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民族的前生后世(道丁理论22)

阿拉伯民族的前生后世

阿拉伯民族充满着古老和神秘。

欧洲人称之为“萨拉森”,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国家,还有一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等国,有2.3亿人(2006年)。

阿拉伯民族自称“闪人”后裔,根据闪米特诸教经书《圣经》记载: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欣)是他们的祖先。

历史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让我们揭开阿拉伯民族的前生后世。

一、阿拉伯人的前身就是黄河流域的“陕”人

阿拉伯人(包含犹太人)都自称是“闪人”后裔,“闪人”起源于“陕人”。

在今河南、陕西、山西交界的黄河大拐弯处,有很多特殊的地貌叫“陕”和“塬”。

“陕”是山陵和塬丘之间的沿河平川,即靠水边的平原地带。

“塬”是河流、山川两边高地平台或山顶草原平地。

在母系社会“娲皇文明”(距今2.3万年——1.2万年)时期,以农耕种植为主的部落生活在河流边的“陕”地,而以畜牧业为主的部落生活在高台草地的“塬”上。

1、“阿拉伯”的本义是在“塬”上生活的畜牧部落的伟大男性首领。

“阿”是一个人站在土丘高处呼喊,声音响亮、传得远,延伸为“高远”、“伟大”和“尊敬”等意义。所以,阿拉伯、阿尔卑斯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阿拉斯加、阿弥托佛、阿典娜神庙、阿爸、阿妈等,虽然称呼不同,但是,都传承和代表了这个字的本义。

2、“亚拉伯”即“亚伯拉罕”的本义是在“陕”生活的农耕部落首领。

“亚”的本义是在低地、水边和滨河而居的意思,所以,亚平宁半岛、罗马尼亚、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叙利亚、亚得里亚海、亚伯拉罕等,也都是亚的本义,表示低、低地和水边的本义。

这就是母语和文字的稳定性对事物的传承和记录。通过这些,就可以分析和知晓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之间的内在的、古老的关系,可以了解不同文明形式之间的传承与发展。

3、八百里秦川就是《圣经》中的“伊甸园”。

在古代,“陕”应包括今在今河南西部、太行山的黄河大拐弯处的三门峡盆地和“汾河、渭河平原”等,这里土地肥沃,河水灌溉便利,气候适宜,植被丰富。在娲皇文明中期、后期,中原地区的一些农业种植部落,为了躲避洪水灾害,先后迁徙到这里,使这里成为了是最早农业文明发展繁荣之地,古人在此从事农业种植生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幸福的田园生活。《圣经》中所记录的人类早期的“伊甸园”,就是这里。

在娲皇文明后期,随着氏族部落的扩大,部落之间争夺水草、领地、猎物等斗争日益增加和严重,氏族部落的发展和生存逐渐从生育的第一需要,转变为对外的争斗杀伐上,男性作为力量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在长期的、连续的、日益增加的内部和外部的冲突和征伐中,男性成为氏族部落的主力,变得日益重要,其地位不断加强和提升。母系社会开始解体,父系社会开始逐渐形成和确立,人类社会出现了重大社会变革与调整。

加上经过漫长的母系文明的发展,社会生产进步,人口不断增加,需要开辟新的生存和生活之地,从而开启了华夏民族第二次向外大迁徙的浪潮。

向外迁徙的部落既包括传承母系社会价值观的“女娲”“萨玛”部落,也包括父系社会价值观的“阿拉伯”“亚拉伯”部落。

西线的族群迁徙,依然延续着古老的陆路“丝绸之路”,沿河西走廊,经过中亚地区,先后进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创造了古代“域外前三大人类农耕文明中心”,即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

这些从“陕”地迁徙而来的族群,从此称自己为“陕族”人后裔,后来演变成“闪族”人。这是阿拉伯民族的前生。

二、阿拉伯民族的变迁

这些迁徙而来的族群,有母系社会部落,称为“女娲、苏美尔、萨嬷、萨姆”等;有父系社会部落,称为“阿拉伯、亚伯兰(拉)、哈巴(伯)拉”等。有农耕文明,也有畜牧业文明。

