甚一日,时常以功臣宿将的贪纵之过,对其大开杀戒,妄图剪除所有的“棘刺”,导致一时之间,为建立大明王朝屡立战功的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有德等众多宿将,不是被诛杀,就是被赐死。在众人中,尤其以号称“开国勋臣第一”的韩国公李善长死得最惨。
据载,李善长在77岁时,被朱元璋定成“奸党”及“谋反”罪,令其自缢,所有妻女子侄,近枝亲属等七十多人尽皆被诛。另外,安陆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河南侯陆聚、宜春侯黄彬、豫章侯胡美、荥阳侯郑遇春等人,一并被收监论罪,前后牵连受诛者上万人,而“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但在一众功臣勋旧中,却唯独信国公汤和得以“独享寿考”“显融令终”。其中根由何在呢?
汤和与等人的恃功骄纵,老而不检点,尤其是与他们一味“眷恋崇贵显要,不忍请老(即退休)”等行为相比,汤和算是认清了形势,看透了朱元璋,所以他越来越谦虚谨慎,不眷恋富贵奢侈,做到了及时“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在洪武诸功臣中,汤和可谓“卓然非人所能及也”。那么,汤和与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发展的呢?
汤和,字鼎臣、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东)人。他本是一介武夫出身,起初行事根本与“明哲”或“卓然”不沾边儿。史载,汤和年轻时倜傥豪纵,嗜酒任性,说话常言语出格。早年间,汤和曾奉朱元璋之命驻守常州,阻挡张士诚。在此期间,有一次汤和有事请示朱元璋,遭朱元璋否决,汤和心中不满,随后趁醉酒说了不该说的话:“吾守此州,如据坐舍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谁能难也?”这话无异于大逆的“反语”!汤和醒酒后,回想前言颇感懊悔,决意将功补过。于是“悉力拒士诚,再破其军”,并且此后再不敢乱说话。
但是,素以猜忌大臣闻名的朱元璋,表面虽没怪罪汤和说的醉话,但实际却牢牢记着汤和这次的失言,等待时机“教训”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终于给汤和补上了这个惩罚。当时功劳与汤和差不多的邓愈等人,都被封为国公,岁禄最少者也有三千石,但汤和却只被封了个中山侯,岁禄更是只有一千五百石。不仅受封爵位低,朱元璋还不忘用汤和当年的失言敲打他,对其严加指责,搞得汤和“惟顿首谢过而已”。汤和顶着侯爵的第二等爵位,一熬就是七年,直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汤和才被进封为信国公,岁禄加到三千石,而朱元璋仍旧“犹数其常州时过失”,汤和受此际遇,却并未心怀不满,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慎从事。
朱元璋到了晚年时,为帮孙子朱允炆巩固政权,创造稳定的接班环境,“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却苦于找不到借口。汤和经过观察,揣测到了朱元璋的这件大心事,同时他也觉得功臣宿将多数都年事已高,却长期占据高位阻碍年轻人的仕途,且不少人多年带兵,确实容易发生不稳定状况,于是他带头向朱元璋请求退养。他上奏说:“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骇骨。”这话正合朱元璋心意,立即被召准,还为其“赐钞治第中都(凤阳),并为诸公侯治第”,朱元璋以汤和为榜样召令勋旧皆致士归隐。汤和此举,固然有明哲保身的用意,但也确是为国家着想的善举,事实上,这样也确实保证了当时稳定的政治局面。
所以,朱元璋从此对汤和尽弃前嫌,并倍加宠荣。当其退归到中都家中,“陛辞”时,朱元璋特赐汤和“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余副,夫人胡氏赐亦称是,并降玺书褒谕,诸功臣莫得比焉。”
自此以后,汤和除奉命到沿海御倭数年外,其余时间皆在中都家中安享晚年,仅“岁一朝京师”而已。行事“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居乡里,不以富贵功骄人,且能急人所难。朱元璋给他的赏赐,“多分遗乡曲。见布衣时故交遗老,欢如也。”朱元璋因此“愈信爱之。”当汤和病重时,朱元璋多次亲自探视,并“手抚摩其体,与叙里闬旧及艰难劳绩……为之雪渧。”
《明史》给汤和确定的“明哲”“卓然”四个字的赞语,从盖棺定论的角度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汤和能做到“明哲”与“卓然”四个字,不仅仅在于他知过真改的道德修养,更在于他在政治形势上能清楚地审时度势以及难得的大局观念,身居高位能够带头提出致仕修养,还不是他的最大优势,汤和的“卓然”表现还在于其军事行动上的远见和果敢。
这边朱元璋刚批准汤和的致仕修养请求,那边就传来了倭寇侵扰沿海的消息。朱元璋想派人带兵去平息沿海的倭匪,但主将选谁呢?琢磨了一圈还是派汤和保险,一方面汤和经验丰富,有军事谋略;另一方面汤和不贪恋军权,后事好料理。所以他召来正准备退休的汤和说:“日本蕞尔夷,数为侵盗,我欲固我封戍,卿虽老,强为一行。”汤和见朱元璋还能重用自己,便爽快应允,但他提出要让熟悉海防和倭匪情况的方鸣谦当其副手,朱元璋诏准。到前线后,汤和根据方鸣谦的建议,采用“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的策略,实施“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聚战舰”,使“倭不得入,入也不得附岸”的战术。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他挑选“近海民四丁籍为一军,戍守之”,避免了从外地调兵水土不适的弊端。汤和用此法在浙江沿海等地修筑了卫所城五十九座,组织了35000多名丁壮戍守,但这样做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就是民“颇苦之”。
为此,有地方官等人向汤和提出:“民苦矣,奈何?”汤和也知道这样做确实苦了百姓,但从长远看,这是能有效抗倭的办法,能保障沿海百姓日后的安居,他坚定地答复质疑者:“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复有读者,齿吾剑!”在汤和的坚持下,海城卫所按期筑成,明初的海防部队也建立了起来。到嘉靖朝时,“东南苦倭患,和所筑海城戍皆坚致,久且不圮,浙人赖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请于朝,立庙以祀。”可见,汤和当年的军事远见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明朝的史学家李贽曾宦游于吴越之间,亲耳听到了“其父老历历指烽戍”,“汤信公功不可劘到灭,微信公,吾其鲸鲲食矣”的赞誉!
汤和用了一年多时间,料理好沿海倭患,回京向朱元璋复命,得以回到凤阳老家的新宅中养老,此时汤和63岁,此后的四五年间,汤和只是每年进京一次朝见朱元璋,其余多是安享晚年生活。但这几年间,汤和身体不大好常生病,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时,终于病逝,享年70岁,死后被朱元璋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得以厚葬。汤和在明初众多的功臣勋旧中,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个人,他的举动不但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国家发展,所以得到朱元璋肯定,得到世人称颂是有道理的,不愧为“明哲”“卓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