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乡的“老味道”,让人读懂了客家
世界客都梅州——我的家乡,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随着城市化的全面推进,祖国的大江南北,被塑造得千城一面,霎时间让人找不到“回家”的感觉。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或许只有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还能唤起儿时的点点记忆。在这儿,就让笔者把十多年来所拍摄的老城、老字号、老行当、老物件和老民俗,一一呈现,帮您回忆那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因编幅所限,只能展示其中99幅图片)(作者:罗利光)
梅江桥:梅城最早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图为1986年元宵节,东较场烧火龙队伍游行后群众跟随造成万人空巷景观。(历史图片,潘其华摄)
2006年梅州客家山歌旅游节的花车游行队伍经过梅江桥。
上个世纪初梅州的交通主要靠水运,沿江而建的凌风路、中山街、中华街、元城路、义化路等是当时梅城最繁华的路段,这些街道的命名大多与历史名人有关。
义化路:全长200多米,远方钟楼处为原县政府。客家先贤程旻把中原文化、生产技术带到梅州地区后,特别是把“以德教化”的理念也一并带到了梅州,突出一个“德”字,所以,后人把这条街命名为“义化路”。(历史图片)
重建后的钟楼,现为梅江区政府机关办公大楼。
八角亭:与钟楼直面对过去约200米处的八角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因亭址在昔日梅江河与程江河交汇口岸上,故又称“观澜亭”,又因州以上官员莅临嘉应州时,多由水路登岸,地方官员在此迎候,故又名“接官亭”,因亭有八角,故俗称八角亭。1925年,梅县电话局设于此,同年12月,中共梅县特别支部在此成立,故八角亭对研究中共地方党史、梅州城市历史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门码头:六十年前,八角亭正前方是南门码头,它是程江和梅江交汇之处。(历史图片)
南门凌风楼:是明朝万历年间潮州知府郭子章为纪念南宋末丞相文天祥而建,凌风路因凌风楼而得名,1932年梅城拆老城墙时凌风楼被波及而拆除。(历史图片)
凌风路骑楼群:始建于1932年,以凌风楼为界分为凌风东路和凌风西路,全长1000多米,街道宽8.5米左右,两边多为中西混合式的骑楼商业建筑,街道两侧以“前商店后作坊、楼上寝室、楼下经商”的组合方式,连排数百间带有浓郁岭南特色的二至四层骑楼式商铺,是当时梅城最繁华的路段。
凌风东路红星茶室: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里曾是老百姓兑换黄金、粮票、布票、港币、台币等民间重要交易场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些梅州转制企业发行的股单也曾在这里交易,以至白天夜晚万人空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凌风西路"南门木屐"店:据文献记载,中国人穿木屐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至南朝时期,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无不穿屐,但多为家居便装,不用于正式场合。木屐的式样繁多,如龙船屐、认脚屐、油彩屐、白坯屐、漆屐、高脚屐等。木屐也是梅州人旧时必备生活用品,这间南门木屐店经历了张氏三代人60多年历史,随着生活的变迁,木屐已慢慢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梅州学宫:又称孔庙、文庙,位于凌风西路考院前9号,曾经是梅州最高学府,建于南宋期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屡毁屡建,几度沧桑,2006年再次修复,辟为孔庙公园。
寿衣店:主要集中在凌风东和凌风西路。老人寿衣包括褥子、盖单、帽子、枕头、棉裤、大袍、袜子、鞋、腿带子、脚枕等。别看这些店铺都很老旧,价格可不低,一套寿衣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泰康路:原名“生才路”,是为纪念革命志士温生才而命名,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曾是梅城最繁华的成衣一条街。