随着文明的进程,各个部落和文明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相互一体的阿拉伯族群。所以,“陕族(闪族)人”,又叫闪米特人或塞(萨)姆人,充满了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融合的特征。后来的《圣经》就记载:相传诺亚

(女娲)的儿子闪(陕)即为其祖先。反应了他们诞生于中国“陕”地的古老记忆。“陕(闪)族”的母语,后来发展成为许多方言,包括亚述语、巴比伦语、阿拉伯语、阿姆哈拉语、亚拉姆语、希伯来语和马耳他语等。

1、按母语的不同方言,这些迁徙而来的、崇尚父系社会价值观的族群大概分为三大部落:阿拉伯、亚伯兰(拉)、哈巴(伯)拉。

“阿拉伯”部落主要分布在两河地区,“亚伯兰(拉)”部落主要分布在尼罗河地区,“哈巴(伯)拉”部落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地区。

“阿拉伯”最早是生活在两河流域周围山区草原的畜牧部落,是来自于黄河沿岸的“塬”上部落。

“亚伯兰(拉)”最早是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农耕部落,是来自于黄河沿岸的“亚”地的部落。

后来,在部落和文明融合发展下,逐渐成为中东地区阿拉伯民族的统称。

2.尼罗河流域的“亚伯兰(拉)”部落衍生出“亚族”和“伊族”两大分支

“亚伯兰(拉)”是最早在尼罗河流域从事农业种植文明的部落。这些“亚”部落,按照母语方言的发展,形成了两大分支:一个是传承了母语“亚”的部落,另一个则是将“亚”的母语发展成为“伊(E)”的部落。

后来,在尼罗河地区,“伊”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包括“Egypt(伊觖帕特、伊阙娲(女娲的方言))(英语读作埃及)、埃兰(Elam)等,后来进一步发展有Iberi(伊伯日)(迦南语发音)、(I)Hebrew(希伯来)(英语发音)”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埃及Egypt(伊觖帕特、女娲部落)部落,逐渐统一了各地,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法老帝国),对尼罗河地区的历史和文明影响深远,因此,尼罗河文明又叫埃及文明。埃及文明又叫“伊阙娲文明”,即女娲文明。

3、从尼罗河地区外迁的“亚拉伯”部落

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尼罗河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文明发展较快,成为最早繁荣的文明中心。但是,随着文明的中心的形成,人口迅速增长,生存地域狭小,部落之间的冲突也增加起来,导致一些部落不得不向外迁徙。其中,由于“伊”部落的强盛,当地“亚”部落不得不从尼罗河地区逐渐向四外迁徙。而迁向两河流域的部落,由于两河流域也发展起来,当地力量也比较强大,这些部落站不住脚,只能在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来回迁徙,没有稳定的生存之地。后来的《圣经》中记载:公元前1250年左右,希伯来人在摩西的带领下逃离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停留了大概一代人的时间,随后进入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前1000年,大卫建立统一的以色列犹太王国,约前935

年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反映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没有稳定的生存栖息之地,他们有了很多的忧患和思考,希望外力和神灵来帮助他们,指明道路;加上族群分散各地,需要统一的思想与信仰来支撑族群的存在与延续,于是,其首领尊称“亚伯兰”为“亚伯拉罕”(Abraham),奉女娲祖神为最高的唯一的全能的神,逐渐形成了将多神信仰改为统一的最高神—耶和华的宗教信仰,后来发展成为犹太教。“耶和华”就是“伊阙娲”,即女娲是独一无二的最高神。

这些向外迁徙的“亚”部落传承了“亚”的母语音,族群和地区以及人名都称---亚,包括尼亚、利亚、比亚等。由于其居无定所,到处迁徙,所以,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非洲大陆、地中海沿岸等都有他们散居的族群。如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亚美尼亚、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冈比亚、赞比亚、纳米比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叙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毛里塔尼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利比里亚、厄立特里亚等,都是这一分支族群的繁衍分布。需要说明的是,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则是华夏本土农耕部落直接向南迁徙传承的结果。

