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中医治疗:
【概述】
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为女童在8岁,男童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性征。女童发生性早熟较男童多4~5倍,临床主要表现为8周岁以前开始乳房发育,,,乳房,乳头和乳晕增大,色泽变深,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阴毛。患儿虽然性征提前出现,但智力和性心理尚不成熟,萌发过强的自我意识,期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异性产生好感,且情绪不稳定,易出现激动,烦躁和焦虑等本病目前临床上西医多采用孕酮类药,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现就近年来用中医药治疗女童性早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分述于下:
【病因病机】
我国古代文献中尚无性早熟的完整记载,但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就有“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之说。这些理论成为后世认识研究本病和指导临床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本病病因多认为在于儿童营养失衡,后天培补太过,致使肾气过早充盛,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旺则肾相对不足,无以制阳,肾的阴阳不平衡造成性发育的提前。其主要病机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肾阴亏虚,相火偏亢:现对很多例真性性早熟女童进行中医辨证,发现患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证征象,且大多十分明显,认为女童性早熟的病机系因其“肾”的阴阳不平衡,出现肾阴虚而相火旺,性早熟是“肾”对生长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障碍的一种表现。对患儿进行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后,随着阴虚火旺征象的显著改善,血清FSH、LH、L:水平下降,子宫卵巢及乳核缩小第二性征消退。故推测患儿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功能亢进是引起真性性早熟的女童阴虚火旺征的物质基础。
因此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元阴元阳,小儿肾常虚,肝常有余,易阴阳平衡失调,肾阴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调,故相火偏亢而发病。
2.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因为肝经郁滞,日久化火,致天癸早致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因肝藏血,主疏泄,为调节气机之主司,若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导致天癸早至,从而出现性早熟。
3.脾虚痰结,湿浊下注:经临床观察,认为性早熟存在脾虚痰湿凝滞的病理机制。
也有认为本病为长期阴虚内热造成胃强脾弱,湿热内生,任带之脉不固而湿浊下注,带下量多。
【辨证论治】
根据上述病因病机,临床一般对女童性早熟从肝肾阴虚证肝郁化火证,湿热蕴脾证等多个证型进行论治。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阴虚火旺者,治以滋阴降火;肝郁化火者,治以清肝解郁泻火,痰湿蕴脾者,治以健脾燥湿化痰;若为虚实兼夹者,易相兼为用。具体分述如下。
1.肝肾阴虚证
症状:表现主要为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伴低热烦渴,潮热盗汗,大便秘结,舌红结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泻火。
方药:用知柏地黄汤,龙胆泻肝汤加减。
基本处方:知母、黄柏各5~6克、生地黄、牡丹皮、泽泻、夏枯草、制龟板各10克、龙胆草、生甘草各5克、麦芽15克、玄参10克。日1剂,水煎二次药汁合匀,分三次服。两个月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再议。如症状明显改善后,可改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常服效果相当显著。
2.肝郁化火证
症状:临床表现为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心泻火。
方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方。
处方: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枳壳、夏枯草各10克、龙胆草,薄荷各6克,茜草炭10克、侧柏炭10克。上方连服1~2个月,可明显改善症状,使性征消退,阴道出血停止。如出现双侧乳房肥大症者,则用泻肝火化痰核方:处方:当归、白芍、郁金、柴胡、青皮、黄芩、栀子、浙贝母各10克、夏枯草、昆布、海藻各15克。上方坚持服1~2月有较好的疗效。
3.痰湿蕴脾证
症状:表现为主要为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伴带下阴道出血,乳房硬结,形体偏胖,少动懒言,纳呆口干,苔腻,脉滑。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燥湿,化痰散结。
方药:先用完带汤加减。
处方:白术、山药、人参、(党参代)苍术、贯众、车前子、甘草、陈皮、柴胡、荆芥穗茜草炭。上方服半个月,白带少,不再周期性出现,阴道出血止后,再改用加味二陈二仙汤治疗。
处方用:姜半夏、青皮、陈皮、仙茅、淫羊藿、王不留行、炮附子、浙贝母、炮甲珠、全瓜蒌、荔枝核、益智。连服2~4周,症状消退。
结语:综上所述,从肝肾阴虚,肝郁化火痰湿蕴脾等方面用中药治疗女童性早熟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因儿童长期服汤药不宜配合,可将药型改为丸型,散剂,冲剂等,以利于服用。平时注意饮食及精神的调摄,多食清淡,高营养的蔬菜瓜果,禽蛋类,避免服用含有性激素的滋补品等。经常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减轻患儿心理压力,从生理,心理结合治疗,使女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