近几年来,这里又慢慢地演变成百年老字号吕伯超粽子一条街。
珠条街:原名猪条圩,是以前梅城人买卖猪条(未成年、未大尽的少壮猪)的地方。
中山街: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推翻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后人将全国主要道路都命名为中山街或中山路,图为梅城中山街一景。
中山街与凌风西路交汇处。梅城的骑楼有着淡黄色的墙体、西式风格的圆形柱式、红黄蓝色玻璃装饰的窗扇和波浪式窗檐,以及华丽的壁拱、纹饰。行走在骑楼下,不仅可遮风挡雨、躲避烈日,更便于拉近顾客与商家之间距离,是梅州市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老城风貌区。
元城路:北宋谏议大夫刘元城被贬谪到梅州后,在当地建了一个书院,开创在梅州办教育的先河,后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就把梅州书院改为元城书院,这条路也就命名为元城路
“进士”和“武魁”府第:受刘元城在梅城创办教育的影响,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香火从此便一代代传播开来。杨氏中的杨琼和杨德仁于清康熙五十二年,即1713年和乾隆十九年,即1754年同中进士,故其门匾称“进士”。杨氏十一世的杨敏道、十七世的杨冠英同中武举,故其门匾称“武魁”。
中华街:因其靠近油萝码头,又曾经是米铺成行成市之地,所以又叫“米行街”,一些老手艺、老行当在这里仍然可以找到。
中华街传统竹编纸糊灯笼:旧时的客家人无论是婚丧嫁娶,祖屋门前都会悬挂这种纸灯笼,过新年为了讨吉庆写的是红色字体,一面写屋主姓氏,另一面写堂号,(如陈姓,堂号为颍川堂,颍川为该姓氏发源地)。若遇白事,门前灯笼则用蓝色书写,一面写屋主姓氏,另一面写逝者终年的岁数,如六十九寿。
仲元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邓仲元而命名。后因西门邮局设于此,又有人叫此地为西门。
炮楼(碉堡):1932年,时任梅县县长彭精一在梅城西郊十甲尾、伯公巷、百果围、西来庵侧、树湖坪、月映塘、杨桃墩黄屋、东湖路等环市区域,共建炮楼10座,以构筑防御工事。
原西区菜市场为彭精一所建,是当时梅城第一菜市场。
江北文化公园红门口(小天安门):始建于民国时期,解放后按原图纸建成(1958年),是梅城著名的文化地标之一。
泮坑公王庙:始建于明代,因“泮坑公王保外乡”而声名远播,并常年白烟袅袅,香火鼎盛。
千佛塔:位于梅城东郊,占地300余亩,因有千年千佛铁塔而著名。
东山书院与状元桥:书院位于江北东山小溪唇,由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知州王者辅创建,清同治年间被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黄遵宪筹资修复,并于1913年在此创立“私立东山中学”,叶剑英元帅曾在此就读。状元桥,位于东山书院旧址前。该桥由东向西横跨周溪河,为石砌墩柱式双孔平桥,长34米,宽4.8米。桥的命名,有两种传说,一说因旧签云:“百花洲尾齐洲前,此地出状元。”故名;二说宋朝状元文天祥于南宋景炎二年(1277)率军抗元路过梅州曾在此桥通过,后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故称为状元桥。
镜容照像店: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杨友寿创办,在当时照相行业享誉盛名。
金山牛杂店:位于江北金山小学侧,是一间经营了20多年的老店,以牛皮,牛心,牛肝,牛脷,牛脚筋、牛肚,血皮和牛肠等制成干制的美食,再加上甜米醋凉拌青瓜,是梅城比较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位于江北老城金山巷里,经营30多年之久的梅城老字号汤圆店——荣记汤圆。
老手艺、老行当。老行当是对社会上正在消失的各行各业的总称。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分工,大家比较统一称为“行”,行当中所做的事,称为“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取代人工,昔日的奢侈品逐渐被弃用,与之息息相关的行业,难以为继而逐步被淘汰,那些充满一代人烙印的老行当正渐行渐远......