4、从尼罗河地区出走的“伊”部落

在尼罗河地区“亚”部落向外迁徙之后,随着当地“伊(E)”部落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增加,生存的需要,其中的一些部落也逐渐向外迁徙。他们沿红海沿岸,迁向阿拉伯半岛,一直迁徙到半岛深处,在半岛的南部和东南部生息繁衍。这些“伊(E)”部落在心的环境里,逐渐将E的母语发展成为I的音,把“亚伯拉罕”(亚伯兰)读作“易卜拉辛”(Ibrahim),形成了一个“亚族”母语的“伊(I)”族新分支。这些氏族部落与当地畜牧业融合发展,经过长期的生息繁衍,在距今6世纪时,随着默罕默德传播伊斯兰教而兴盛发展起来,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他们自称伊斯兰,即Islam。伊斯兰是“亚斯坦”和“希伯来”的一种混合方言。“伊(亚)”代表了古老的农耕文明,“斯兰(斯坦)”代表了古老的猎人文明和畜牧业文明。三种文明的相互融合与促进,正是他们在短期内迅速崛起的内在动力。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后来,形成了伊朗、伊拉克、意(伊)大利、伊比利斯、伊斯坦布尔等。但是,不论怎样变化,“伊(E)”“伊(I)族”和“亚族”是同一个黄河“陕族”部落的不同分支。

三、阿拉伯民族的后世

1、阿拉伯民族的后世。

历史到实现,从文明到未来,随着道丁揭示了人类文明背后的事实与真相,我们要积极推动文明复兴,要让全世界知晓:人类本一家,世界皆华夏。建立新的天下观、国家观、民族观,要天下归心,实现人类的和平统一。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壁垒和藩篱,增加了人类族群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人类与万物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尤其是地区之间不平衡问题、环境问题、冲突问题等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世界原本都是一家人,都是同胞兄弟,理应携起手来,在文明复兴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协商、谈判、沟通、建立共同目标和理想,相继实现经济贸易一体化、区域一体化,逐渐提升到政治一体化、行政一体化等,逐步建立起既有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自由舒畅,又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求同存异,民族自治,百家争鸣,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大中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实现人类的和平统一,建立生态文明的大同世界。

让根源于黄河流域的阿拉伯民族更加辉煌灿烂。这就是阿拉伯民族的后世。

2、文明复兴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全世界每个地区、每个族群、每个人,都能认识和掌握全新的文明价值伦理,广泛传播《文明与未来》的内容与思想,树立全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价值观等,倡导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民族亲情,反对分裂与仇恨的错误思想。要提高认识,真正认识到只有人类的和平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战争、贫困、苦难和核威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消除生态灾难,让生命万物相育并生,物我齐等,安居乐业,幸福苍生。

二是要积极投身到文明复兴的伟大活动。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圣的天职:那就是传承先祖精神,在尊重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承担历史责任,复兴人类文明,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建立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

三是推动信仰宗教文明的复兴。宗教信仰的精神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的精神灵魂,它以超越现实的力量,给尘世的人们带来希望、宁静、精神、勇气、幸福和力量。宗教信仰的意义在于信仰本真就是一种价值,依凭心灵的眼睛,才能看出文明的光辉。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人类对精神的依赖和需求也会更加强烈。从根本上说,宗教信仰的发展必须适应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文明对于宗教信仰的复兴,在于在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建设包容、和谐、多价值观的宗教精神,复兴华夏民族普世的宗教价值观,从根本上消弭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与隔阂,裁撤人为的精神藩篱,实现人类的和平统一。

四是推广母语和汉字。汉语是人类的母语,汉字是人类文明唯一的文字。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学习母语,掌握汉字。因为,这不仅是家人团聚,相互沟通交流的需要与工具,也是我们对祖先精神和血脉的传承,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各兄弟姐妹、各族群同胞们,人类文明的真相已经揭示,真理的光辉必将照亮大地;让我们携起手,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开展轰轰烈烈的伟大文明复兴运动,唤醒人们的信仰与理想,重建文明价值体系,重振文明价值光辉,行那天下共通的大道,一起推动人类进入没有战争,永享和平,沐浴自然,生态文明的大同世界。让真理的光辉永远照耀着这祥和的世界。

(0)

相关推荐

  • 走进蚩尤九黎城

    在5000多年前的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有一个十分强悍的族群.这个族群由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和阳夷等9个部落组成,每个部落又由9个氏族组成,特别崇拜牛和鸟,族群的名字叫九黎. 九 ...

