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乡村晨跑散记(二)
乡村晨跑散记(二)
文图:面朝大海
十一假期,回去收地里的药材,在老家小住两日。乡村空气新鲜,早晨正适宜晨跑,第二天起个大早,换了一条跑步路线,沿着村子往东的水泥路,一路向东然后折向东南方向跑去。
天蒙蒙亮,路上没有行人,只有村子里几声犬吠,田地里晨鸟声声,微凉的风,裹着一丝湿气扑面而来。
村子边上的路边,摊满了玉米,夜里不收没人看,也不会被盗,这在七八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不禁让我感叹现在农村的治安环境真好!
此时的田野,玉米已经收割完毕,玉米杆等待机器打捆,然后统一回收,这是政府惠民的新举措。以前,农民收了玉米杆无处堆放,不让焚烧秸秆,烧锅又不行,也没有其他利用价值,往往仍到沟里,造成水质污染。
现在,乡镇统一安排机器打捆,然后统一拉走,一亩地还能补助几十块钱,既然解决了玉米杆的归处,又给农民带来收入,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惠农举措。麦收期间也是一样,机器把麦秸打捆后,统一拉走卖给加工企业,为农民解决了麦秸这个大问题。这种新举措,既解决了秸秆这个老大难问题,又给农民带来收益,一举两得。
沿着这条熟悉的道路,一直往滑集方向跑去,路还是哪条路,只不过由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这条路,是儿时经常放牛走过的路,是经常赶集走过的路,也是与小伙伴们夜里看电影走过的路,这条路上,不知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
边跑边想,一抬头,到了卧龙沟的桥上。这座桥属于阜阳市颍泉区,以前是阜阳县,儿时记忆的那座桥已经拆了重建,虽说现在这座桥更气派一些,但感觉没以前的老桥看着顺眼。记忆中的老桥更沧桑一些,桥梁桥身全是石条砌成,每次赶集必经这座桥,走累了坐在桥上,看桥下水流哗哗声,偶尔也能看见鱼儿溜过。更多得时候让我想起姥姥讲起的朱元璋出身的故事,说元朝的国师算到朱元璋一天中午必经过一座桥,骑着黄骠马,上打绿绫伞。然后官兵在桥上设伏,等候朱元璋。一直到中午时分,突然从桥南来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只见儿童裤裆里夹着一根高粱杆,头上捂着一片大荷叶遮阳。官兵一看,这也不是传令上说的“骑着黄骠马,打着绿绫伞啊?” 于是,就放这个小孩过去了。等午时一过,传令兵来了,说朱元璋已经过去了。原来那个小孩就是朱元璋。就是元朝的国师也只能算个大概,所谓的黄骠马,就是高粱杆,所谓的绿绫伞,就是荷叶。想到姥姥讲的这个故事,怀疑故事是不是就发生在这座桥上。
更让我紧张得是,这座桥位于周围村子的中心位置,方圆2公里左右没有人烟,位置偏僻,并传说以前在这座桥上土匪抢劫过路行人,桥下还有人丢弃过刚出生的婴儿等等,小时候一个人是不敢到这桥上来的,这座桥,又是一座神秘的桥。
跑过这座桥,脑海里瞬间想过这些儿时的记忆,现在想想,不禁让我哑然失笑,儿时的记忆是多么天真,但天真中又是那么让人怀念。
过了桥,我顺着田里的小水泥路,跑了个圆圈,准备结束。没想到在地头上的路上,摊的也是玉米,这是野外啊,离村子起码1公里多,玉米夜里不收,也没人偷,真让我意外,没想到如今的农村治安环境真好。这要是在七八十年代那时候的农村,早给偷走了。那时候我当兵期间,父母来信时老说家里乱,村里谁家的牛夜里被偷走了,谁家的羊也被牵走,盗窃成风。透过这些,也看到如今的农村是富裕的,也是太平的,这要感谢中国的快速发展,贫生乱,富则安。
回来的路上,看农田里的主干道都修成水泥路了,下雨也不影响车辆通行,给农田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不是以前下雨泥多深,架车不能行的情形了。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东方红日慢慢升起,霞光映红了田野,行走在寂静的旷野,心旷神怡,不禁让我哼起了那首经典老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