板车:旧时比较重要、常见的运输工具,人们经常用它来运送山上的黄土、煤土、石块、货物等,因此,“拖板车”成为当时不少人赖以谋生的职业。
算命:大至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求签问卦,二是排八字,三是看相。由于有市场的需要,算命这一行业越数千年而久盛不衰,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现梅城江北楼下塘沙官一带算命摊档星罗棋布,形成算命一条街。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
人力三轮车:最早的前身是黄包车,而黄包车的前身是东洋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它因乘坐费用低廉,方便,深受百姓的欢迎,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力三轮车已渐渐退出营运市场。
代写书信: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识文断字的人很少,据统计,至1949年止,全国5.5亿人口,文盲3.2亿,因此,代写书信这个职业自古以来就有,那时大家称呼他们为先生。一张小桌子,几张小板凳往门前一摆,简简单单,就可以营业。
画炭像:前清时,因西方的照相技术尚未传入我国,人们要留下自己的容颜,只能靠画像。于是,画像就成了一个热门行业。炭像主要材料是炭粉,和相片不一样,没有任何化学元素,用它在素描纸上作画,经久耐用不易变质,深受一些老年人的喜爱。(图为中山街经营了30多年的唐师画像)
抽水烟:旧时客家人之所以形成抽水烟的生活风俗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客家人多住山区,山区湿气重,蚊虫多,吸水烟可驱赶蚊虫;二是就地取材,烟筒来得方便;三是水烟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能;四是吃熟烟经济,且水烟抽起来浓醇,够力。
用干禾草和着木柴点火后烧开水、煮饭曾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农村百姓主要的生活方式,用它煮的饭还带有一股淡淡的烟熏味。
牵猪(牛)哥:20年前牵猪哥牵着猪、牛行走于城市大街小巷的现象相当普遍,近几年来运送生猪、生牛的工作基本上由汽车所代替,这一景象已很难再见到。
乡村仪仗队:在农村无论是婚丧嫁娶,老百姓都喜欢请一些民间的仪仗队来现场吹吹打打,热闹热闹气氛。
农村墟市:每到逢年过节或墟日,农村的百姓就会集中把自家养的鸡鸭挑到小镇或市场上叫卖,这种场景曾经勾起过多少人对家乡的回忆和思念。
传统卤味摊:小时候,吃卤鸡鸭对于一般的百姓来说,还是个很奢侈的事,但只要一到卤味摊挡前,闻一闻它的香气也是件令人很享受的事情。
写春联:“春雷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更新春”。客家人过年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写春联、贴春联。春联起源于周代的桃符(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说:“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由最早刻在桃符上的汉字,后来逐渐变成对联。所以在过年的时候,客家人家家户户都要写好对联,贴好对联,喜迎传统新年的到来。
纸扎匠:在过去,老人过世了,阳间的亲人会焚烧一些纸扎的冥器,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衣食住行样样不愁。这些纸做的冥器包括轿马、房屋、衣箱以及冥币等,而从事这种职业的称为纸扎匠。纸扎匠也是民间艺人,他们用灵巧的手,削制出细小光滑的篾条,按主家要求扎出冥器的骨架,再以各种彩纸精心糊裱。
篾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在上世纪50—90年代,在客家地区,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竹制品。制作这些竹制品的篾匠将竹子剖成各种规格的竹篾,篾丛在篾匠手指飞舞间,一件精美别致的竹编手艺逐渐成型,变成一个个精美别致的竹编手艺品,如米筛、蒸笼、竹箩、鸡笼、鱼篼……
曾经在历史特定时期起过重要作用的民间土法铸造作坊,终因生产环境恶劣、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产量不高、产品滞销等因素,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将在民间慢慢消失。
打洋锡:是将煅制好的锡皮(以前主要靠进口,固有“洋锡皮”之说)手工制成生活用品的一门技艺。
