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于思辨中观照人生得失
于思辨中观照人生得失
王学华
【真题回放】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评析
2021年的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继续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整体材料简洁而又厚重,精练而又大气;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很好地体现了浙江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考生去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自己熟悉的真实的成长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立德树人”的意图,并以独特、巧妙的方式呼应社会热点、时代精神、主流价值观等。虽然题意简明,形式平稳,但颇有哲学、思辨意味,具有丰富的哲理思辨性,凸显了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可以让不同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见识的人都可以谈出自己的感悟来,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写作指导
所供材料列举了三种对立的观点,并以重复和矛盾的形式突出了写作的几个关键词——“得”“失”“终点”“起点”“过程”。其中“得”“失”是核心,而“终点”“起点”“过程”是二级关键词。所以,审题立意时,既要关注“得”“失”,也要顾及“终点”“起点”“过程”。如果只谈“得与失”关系,如“有舍有得”“祸福相依”“淡然坦然面对得失”“成功是失败之母”等,而不涉及另外三个关键词,就没有扣紧题意;如果抛开“得与失”,而另起炉灶大论“人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青春励志”“不得意忘形,不灰心丧志”等,同样是偏离题意;不对“得失”作概念诠释而直接或完全把“得失”偷换成“成败”,则是离题。就本题而言,写作者既要分析“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又要着重讨论为什么是或不是“终点”“起点”“过程”,进而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而后两者才是写作的主体或重心,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我们可以顺着所供材料的方向去立意,如把得失看成终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做事只看结果,它是社会上功利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从“终点”角度,可分析“功利主义”“成功学”(以成败论英雄)、“世俗性”(物质性)等社会观念的根源;也可分析“目标”的动能,进而导引出“人生意义或价值,就在于有所作为”或“成功需要努力奋斗”的观点。同样的,把得失看成是起点,就要从得和失中获得经验、教训或动力等,以期下一段路程的更好行走,因此,从“起点”角度,可分析“反思”“自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转换新思路”的意义,“成败归零,再启程,再奋斗”“成功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一直向前,功在不舍”的心态等。至于把得失看成是过程,它就是提醒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不重结果重过程,摒弃功利主义,注重生命过程的体验。因此,从“过程”角度,可分析“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并非不在乎”“胜不骄,败不馁”“要乐观,不悲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奋斗始终是人生主旋律”等看法。当然,这个题目暗含着要对这三种态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最终要落实在“得失取舍”上来。因为无论是“终点”,还是“起点”,抑或是“过程”,最终都是要论及正确的得失观。
佳作展评 一
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浙江一考生
人生在世,大凡人们都喜欢“得”,而不喜欢“失”。殊不知,“得”和“失”却如影随形,有“得”的地方必定有“失”,有“失”的地方也必定有“得”。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无论得失,皆是过程。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文王拘”是“失”,失了自由,失了体面,然而却成就了《周易》的深邃;“仲尼厄”是“失”,却成就了《春秋》的深厚;屈原放逐亦是“失”,却成就了千古绝唱之《离骚》。有“失”必有“得”,有“得”也必有“失”。闯王李自成挺进北京城时,春风得意,却在短短42天后,功败垂成。明清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自诩天朝上国,不得不说,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侵略,却也让中国固步自封,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远远落后于他国,于是有了中国近代几十年的屈辱史。当代中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如今的“得”是千千万万的先辈拿鲜血换来的,切不可居安却思逸。
