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童晏殊:14岁赐同进士出身,51岁官居宰相,以词著称文坛!

北宋神童晏殊:14岁赐同进士出身,51岁官居宰相,以词著称文坛!北宋的一对父子词人:一个经略天下,一个醉卧花丛!

1/人间珠玉

如果,宋朝文坛有一张“人生赢家榜单”,榜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当会是14岁就得赐同进士出身的晏殊。

晏殊,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后世尊其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说起晏殊的词,人们一定会想起他的许多佳作,比如: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其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佳句,更是广为流传。

晏殊的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为天下所宗”;他还创作了上万首“闲雅有情思”的诗歌,其诗则有闲雅的意趣和多情的思绪。《东都事略》说晏殊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2神童逆袭

同其他文人不同的是,晏殊的成就,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上,更是在于他的才情与作为。

晏殊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上个个成就斐然:高祖父晏墉为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进士,官终江南西道观察判院;曾祖父晏延昌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祖父晏郜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英国公;父亲晏固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秦国公。

出生于这样家庭的晏殊,深学家学濡染,加之从小聪明好学,7岁能文,有“神童”之称。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晏殊的名声后,将13岁的晏殊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朝廷。次年,晏殊参加殿试时受到宋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一年后转任太常寺奉礼郎。神童的逆袭,轰动朝野。

晏殊初入朝时,正逢承平之际,天下无事,朝廷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为此,士大夫们频频出入各大市楼酒馆饮宴欢会,唯独晏殊不出门游玩宴饮,而是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

正愁给其子升王赵受益找不到好老师的宋真宗了解这一情况后,认为像晏殊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升王读书。天禧二年(1018年),27岁的晏殊被选为升王府的记室参军,再迁为左正言、直史馆。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宋真宗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说其中的原因后,对宋真宗如实以告:“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

前文说到晏殊出生于官宦世家,其实,除了他的高祖父是正经有官场经历外,其他人都是因为他后来成为宰相后,追赠的荣誉称号。其祖父晏郜曾为普通衙役,在抚州(治今江西抚州市)从事文书一类的工作。所以,晏殊初入官场时,家里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拮据的。

宋真宗得知真相后,不仅没有怪罪晏殊,还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因而眷宠日深。天禧二年(1018年)九月,升王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祯,晏殊也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赐金紫……其后,又屡获重用与升迁。

3/经世相才

宋真宗驾崩后,赵祯即位,即宋仁宗。仁宗少年嗣位,由嫡母刘太后听政。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臣议论纷纷,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这才使此事了结。事后,他得以升任右谏议大夫兼翰林侍读学士,刘太后认为他是仁宗在东宫时的旧臣,便额外加恩。其后,晏殊参与编修《真宗实录》,并在崇政殿为仁宗讲授《易》,进升为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再迁正二品的枢密副使,成为朝中重臣。

但是,这种和谐并没能维持到底,晏殊便因直言敢谏,得罪了刘太后。结果,于天圣五年(1027年)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数月后改知应天府。任地方官时,他曾大办学校,培养人才。

宋仁宗亲政后,晏殊更受宠遇,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

宋夏战争爆发后,晏殊时以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去监军,不以阵图授诸将,使诸将对敌时能随机应变;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宋仁宗采纳。

晏殊还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都得到重用。他又能识富弼(两度为相,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杨察(景祐元年榜眼,官居职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有“计相”之称的三使司)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时称“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在宰相任上时,他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在开封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获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宋仁宗虽然亲自前去祭奠,但仍因没能在他卧病时来看望感到遗憾,特别为他辍朝两日;赠官为司空兼侍中,赐谥号“元献”,并在晏殊碑文的首款篆写了“旧学之碑”四个字。

4/晏家有子

晏殊还是位高产父亲,共有八子六女,其中,最有才名的,当数第七子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他出生时,其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天赋,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

晏殊去世后,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结束了,他立刻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霜刀雪剑。他和六哥祗德,八弟传正及姊妹四人都还年幼,后由二哥承裕的妻子张氏“养毓调护”,嫁娶成家。后来恩荫为太常寺太祝,后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

仕途不得意的晏几道,却在诗词创作上闯出了一条新路。其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宋哲宗元祐初,晏几道词名盛传于京师,苏轼曾请黄庭坚转致期望结识之意,但他却回答说:“今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辞气颇为倨傲。

大观元年(1107年),权倾天下的奸相蔡京在重九、冬至日,几次派人请晏几道写词。晏几道无奈之下,写了两首《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晓日迎长岁岁同,太平箫鼓间歌钟”,竟然没有一句言及蔡京。一个绝佳的拍高官马屁以求升官的机会就这样流逝了。

5/小山不小

晏几道的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造语工丽,秀气胜韵,吐属天成,“能动摇人心”。比如: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阮郎归》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些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真意切,九曲回肠。其中新辞丽句,深为论者所叹赏。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赞它是“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连认为“作文害道”的理学家程颐听了,都得笑着说:“鬼语也!”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年过古稀的晏几道安然辞世。他走了,而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小山词》却流传千年,历久而弥新。

6/结语

晏殊、晏几道父子,以其相映生辉的艺术成就开创了“花间词”的先河,奠定了婉约派的词风,被文学史家并称为“二晏”,是几千年中国史上著名的父子文学家。

虽然父子二人的人生遭际迥异,词作风格不同:晏殊官至宰相,志满意得,词风雍容典雅;晏几道官小位卑,贫苦落魄,词风哀愁凄楚。经略天下也好,醉卧花丛也罢,最终能让他俩青史留名,并获得人生价值的都是诗词。

(图片来自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