丰顺埔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绘上鳞、角、爪,从龙首至龙尾长达数十米。骨架扎好后便在龙身上安装烟火、炮竹、火箭,多达数千枚,龙头、龙尾装的火药更数不胜数。据《丰顺县志》记载,早在乾隆六年(1714年),埔寨镇就有火龙表演的习俗。
大埔县生产的陶瓷自宋代开始,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生产陶瓷的重心原本在北方,自宋代开始北方战乱频繁,大量百姓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客居他乡,是为客家人。大埔以客家人为主,制瓷技术当为客家人带来,这些人一经与当地的资源结合,大埔遂成陶瓷产地,素有“陶瓷之乡”和“南国瓷都”的美称。
龙窑:在中国陶瓷生产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傍山建筑,形似长龙,以柴为燃料。龙窑曾经长期是我国陶瓷烧成的主要设备,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燃料的变迁,龙窑已逐渐退出了我们的视线。
做神像:在民间做神像、佛像的师傅往往并不为人所知,他们的雕刻技术虽未经正规院校的训练,但雕的神像却惟妙惟肖,形象生动,且与正牌学院毕业的学生比,收入也不低。上世纪初,在老梅城还流传颇具地方特色的俗语:“罗元利——做神做像”,其中的罗元利,就是做神像的一把好手。
街头牙医:设备简陋,手法粗糙,但比较方便,他们常常游走于偏僻的山村小镇和村落。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这句诗说的是古代烧瓦工人的悲惨命运。他们利用烟与火,化泥为瓦,烧制出一片片湛蓝铮亮的瓦片,形成了古代民居的靓丽风景。然而时间流转,这一技艺逐渐失传。
土法榨油:以往油坊榨油多为副业,往往秋后开工,春耕大忙前收摊。以黄豆,花生、芝麻、山茶籽、油菜籽等为原料进行榨油。榨油所余之渣因其形圆,统称之为饼。豆饼,花生饼、山茶饼皆是上好的饲料和有机肥料。土法榨油多是采用人工压榨法,榨油前先将油料炒熟,然后碾压成菜泥,大致有四---五道工序。手工榨油是由灶台,碾盘、油锅、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撞杆组成。榨油坊的碾盘有两种动力类型,用人力或牛拉,另一种借助电动传带。榨油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掌油锤的老师傅一般总领头喊着打油号子。 传统的木制压榨机里榨出的菜油,与现代机械压榨的菜油,有很大的区别。它颜色金黄、香味浓郁,而且存放时间也比机榨油长,特别是倒进炒锅中,会散发出菜油的芳香。如今先进的机械榨油技术以其生产优越性早已替代了传统的旧式油坊。
做杆秤:古时叫权衡,所谓的“权”就是秤锤,“衡”即是秤秆。传说陶朱公范蠡,受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木杆秤。他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故称为十六两制秤。
木匠:不费一颗钉子,不用任何金属铁固定,却要制作出具备高度结实性的家具,甚至使之能使用上千年,怎么能办到?随着木匠逐渐消失于大街小巷,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木匠采用的榫卯结构技术并不知晓。当一张张凳子及各式家具在匠人们的巧手中从零到成型,且整件家具上找不到一颗钉子一个螺丝时,令人不得不为之大呼神奇。在木匠行业中,数鲁班的名气最大,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创造了许多生产工具,如铲、刨、钻、曲尺等。
补镬:旧时人们生活困难,要买一口铁锅并非易事,锅头坏了没钱买了惟有将镬补一补。
刻碑:碑最早起于周代,汉以后盛行,它的形式根据内容和使用范围分为:刻石、碑、墓志、界石、桥柱、井柱等,把功绩以文字的形式刻于石上,以传后世的一种石刻。刻法一般分为阴文、阳文及双龙(双钩线)。
补鞋摊:只要是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会记得这种在路边的补鞋摊,师傅们佝偻的身影,用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为已磨损的鞋子修修补补,让其可以为我们的脚再服务上一段不少的时光。
修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挽起袖子看手表可是件很“荣耀”的事情,常见的手表牌子有“上海”、“宝石花”、“梅花”、“海鸥”等,那时一位修表师傅的工资就足可养活一大家子人,由此可见当时修表行业的火爆。