那么得与失就一定是起点或者终点吗?非也。不管是起点还是终点,其实都不过是人生一段路的过程。我们在高考前,听到最多的话是,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有人说是起点或是终点,是十年寒窗的终点,却又是迈入更高学府的起点。可是谁又能说,这就是起点或是终点呢?我们面临无数的抉择,一个抉择是一段故事的结局,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篇。但起点也好,终点也好,都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段过程,是一个由得与失组成的过程。如果非要说终点,我觉得只有死亡。但死亡也不过是生命的终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屈原走了,卻给我们留下了《离骚》和一个节日——而这,就是生命的延续。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代的帝王,都会觉得自己得到了江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殊不知转瞬即逝。社会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得与失中不断前进,才有了如今的盛世。而这无数的得与失,其实都是这条进化链上的锁扣。所以,得时,不要洋洋得意,居安思怠;失时,也不要顾影自怜,自怨自艾。而应该如梵高那般,抱着“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要让他始终不断地燃烧”的信念,让心中的那把火,永远燃烧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汲汲于得失,不戚戚于荣辱,因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在过程中行走,在过程中反思,在过程中突破,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点评
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这篇文章根据材料提炼出“无论得失,皆是过程”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对原材料内涵的深度阐发,见解独到,给人以启发与领悟。作者认为,“得”和“失”往往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所有的得与失都是过程,因此,我们要在过程中行走、反思和突破,这体现出作者新颖独到的观点。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本文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材料,如文中引用了老子、论语、梵高等的名言名句等,使得论说充满理论色彩,显示理论高度。二是事实材料,如文王、仲尼、屈原、李自成以及有关中国近代的事实等,这些材料的运用,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佳作展评 二
珍视得失 享受过程
浙江一考生
行走于人生之道,“有得必有失”这句话定在耳边环绕,它慰藉着自己不执着于一时的失去而痛苦难忍、固步自封;也告诫着自己不为一时的得到而蒙蔽双眼、骄傲自满。有些人满意于永远的得到却忘记了人总是在得失中成长,回首故看到身后的一片虚无;有些人追逐着消极避世的态度,在行路之中茕茕独立、我行我素,却望不尽身前无穷的黑暗……面对得失,究是将它作为最后的终点不断前行、还是将其定为最初的起点不断奔跑?最好的回答應该是:珍视得失,享受过程。
近日,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引起了全民的关注。他将自己化为最后一把水稻撒向了整个中国,挽救起千千万万于水火之中的百姓,在他毕生追求的“全民温饱”的生活之中,他将研究出更优秀的杂交水稻作为自己这一生奋斗的目标,同时也将人民的“吃饭自由”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在为人民奋斗的过程之中,他得到了所有人对他的敬重、所有孩子对他的敬爱,却也失去了他本应该享受的老年幸福、失去了最重要的健康。在一次采访中,他说道:“成功的经验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诚然,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此,知识与汗水无法分割,他们相辅相成共促成长。不断得到的成功中必然有失去的痛苦,相反,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一定有得到的喜悦。我们不应将得失简单的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也不应该将它立于我们的起点处,让它成为前进路上的阻碍。
一个内心成熟的人,面对生活起伏的时候,能依旧保持淡定和从容,依然可以在坚定于山和水的自然之中,不为得到而狂喜,不为失去而痛悲。有着苏轼“有得必有失”的宽阔胸怀,以这样的心胸驰骋世间,方能不为外物所困扰,不为得失所遮蔽。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余人,得失安之于数”,需以这样的心态行走于人间之道,才能不困于琐碎的得到与失去、不囿于简单的得失之中。得与失未必是终点,但也绝对不是起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都能从其中得到生活的箴言。须臾间的得失都是人生的过程,只要亲历亲为,脚踏实地,一路享受,就能问心无愧。
点评
(1)审题准确,围绕中心。文章从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紧紧围绕“珍视得失,享受过程”展开议论,标题“珍视得失,享受过程”就是作文主题,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坚定态度,另一方面凸显人生所达到的境界。
(2)逻辑严密,辩证说理。开头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文充分阐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具体内容,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步步深入,较好地阐释了主题,有一定深度。同时,论证时做到辩证思考,如“不为得到而狂喜,不为失去而痛悲”,就显示出思辨的力量。
佳作展评 三
得失由心断
浙江一考生
人不过是在一次次得失中匆匆过完一生,有人视得失为起点,笑谈秋月春风;有人视得失为终点,只愿那山间隐士,还有人为得失中的沿途风景所惊羡。可得失是什么?终是由我们的心来判断。
得失,在我们肉眼看来,总是物理或者精神上的一种变化过程,在得与失的过程中,我们把万物智慧提炼成一个个人生哲理,我们可以为得失的沿途风景驻足痴望,也可以在遇到垃圾时扬长而去,但是不是总是那么美好,我们有时不得不对美好的事物做出舍弃,并对不好的事物做出妥协,而面对如此的得失,我们是否可以做到宠辱不惊,是对我们心态问题的一次考察,如此,得失已从浅显在表面上的过程,转变为对我们心态的影响过程了。
古人有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不就是以积极心态面对得失的案例吗?如果塞翁在面对失去马的情况下没有积极的心态,又是否有接下来的福发生?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像塞翁一样面对得失的勇气,勇气从何而来,由心态调整而来,得失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我们迈向下一个挑战的起点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便年龄再年长,心怀对得失的积极之心,再晚向千里志进发,都不算晚,得失在这类满怀积极心态的人看来,始终是起点。
