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期:小讲堂《临屏律诗与点评》:拥雪听琴】
3.《题图-送别》
作者:飘飞的叶子
晨雾迷茫锁翠坪,江堤桃柳色欣荣。
素衣伞下挥香腕,玉笛舟旁起别声。
碧水千波君去远,泪珠串串女伤情。
可怜望断风霜客,何日檀郎早伴英。
叶子师妹的作业,七律题图。题目送别。仄起入韵。三分句衣,五分句珠,六分句怜,皆以两仄相夹论孤平。其余韵律基本正确。
这首作业,也是以送别立意。我们常说,题图,应该源于图中,结于图外。虽说应该不拘泥于图,但也不应该与原图意境相去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结于图外,只是根据图中给出的要素来进行必须而且有时候甚至是必要的艺术提升。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主观的艺术加工,对作品所做的艺术升华,必须是合符艺术的创作规律。那就是一切创作,必须以合符生活的逻辑基础。就题图而言,就是不应该脱离图中最基本的意像要素。
这次作业,图面的意像如果说是两情相悦凤求凰,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议。不论是画面构图的活泼,还是色彩运用的清丽,不论是人物之间的呼应,或者是环境的渲染,要说是一幅别离伤情之图,未免过于牵强附会。
不过,作业毕竟不是考试。作业只是侧重于立意布局,遣词达意的训练。作业对题图的相对脱离,只是体现作者对描写主体观察力的一定偏差。这个对作业本身要求的还是有所区别。下面就这首作业,撇开扣图关系来交流一下个人看法。
就作业立意论,这是送别之作。就整篇作业来说,作者是想通过景色之美来反衬别离之哀。这个立意还是值得尝试的。
首联,晨雾迷茫锁翠坪,江堤桃柳色欣荣。
起句以景起拍,清晨的雾,把草地遮掩的迷蒙一片,江堤上,桃花柳树色彩欣欣,生机盎然。大体上因为下句用了桃柳色欣,首联的意境还是明快欢畅的。但起拍既然是迷而茫,个人对二分句的这种明快观感就不得不存疑。就逻辑性来说,晨雾迷茫,是看不清这个桃柳色欣荣的,不知对否?
承联,素衣伞下挥香腕,玉笛舟旁起别声。
在桃柳色欣这么美好的景致之下,却是伞下香腕轻挥,不远的舟上响起了别离的笛声。字面上,如果孤立的看这承联,意境用词都很好。对仗属工。但如果就承而言,上句可以,下句就跳跃过大了。玉笛别声,一个别字,让我想起了一种悲凉。这个冲突,在没有铺垫的前提下,一下如入冰窟。
转联,碧水千波君去远,泪珠串串女伤情。
上句是对承联别字的补写。下句进一步渲染。离别之痛,跃然纸上。就章法而论,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就遣词论,千波对串串,宽对都可。重要的是,此句不但珠字孤平,主要的,还有与承联形成了四平头:素衣,玉笛,碧水,泪珠。词构失诸呆板。
尾联,可怜望断风霜客,何日檀郎早伴英。
君之去也,风霜相伴,关山望断,情何以堪。上句再进一转。大概是词构上为了平仄,采取了倒置:望断可怜风霜客。但望断二字,值得推敲。风霜客,应该是指远去之人,否则这风霜二字就与桃柳色欣相冲突了。而望断的主语,一定是留下送别之人。望断,目不可至也。(妾眼)望断/可怜风霜客,就是两个独立的句意,这两个句意可以再斟酌,使之紧密相关。
何日檀郎早伴英,全诗以发问收结。檀郎,旧时人称美男人为“檀郎”,女子也以其作认夫婿或所爱男子的尊称。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西晋文学家潘安的小名为檀郎,后遂用檀郎代指夫君或情郎。典出自《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潘岳美姿容,尝乘车出洛阳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岳小字檀奴 ,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慕的男子的美称。 收句大意,我的情郎何日才能回来相伴呢。就尾联立意而言,章法上流淌余韵。只是,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早伴英。这个早字与置问语气搭配上欠了流畅,既然是置问,应该是归期未可预而问,而早字,隐隐然却是一种切盼。一个置问,一个切盼,两个语气堆砌一起,显得不自然。伴英,这个有点费解,凑韵的痕迹比较明显了。二是,与上句联系起来,可怜望断风霜客,何日檀朗早伴英,整联气脉混杂,主语交错,风霜客,不唯与首联的桃柳色欣相冲,更与结句的檀郎有混乱之感。如果说,起承转三联还是遣词问题,那么尾联之过则是气脉处理太乱。这个尾联需要重新梳理推敲。
整首七律,仅就立意的章法而言,起,承,转各联独立来看,大体较好,特别是转句,用词抒情转递都比较好,尾联混乱。如果通篇而论,则气脉就欠缺流畅。个别地方显得隔滞,甚至凌乱。就布局而言,不足的地方,是桃柳春色与送别之情不能做到相融,破坏了原先拟用美景衬托别离的立意。美景而情伤,不是不可,但必须要有所铺垫。比如承联一个别字,在首联没有铺垫的情况下就显得缺少足够的过渡。再就遣词来说,孤平,四平头,都是律诗的硬伤。孤平致音节失衡,四平使语感失去起伏顿挫之美。这都是需要注意的。而结句的用词搭配,更是使得整个收结比较混乱。
点评老师/副群主: 拥雪听琴
2017年1月18号
学习报名平台:
碎玉书斋诗词学院招生部,QQ群号:488237235欢迎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