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 《西游记》:人生四苦,熬过方知成熟

人生智慧

《西游记》:人生四苦,熬过方知成熟

  《西游记》的最后,吴承恩用一首诗总结取经之旅: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灵山受封的惊艳,名留千古的光耀,都源于苦难的累积。

  其实人这辈子,不就是这样一个渡劫的过程吗?

  唐玄奘:生离死别之苦

  小说的第九十九回,一直奉命守护唐僧的五方揭谛等人向观音菩萨交了一份汇报表,里面详细写了唐僧一路上所经历的磨难。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唐僧从降生人间的那一刻开始,就经历了一场身世的浩劫。

  在他出世之前,父亲就被凶徒杀害,母亲忍辱负重生下他,为逃避贼人加害,将未满月的他放入江中漂走。

  后来好不容易被金山寺的僧人抚养长大,和家人团聚,母亲却心怀羞愤,自缢而亡。

  可以想象,青年唐僧的内心一定承受了无比巨大的悲苦。

  在原著中,有一个唐僧被酒肉和尚大骂“无父无母”的情节,事后唐僧跪在方丈面前痛哭流涕道:“人生于天地之间,禀阴阳而资五行,尽由父生母养,岂有为人在世而无父母者乎?”

  翻看全书,你可以看到,这是唐僧罕见的一次脆弱。

  没有谁天生坚强,唐僧的内心也无比渴望父母的关爱。

  但是有些告别,我们无可逃避,即便没有意外,到了一定时候,父母也总归离开这个世界。

  古语云:“未知生,焉知死?”可以说亲人的离世,是用生命给我们上了最后一次人生的课。

  从原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年轻的唐僧之后并没有因为亲人的离世而意志消沉,反倒是不辞辛苦地四处奔走,为父母申冤。最后沉冤昭雪,年轻的唐僧熬过了和亲人生离死别的痛苦,这才有了那个在西行路上一往无前的玄奘法师。

  孙悟空:落寞失败之苦

  有人说一部西天取经史,也是孙悟空从“妖”进阶为“神”的蜕变史。

  但是,这样的蜕变,背后是累累伤痕。从女娲补天石中诞生时惊天动地的那一刻开始,孙悟空就认定了自己的不凡。他要做花果山的美猴王,他要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他要“这天再压不住我,这地再困不住我”……

  不可否认的是,孙悟空的天赋的确强大。

  七十二般变化信手拈来,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一根金箍棒令天地色变。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这个世界的顶端,他要做“齐天大圣”,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宣言。

  但是结果呢?

  满心欢喜地去天庭任职,本以为是高官厚禄,得到的竟然是一个放牧喂马的饲养员。志得意满地领了齐天大圣的封号,本以为可以和玉帝平起平坐,到头来连王母举办蟠桃宴会的门槛都进不去。

  然后大闹天宫,想要为自己正名,可是原著中写得明白,孙悟空刚到凌霄宝殿,就被执殿的王灵官拦住,连玉帝的面都没见着。

  直到如来出现,轻而易举便将其囿于手掌之间,他才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原来,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谁无所不能。

  当这种印象被打破的时候,才是一个人最尴尬,也是最无助的时候。

  那个时候你大概明白了,什么叫作生活的苦。人生就是这样,没有谁可以顺风顺水,这辈子总会有失败、有落寞、有无能为力的时刻。

  当你明白了这些,懂得了世事无常,就不再张扬。

  所以在被压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孙悟空饮铜汁、吞铁胆,学会了默默承受。

  所以在西行路上,遇见强横的妖魔时,他也懂得了借势,不再固执地去碰个头破血流。

  所以在九九归一的封禅大会上,他能够身经百劫,受封斗战胜佛。

  王尔德说:“挫败,是灵魂的试炼场。”真正的强者,都是在失败中浴火重生。(上)

  吴江(摘自《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