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大八景之——土 门 带 险(卢世谟)...
土门关位于临夏县马集镇关滩村南,是河州二十四关之一,兰郎公路穿越此关,大夏河水经此流入临夏。土门关是四川西北部和青海南部通往兰州的重要隘口,也是兰州、临夏等地通往甘南和四川西南部的主要孔道。土门关两山峻绝,对岸相峙是二十四关中规模最大,交通流量最巨的一关。
积石山尾峰和太子山起峰隔河耸立相望,峡窄谷深,形势险要。河两岸依山临水,筑有坚固的边墙;边墙从两边山上逶迤倾下,于河流断处乃吻合。关门设在大夏河西岸坡根,明清时期曾建有二层碉楼的关门,成为汉藏地界标志。清初在此设有茶马交易场所,派塘丁把守,关门早开晚闭,和通战阻,严查过往人员。土门关两边的山梁均设有烽候和石栅。由于此地山高水急,边墙雄峙,形势险要,扼控咽喉,古人将它列入为河州一景,名曰:“土门带险”。
明嘉靖通判刘承学的《风林八景》中写道:“西鄙联峰不尽山,险中第一土门关;潜龙水涧真难越,碍雁石峰不可攀;二十三关刚作翼,百千万虐岂容奸;奇花异木犹堪赏,若个先登誓不还。”层峦叠嶂,危峡险谷;深涌峻峰,群关作翼,众寇难犯,花木飘香,睹此为快。可以说形象概括了土门关特色。
土门关外的大夏河谷碧波奔流,青山葱郁,野花遍地,山雀欢叫,一派秀丽风光;土门关内是临夏县境内的村庄树木,田野阡陌,历代知书达文者对此均有情景交融的精彩描绘。
一九三八年七月,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和他的助手王树民考察西北路过大夏河谷,后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行六十里,一路风物更美,山之峭,水之湍,林之茂,都当入甲等”,“入关以后,平川绿野,列树长沟,颇有北平乡间气象”。在当时的大夏河上还可见闻木筏飘流,水手高歌的美景妙音。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中,临夏职工在夏季常到土门关外的小河、晒经滩、太阳沟等风光优美处远足旅游。
自本世纪五十年以来,沿途林线后退,路旁繁茂的花木被砍伐殆尽,自然景色已远不如前,然而解放后,修通兰郎公路,平宽的大道代替了昔日的石砭栈道和羊肠小道,飞驰的各色汽车取代了过去的马帮牛队,可以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当今,土门边墙遗迹依稀可见,关楼虽然消失无踪,关门外界村明显矗立。
如今欲睹“土门带险”风光,只要乘上往来于临夏、甘南的班车留心注目,即可见其全貌,倘若你有专车、轻骑,就会称心地达到详察细赏,尽情旅游之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