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10月15日)土城笔记

1.

寻找土城

前一阵,去圈坡时,路过土城,想既然叫土城,应该有古城,看到路边有几个老人,与他们交谈,但谁都说没有见过古城,老先人也没有说起过。倒是过去有几个大庄子,就在现在居民点的地位,都已经拆的没有一点痕迹了。

我想,过去的土城绝不是几个大庄子,应该是有类似于南城子的古城那样规模的城,不然不会叫土城,可能就叫土庄了。

2.

土城四大姓

与老人们闲聊,说说土城的历史和人口,有一个邱姓老人随口说起村上现在有多少户、多少人、多少土地面积、60岁以的老人有多少,80岁以的老人有多少,儿童有多少。问咋记得这么清楚,他说,村委会门口牌子上有,他每天看就记下了,真是个有心的老人。
说土城有四大姓:土、保、邱、梁。并有俗语:土西番保鞑子邱家转朵落梁麻子。地上还有鞑子坝的地名,现在还叫。土、保姓最早可能是少数民族。梁麻子好理解。问邱姓老人,邱家转朵落是啥意思,老人说,转朵落的意思就是没有立场,随风倒的意见,东风来了向东倒,西风来了向西倒。民间语言真是经典。

3

鞑子是什么族?

鞑由明代蒙古鞑靼部转意,北游牧民族,也就是蒙古称呼词义扩展而来的,泛指北边少数民族。一般说来鞑虏,鞑子,鞑靼就是指鞑靼人,他们是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的一个游牧民族,后与蒙古民族融合,并随成吉思汗西征。蒙古人是将鞑靼此名继承下去的民族,在蒙古西侵时,俄罗斯的王公们依然不称之为蒙古人,而叫鞑靼人,元朝蒙古贵族统治时期,对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进行了残酷的民族镇压,通过把人分为四等,把汉族看作是最卑贱的奴隶,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致使清代汉人对其恨之入骨,都叫他们鞑子,“鞑子”成为受压迫的汉族人民对满清统治者的蔑称。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4

西番是什么族?

民乐有俗语:西番牦牛只认一顶帐房。贬义词,指一个人眼睛里没有别人,只认得认为有用的人。民乐人所指的西番,就是指青海一带的藏民。

西番一词,不只有我们这一带有这个叫法,全国各地都有,但指向有差别。查阅资料:“西蕃”这一概念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甘青地区的学者多认为“西番”指藏族;四川学者普遍将“西番”视作一种泛称,是氐羌民族南迁后与当地族群互动交融后产生的新族群,尤指分布于川西高原说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与彝语支语言的族群,其内部分支复杂,受藏族影响甚深;云南学者则多将“西番”视作一种专称,特指普米族的先民。清朝时政府专门成立西番译馆调查西南藏族的语言,当时专门编了汉藏词典,叫《西番译语》。

5

土城民居

在土城村还有一处百年民居,热情的老人将我们引领到民居进行参观,主人外出打工走了,钥匙由邻居保管,邻居问明情况后,给我们打开了庄门,一座沉积着百年沧桑的四合院留给了后人。回合院结构为回字形,与庄门相连的是倒座,坐东面西,有宽廊,宽廊柱子上挂着两条用牦牛尾巴做的打土用的掸子,与倒坐相对的是堂屋,堂屋里有一张长供桌,老物件,桌子上面供着先人的牌位,墙壁上挂着先人的照片,主人叫土育璋。应该是这个庄子最早的主人,生于光绪19年(1893年),1970年去世。东西两边为左右厢房,北边的厢房已经拆除了。现在主人还住在倒座里。按理说,根据现状看,堂屋两边应该还有耳房,估计也拆除了。

这应该是民乐保存较为完整并且没有经过维修的留存下来的唯一的四合院。民乐还有一座四合院是王什民居,维修过,安装了铝合金玻璃门窗,有点不伦不类。

庄门连倒座

与倒座相对的堂屋

南边的厢房

牦牛尾巴做的土掸子

南厢房西墙上的小窗户

河西四合院布局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