但是,得失并不是在每个人心里都是起点,反而被一些人被视为终点,并且被看得很重,就会让我们的行为出现两个极端。有人都心怀积极心态,视得失为追求的目标,好比红军长征两千五千里,若不向目标奋勇直前,那结果必然是惨烈的。而有人在事件还未开始,便被得失的结果吓破了胆,满怀消极之心,到事情做完,结果自然就清晰明朗了。得失仿佛一场场化学变化,遵守着能量守恒定律,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这世间安得两全法?倒不如弃红尘而去,弃得失而去,去山间做一名归隐之士,只去品味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当我们以消极心态对待得失,这终点早就失去了他该有的意义了。
不论将得失视作起点还是终点,还是将得失视作一个体现人生经历的过程,都取决于我们对世事百态的心态,取决于我们内心的想法。我们在积极的心态下可以活得充满斗志,入世而又对得失宠辱不惊,也可以怀着消极的心态,将得失抛弃,避世而又独善其身。原来得失也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因素,它的力量在于我们对它的看法,不管它被定义为事件发生的任一过程,只要我们的内心改变,得失在我们内心也将改变地位,果然,得失由心断。
说到底,得失只是人生中必经的因素,不管是什么定义,我们都该由心而发,以我们的方式正确地去面对它,得失是什么终是由我们的心态来决定的,得失由心断。
点评
中矩中规,结构严谨。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论述文,开篇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失终是由我们的心来判断。这是着眼于“是什么”。接着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得失在每个人心里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还可以是过程,所有这些都是由自己的心所决定的。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得失是什么终是由我们的心态来决定的,“得失由心断”,整体结构严谨而自然。
(2)娓娓道来,语言质朴。整篇文章如拉家常,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漫谈得失与“起点”“终点”“过程”三者的关系,联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娓娓道来,语言质朴而自然,能夠启人心智。
佳作展评四
与得同行,与失为伴
浙江一考生
时光浩荡,风起青萍,在得与失中,我们逐浪前行。也许你曾被时代的风雨挫伤了锐气,也许你在艰苦卓越的征程中又燃起熊熊信念,人就是在一次次的得失中逐渐领悟破茧成熟的美,得失重在过程,我们应该与得同行,与失为伴。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相同。”居里夫人的生活并没有被失败与成功所搅乱。她长期坚持化学研究,每天将大量的废铁矿放在一口锅中不断地冶炼,但她热衷于化学的心并没有被乌烟瘴气的熏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搅拌,她终于提炼除了泛着蓝色光泽的镭,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得到这份荣誉,她并没有选择安逸地过完一生,她始终坚持自己喜欢的事业。然而,再好的身体也禁不住大量放射性元素的长期辐射,她最终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离开人世。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居里夫人也不例外。可是她并没有将得失视为终点,而是将其中的过程看得尤为宝贵,并在这过程中创造生命的价值。
范仲淹曾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尽管失去官职,贬谪异地,但得到的,是一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忧思情怀。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决然回到家乡,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尽管这份工作很苦很累,但她努力融入当地生活,帮村里引进了种植砂糖橘的技术,教村民做电商,村集体经济项目收入大幅提高,她在某次返程中遇山洪因公殉职。她虽然失去了生命,但她得到的是村民们的爱戴和精神的永恒。
“蛟龙号”总设计师叶聪,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凉山年轻的扑火英雄们,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他们完美诠释了热血荐轩辕的家国情怀,他们不计得失,无畏艰难,将生命的过程演绎得精彩绝伦。在他们心中,所有的得失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大爱大义才值得去追求与奉献。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得”,也不可能永远“失”,所有的得失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所有的得失都是人生的过程与财富。赤日煌煌,其芒未央。与得同行,与失为伴,在得与失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味,创造人生的精彩。
点评
材料丰富,详略结合。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把感性论据和理性论据很好地结合起来,所运用的材料做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作为感性论据的素材有居里夫人、范仲淹、黄文秀、叶聪、黄旭华、凉山英雄、嫦娥团队的年轻人等,作为理性论据的素材有范仲淹的名言等,两者揉合,使得文章内容丰富,同时,这些材料的运用,做到了详略结合,强化了观点的表达。
(2)辩证说理,体现思辨。文章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既看到“得失”无足轻重,不必计较,同时也应当“与得为行,与失为伴”,在得与失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意味,创造人生的精彩。在整体的论述中,做到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体现出思维的严密性和辩证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