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俗字研究》中提到的另一个“不解”之谜(附:“雙”字)

张涌泉先生的《汉语俗字研究》提到“不过'钱’为什么写作“

”,卻是一个不解之谜”(具体见下图)。今试论之。

其页下注引云“钱”俗或作“

”系由“ 泉”字而来。“钱”俗或作“

”自然无误,而推断其由“ 泉”字而来则不妥。“錢”为從金、戔聲,“

”即“戔”字(见下图)。可知“

”即“錢”字省形而成之俗写。

(马王堆帛书,“戔”字的三种写法)

附:“雙”字

张涌泉先生《汉语俗字研究》中讨论了“雙”字的相关问题(见下图),认为“'雙’'隻’声韵调皆不同,'雙’作'隻’只能从省文的角度才能得到解释”并认为“隻”通“雙”是靠不住的。

张先生的这种观点让人颇为奇怪,因为他前面称其为“孳乳”,后面说“'雙’字的孳乳最初大概是向着简省的方向发展。……'雙’'隻’声韵调皆不同,'雙’作'隻’只能从省文的角度才能得到解释。”即说“孳乳”又不谈音义的关系。

那什么是“孳乳”呢?章太炎先生在《文始》中云“义自音衍谓之孳乳”。

“雙”字最早见于战国,不见于甲骨金文(见下图),“隻”字甲骨中即多(如下图),为“獲”的本字(参见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隻獲”条,不再引)。“隻”通 “雙”者有之,如《史记·龟策列传》“玉櫝隻雞”,《集解》云“隻,一作雙”,郭璞云“雙玉為瑴”,陈逢衡注云“萬隻之隻,即古省雙字。玉必以雙獻”。又如凤凰山167号汉墓简云“緒卑㔸一隻”出土为一双,此处“一隻”即“一雙”。而二字齿舌临纽,东铎旁对转。

(江陵望山2號墓竹簡, “雙”字)

(《甲骨文合集》,“隻”[獲]字)

当然附带要说的是予以为上古文字中衍生分化的字起初必然和本字之音同,这是由于人们改变发音比改变书写具有一定的迟滞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