裁缝和缝纫机:旧时,集市上没有成衣卖的时候,大家要穿上合身的衣服都要找裁缝师傅做,那时的裁缝师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而缝纫机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后期,开始是用于缝纫草帽。生产蝴蝶牌缝纫机的协昌缝纫机厂始建于1919年,由民族资本家沈玉山创建。1966年,在先后使用了“金狮”、“无敌”等商标后,“蝴蝶”正式成为该厂缝纫机的产品商标,并在上世纪90年代名噪一时。
理发:过去称从业者为剃头匠,现在则称之为理发师。在古代,国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遗训,是不轻易剪去头发的,到清政府被推翻时,全国兴起剪辫之风,各地剃头匠忙得不亦乐乎,理发行业从此诞生了。传统的理发包括剃头、刮脸、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染发、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按摩。
修单车:我国曾是自行车王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乡村小道上随处可见自行车。清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大约100年后,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所以,修单车行业至今已是百年历史的老行当了。
弹棉花:这一老行当在元朝就已出现,弹棉花匠用的主要工具是一把大木弓,木弓的下端绑着一根长竹竿,竹竿一头插在腰间的皮带中,竹竿的上端通过头顶吊着大木弓。木弓上绷着一根很粗的牛筋弦,弹棉花时以右手拿木棰敲击弓弦,嗡嗡咚咚,声音单调而低沉。由于弓弦不断地震动,使棉花变得蓬蓬松松。一层一层的棉花覆盖,再经碾压成为棉絮的胎,在上面罩上红丝线,就成棉絮了。
门帘:以前每到盛夏,普通人家为了防止蚊蝇进入房间需要挂上个竹门帘。门帘除了可以通风透气、防止屋内闷热外,还可起到分隔内外的作用。现在住楼房一般不挂帘子了,所以打门帘这个行当已很难见到。
“磨剪刀嘞……抢菜刀嘞……”所谓“抢”表示刀具的刃口钝了、厚了,先用铲子铲去一层,再以磨石磨出锋口。磨刀人的工具极为简单,扛着一条一头高一头低的长板凳,低的一头钉有木条固定磨刀石,石旁系着一筒水,此外还备有铲刀、锤子和一把破布,磨好剪刀后,以破布试剪之,让顾客知道锋刃是否快利。
阉鸡:雄鸡一唱天下白,但不是所有的公鸡,都能成为唱白天下的雄鸡,因为有许多公鸡正豪情满怀准备学打鸣时,已被割去睾丸,成为阉鸡。公鸡阉了就会一门心思长肉,肉多味美,正遂人意。
织籐匠:以前的凳子以籐条凳居多,因为其取材方便,山里的人又大部分自己会编织。每每当粗细不一的藤柳在扎匠粗砺而灵巧的手中来回穿梭时,仿如乐手在调琴弦,在这简单又诗意的劳作中,一件件精巧、优美、实用的藤制品孕育而生,如同凝固的音乐。
拣瓦匠:过去,客家人住的房子以围龙屋居多,屋顶一般使用小灰瓦,年代久了,尘土、枯枝树叶堵塞瓦沟,雨水倒灌瓦缝,或者瓦片碎裂了,就必须请拣瓦匠来翻瓦。瓦匠多为三五个人一伙,分工细致,人人争先,进度往往出人意料,他们必须抢在天黑之前完成所有工作。两人在房顶翻瓦,一人站在房檐边接,下面的就把瓦摆放整齐,另外一个人根据更换情况,去砖瓦窑买瓦。待一座房顶瓦梁全部露出来,用扫帚清除掉杂物,再开始重新盖瓦。盖好后。还要把瓦楞、屋檐重做,稍微讲究些的人家还要求瓦匠在瓦脊两头刻莲花、龙头。
烤烟种植业:作为省时省力、经济效益回收快而可靠的“短平快”热门行业,它原产于美国的弗吉尼亚州,是将生长成熟的烟叶置于设有热气管道的烤房中,给以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使烟叶内成分进行生物化学变化,待烟叶变黄后烘干。因此,烤烟又称火管烤烟,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直至今天在客家乡村仍然可以看见许多烤烟种植作坊,它们成为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
乡村自制水酒:在中国的酿酒史上,真正完全用粮食制曲酿造的白酒始于唐宋。制酒过程主要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蒸饭发酵。先把米淘干净,再将米盛到饭甑里蒸熟,米饭下甑后放至微温,撒入适量的酒粬与米饭拌均匀,放到水缸后加水,让其浸泡发酵,待十天左右,酒粬将米饭完全酵化成原始酒糟和酒水。第二道工序是将发酵的糟水倒进锅里,用特制的陶锅盖扣上,灶膛内燃起柴火将其煮沸。锅内煮沸的糟水腾起浓浓的蒸汽,这蒸汽冲到酒转钵后,聚成蒸馏水,倒流集中在一端出口,汇成酒水。
手工味酵板(与米膏粄同音):味酵粄是客家传统美食之一,是把大米磨成浆后拌适量土碱水,用开水冲浆,再盛于小碗蒸熟,因碗面四周膨胀,中间凹成窝状,沾红味(甜酱油)佐食,故名味酵粄。味酵粄也可切片油煎,味道咸香;或切块下锅,加配葱、蒜、肉粒、胡椒粉进行烹炒,鲜香韧滑。