  • “德”文化的精神传承,上古五帝之帝喾“仁德”治世,树治国典范

    "德"文化的精神传承,上古五帝之帝喾"仁德"治世,树治国典范 原创2020-07-08 21:54:45·荆棘皇冠1983 #第二届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我 ...

  • 《古兰经》在阿拉伯文明中意味着什么?

    <古兰经>是阿拉伯语中首先加以记载的典籍,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没什么书籍,至少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还没能发现相关的证据,所以,只要想了解阿拉伯文学史,就绕不开<古兰经>. 公元六世 ...

  • 民族大螎合——从部落到城邦

    民族大螎合--从部落到城邦 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形式是部落,部落的原始意义等同于邻居.这时候古人主要靠采集植物果实生活,后来人们学会了狩猎,这时候还没有家庭的概念.一个部落中的人居住在几座山洞或几间茅屋 ...

  • 南苏丹:全球最年轻国家已独立10年,为何暴力依旧不断?

    南苏丹内乱 作者|霈霖 责编|Thomas 南苏丹共和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7月9日正式独立,并于当月成为联合国成员国,距今刚刚满十年.南苏丹的独立,使苏丹失去了非洲面积第一大国的地位. ...

  • 史前文化探秘之3000年前中国周边古国,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前生后世

    史前文化探秘之3000年前中国周边古国,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前生后世 长门文轩2019-09-13 16:18:06 因为对夏的个别地域我思想上出现了分歧,这篇文章我们还是继续讲古族.上篇文章我们对大幽之 ...

  • 与城市的前生后世对话

    作者第一次步入江南,被苏杭二州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风景迷醉...... <江南行>散文系列五 逛 逛 博 物 馆 作者:云雾草叶 近几年来,我对我的姓氏起源.我所在地的文化历史都非常感兴 ...

  • 【慈善义卖】一套被拍卖出7000元天价工具书的前生后世

    这是笔者在2018年11月24日联袂远洋地产石家庄公司.厚几商学院.厚几楼巴和河北大地集团(即目前的中土集团),在河北首个被动式住宅"远洋晟庭"售楼部举办的"厚几公益大讲 ...

  • 5年240万,5亩阳光玫瑰的前生后世

    从2015年改接,到2019年重栽,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三畛村周晓杰的5亩阳光玫瑰在前后5年时间内共产生了240万元的经济效益-

  • 风林绿洲手作——一个包包的前生后世

    首先向大家报告,我的公众号介绍的一款帽子 R网作品介绍--帽子Scrolling Vines 得到了织友的反馈,巧手的杰按照第二顶帽子教程织成了帽子,而且是情侣帽,非常漂亮!感谢杰的分享!我们一起欣赏 ...

  • 生命之秘03:前生后世

    生命之秘03:前生后世 或问:汝言前生,又说后世.凭何根据?又谁见过? 答:虽无根据,非无其事.亦无谁见,真实不虚. 问:何也? 反问一:阴雨之天,有太阳否? 答:虽阴雨天,太阳不无. 反问二:此大世 ...

  • 揭秘中国斧钺的前生后世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率戎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5000人伐纣,在孟津合合八百诸候,北渡黄河,陈师商郊牧野.誓师后,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指挥战斗.激战中,商 ...

  • 诗歌:《孙行者的前生后世》

    ​前生曾是孙悟空, 一心只为保唐僧西天取经, 为了修成正果具有佛家的良好品行. 后世曾是至尊宝, 几百年后与紫霞仙子有着难得一遇的爱情: 或许此时的他要把自己幻化成两个人, 一个是孙悟空让他继续随唐僧 ...

  • 《大唐中兴颂》的前生后世

    刊发日期:2021-09-15 语音阅读: □洋中鱼 1 旭日东升,湘江上的渔翁开始收昨晚下放的渔网.刚出水的那一刻,网兜里的鱼儿蹦蹦跳,仿佛一阵惊喜,却不知命运的转折. 五十三岁的元结站在江边的悬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