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古迹】舂陵侯遗址:一个时代的风花雪月

【永州古迹】神秘的舂陵侯遗址

陈瑜

去过宁远的人都知道,在宁远很多地方,总会显示“舂(chong)陵”字样,大多数人莫能明奇妙。舂陵侯,一个神秘的名字,一个往往被大多数人念错的名字,带着一份神秘,我驱车来到宁远县柏家坪镇。据史记载,舂陵是个古郡,即今九嶷圣地、德孝之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远柏家坪镇,秦在今湖南宁远东北置舂陵,后废。

反复打听,当地人也感觉很陌生的名字,靠近遗址地点,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就在那块被围墙围着的空地,围墙上镶嵌着“汉舂陵侯墓”的青石板牌,推开铁门而入,杂草丛生,找不到遗址的痕迹,只在杂草中发现一块断碑,依稀能看出用汉隶书写的“汉舂XX”字样。

舂陵侯是何许人?,怎么来的?这里有一段故事,2100年前的一个夜晚,汉景帝刘启酒后心血来潮,执意指定要妃子程姬陪他睡觉。而程姬这几天正逢月事,“有所避,不愿进”,不得已将丫环唐儿妆扮成她的模样,冒名顶替。皇上醉而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就这一回,使得唐儿有了身孕,刘启虽然事后得知不是程姬,但还是允许把孩子生了下来。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定王刘发。因为母亲身世卑微,在皇室不是竞争对手,刘发被安排到当时的西汉帝国的边区、卑湿贫穷的长沙国做了定王。

西汉建国初,刘邦认为只有分封才能安国,所以广封诸侯,不料却出现了后来的“七国之乱”,乱成一锅粥。各个侯国都是老大,不把汉朝的中央集权政府放在眼里。于是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使出笑里藏刀的一招——“推恩令”,把诸侯的儿子们在原封国内再封侯,有福同享。刘发生有四子,即贤、遂、义、买。元朔五年(前124),刘发的四个儿子分封四个县级侯国:刘贤封泉陵,刘遂封都梁,刘义封夫夷,刘买则封于舂陵。在四个侯国中,舂陵侯国的地盘最小。其地域大至为今之宁远县北部、新田县大部、双牌县的阳明山一带和金洞管理区。舂陵根据境内的舂溪取名,舂陵江正是发源于古代桂阳郡的北界山,今天称为阳明山的一道主流,全程流过舂陵侯的封地。

刘买到舂陵后,即在此构筑城堡,后人称之为“舂陵侯城” ,舂陵侯倒是能吃苦耐劳,性勤稼穑,励精图治,教民桑耕作技术,深得民心。刘买生有二子,即刘熊渠与刘外。他死后,就地葬于舂陵侯国,其舂陵侯的职位,则由长子熊渠世袭,称为舂陵戴侯。也继承了他的精神,奋发有为。刘熊渠死后,葬于其父刘买之墓旁,子刘仁继承其位。初元四年(前45),刘仁以舂陵地域狭小,瘴气太重,要求迁徙。元帝刘奭恩准了刘仁的要求,同意他将舂陵侯封地迁徙到南阳,即今之湖北枣阳。从此,侯城人去楼空,宁远的舂陵逐渐成了一个历史名词。舂陵侯国自元朔五年分封刘买开始,到初元四年刘仁徙国于南阳,在今湖南宁远历时80年。第一代舂陵侯刘买封于斯,死于斯且葬于斯。第二代舂陵戴侯刘熊渠则生于斯,死于斯,葬于斯,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永州人。第三代舂陵侯刘仁,虽然后来徙国于南阳,但他也是在舂陵出生的,也可以说是永州人。直至刘买的第五代孙刘秀,在西汉王朝业已崩溃、王莽篡位之后,纠集七八千舂陵子弟,奋起抗争,最后,当上了汉光武帝,重新建立了东汉王朝。而刘熊渠的弟弟刘外,则到浔州当了郁林太守并生下了儿子刘回。这刘回,即是后来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祖父。

又据《水经注》载:“县本泠道舂陵乡,盖因舂溪为名矣。汉长沙定王分以为县,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王中子买为舂陵侯。”故城西北约半里许,原有舂陵庙,现已不存;故城东北里许,有汉舂陵侯墓,墓前原有石碑,刻有"汉舂陵侯墓"等字,今不复存。州志载:"其冢在舂陵故城东北,而世莫能辨。清嘉庆中,邑令曾钰遂为树碣。"

据县志载: 舂陵是湘南开发最早的城镇,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胜多,仅宁远县柏家坪镇境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舂陵侯故城遗址及舂陵侯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仁奉诏迁南阳白水(今湖北枣阳县境内),城废为县,留子章守墓。东汉建武六年,光武帝刘秀尊舂陵节侯刘买为皇高祖,建皇陵,置啬夫守陵。舂陵侯故城遗址位于现柏家村,四周地势平坦,城址残存土城墙,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35米,残高2—6米,城墙夯土层次分明,东、西、北墙有城门遗址,城四角有城雉,四周有护城河。现城内遗址为耕田,城墙上种植旱土作物,遗址未经深耕,是湖南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汉古城池之一,1983年10月,舂陵侯故城遗址、舂陵侯墓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舂陵侯故城是湘南最早的城池遗址之一,对湘南考古及研究两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十分重要。

久远的历史都已经淹没,纷繁复杂的恩怨都已经沉淀,残存的痕迹也很难找出历史的印记,即使发掘,大概也是几个汉朝的陶瓷、首饰之类的物件,至于有多少价值,自然也无法去衡量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