乡村豆腐坊:豆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是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制作豆腐首先把黄豆浸在水里,浸泡的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而定,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倒进锅里煮开,再纱布滤去豆渣。这时候,要使豆浆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或用石膏)。点卤用盐卤,盐卤主要含氯化镁,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如果要想豆腐老一点就必须多搅动,搅动的次数越多豆腐越老。然后把豆腐脑倒进木箱里,用重物进行榨压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泡豆、打浆、滤浆、蒸煮、挤压......一道道工序都是制作豆腐时必不可少的。
油萝街油炸美食:只要你有机会到油萝街走一遭,就会发现满大街的店铺都在炸芋丸、散子、角子等地方小食,久而久之,这些小食成了梅州人亲戚朋友间的送礼佳品。
客家“三丸”:客家人喜欢吃的肉丸主要有猪肉丸、鲩鱼丸和牛肉丸。客家三大丸是庆贺传统佳节和婚嫁寿诞喜庆时必备的一道传统大菜,客家人主要取丸和圆同音,寓意团圆、圆满。
捶丸、手工鲩丸:“捶丸”的说法始见于元朝,原是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一项体育活动(唐朝称“步打球”)。捶丸广义上包括牛肉丸、牛筋丸、猪肉丸和鲩丸。“捶”即手工的意思。“丸”在文化上有三种涵义:1、“丸”在客家话中通“然”,“然”在古汉语中表示“赞”的意思。2、“丸”在客家话中通“圆”,象征着“团圆”。3、“丸”在客家话中通“缘”,寓意良缘长久、幸福圆满。
客家娘酒:又叫老酒、黄酒,据传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一个美美的“娘”字,注定了它跟女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客家女子生小孩做月子时必喝的酒,有驱风去寒、补血活血之功效。
大盆菜:源于客家人传统的"发财大盘菜"。顾名思义,就是用一个大大的盘子,将食物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丰富的材料一层层叠进大盘之中,最易吸收肴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时候每围一盘,一层一层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浓,令人大有渐入佳景之快。近几年来,经过农村百姓改良后又把大圆铝盘分隔成十小格,每一格放置一种菜,取十全十美之意。
馒头和包子:包子相传发明于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为使首领孟获心服口服,七擒七纵,终使孟获臣服。班师回朝之际,途经沪水,惊涛拍天而无法渡江,问孟获何故,孟获说两军亡魂无法与家人团聚,故在此兴风作浪。若非要渡江,须用49颗蛮军人头祭江。诸葛亮不忍,命厨子和面包入牛羊之肉,捏出人头形状充数,一同洒酒祭江。明人郎瑛对“馒头”一语,则有另解:“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代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直到清代,无馅者称为馒头,有馅者称为包子,即以有馅和无馅来区分。
棉花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只有等到逢年过节才有几块糖,所以比奶糖便宜的棉花糖就格外吸引孩子们。过去,常见卖棉花糖的推车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尽管薄如棉絮的糖丝放到嘴里即刻化了,那份记忆却深深甜在孩子心间。
打糍粑:突出一个“打”字,具体做法是:先把糯米用冷水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捞起,用饭甑蒸熟后,趁热再放入石“舂”里,用硬木制的“舂槌”反复槌打,直至将米饭打至糜烂。然后将打好的糯米饭扒起来放入盆里,稍搓揉后成一个个乒乓球大小的粄团,并在表面撒上白糖和炒香的芝麻、花生碎,即可食用。
晒柿饼:柿饼是客家人亲戚访友间送礼佳品,它不但味美,还有润心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面条:客家人喜欢吃面条,特别是早餐中的淹面煮汤更成了久居外地的客家人挥之不去的乡愁。因面条代表长寿,顺溜,还成为人们过生日时寿宴上的第一道菜。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也称祈天灯。在古代多做军事用途,现代人放孔明灯多作祈福之用。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
丰顺县气势恢宏、整齐划一的威风大锣鼓,又称为汤坑大锣鼓。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
打狮头:中国民间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妖降邪,寓意吉祥如意。故客家人每每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庆典活动,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
舞花环龙:是流传在大埔县茶阳镇的中国舞蹈,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软腰龙。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几年来,随着各地对传统儒学的推崇并不断升温,一度消失于民间的私塾和尊孔祭孔活动又在全民中广泛推广开来。
扮古事:五华县民间素有“扮古事”的悠久传统,尤以安流、棉洋、双华等地为盛,具体时间各地不一,一般是农事闲暇时节,大多是在农历7、8、9月份。这天,该镇各村村民家中亲朋满座,热闹非常。组织者按约定时间抬着(近代也有改为用农用拖拉机载的)古装扮相、活泼俏丽的童男童女,巡游各村,一路彩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轰鸣。所到之处,吸引了大批当地村民和过往行人的驻足观赏。巡游队伍经过的村落、各姓氏祠堂、屋前均燃放鞭炮迎接。据了解,梅州客家地区仅五华保留这一独特的习俗,至今约有600多年的历史,
提线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客家人称吊线戏,是木偶艺术形象中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剧种。它是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江浙一带经福建传入,距今己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吊线戏。
闹八音:是客家人传统的、至今仍盛行在民间婚丧喜庆中助兴的器乐吹奏活动,多由大小锣、大小鼓、大小钹、唢呐、弦八种器乐、八人组成。
吹唢呐: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行业,在过去,凡办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吹鼓手,如娶媳妇,花轿前有吹鼓手吹吹打打。吹鼓手中有一种叫做“清音”的,专门在灵堂前吹奏,演奏者多系老年人,调子优雅,肃穆动听。
传统客家婚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受西方思潮的影响,生活方式日渐西化,反而对传统文化渐渐陌生,随着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大力推崇,人们慢慢意识到——只有传统的才是民族的,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编后语:老字号、老行当、老手艺沉淀下来的不仅仅是对昔日的记忆,还有值得传承下去的职业信念,比如热爱,比如坚守,比如真诚,还有信心和希望……而消逝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每一种行业、每一条老街、每一种民俗的消逝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们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但如果我们能够把一些老行当、老字号、老民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使它们得到推广与传承,并重新焕发新生机,社会之幸,时代之幸。
作者简介:
罗利光,网名阿山,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广东梅州市丰顺县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大众摄影》2007年度十佳摄影师,《车坛影协》摄影网管理员,梅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学美术高级教师,长期致力于民俗、客家题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