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系列59丨樊哙解鸿门之危
△ 刀光剑影
在很多人看来,樊哙或许只是个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壮汉,就算他瞋目怒视项羽又如何?樊哙再厉害终究也是一个人而已。如此一个小人物,真的就能在名贯古今的鸿门宴上成就英雄之名吗?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不久之前的巨鹿之战,当战争结束之后,作壁上观的诸将是何反应呢?无一不是跪行进入辕门,甚至不敢直视项羽。各国将领虽不及项羽勇猛,但也是久经沙场,若不是项羽的气场如此强大,怎么有如此的举动呢。
通过巨鹿之战中各诸侯国将领对待项羽的态度与樊哙对项羽的态度做对比之后,就能更深刻地感受到樊哙的胆识。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说说樊哙的出现究竟是怎样帮助刘邦逆转局势的。
在宴会刚开始时,刘邦不但对项羽甘称“臣下”,还做了一番诚恳而又委屈的“表白”,不但抬高了项羽,同时也在不断地示弱;而另一方面的范增又想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要置刘邦于死地,如此刀光剑影的场合,刘邦就如同被樊哙放在盾牌上的猪腿一样,只剩任人宰割的份儿。
因此,此时樊哙的挺身而出不但化解了宴会上的尴尬,还顺势终止了项庄的暗杀行动,更为刘邦增了声势,让大家知道沛公一行并不是谁想捏都能捏的软柿子。而在进入军帐之前樊哙大声的吵嚷和与楚兵的冲突,看似是因为一时护主心切,情急之下不得已而为之,实则也是深有用意。一来是为了震慑项羽,使其不禁“按剑而跽”;二来是为了迎合项羽直爽的性格,与后面豪爽地饮酒吃肉为了给自己的慷慨陈词留后路。
当然,这两点在项羽处都收效甚好。尽管樊哙没有参会资格,项羽见状不仅不怒,反而被樊哙的气场所震慑,称樊哙为“壮士”,又赐予酒肉,俨然一副“对了我的胃口”的样子。而樊哙也不甘示弱,豪饮猛吃让项羽再一次被樊哙的豪情所感染。那么当一个人对你有了好感的时候,即便你说一些不太顺耳的话也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樊哙接着酒兴开始了他的演说。
当然,这与上面樊哙闯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便之后说的一些话让项羽不高兴了,看在樊哙是个如此豪放的“性情中人”的份儿上,项羽应该不会计较太多。
我们继续说樊哙的演讲。樊哙一开始就回顾了暴秦灭亡的原因,奴役百姓,残害忠臣。借此暗指项羽若对“用心良苦”的沛公下手,便与暴秦无二。之后又当着众人点明楚王之约,承认了刘邦先入关中的事实,标榜功德——我们什么都不敢动,就等上将军前来。
在《史记》中樊哙此时称项羽为“大王”,戴了一顶极大的高帽子,在满足了项羽虚荣心的同时又给了项羽台阶下:上将军正是听了小人的谗言才会对沛公有诛杀之心。最后站在项羽的角度,道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上将军执意如此,便会步暴秦的后尘。一番话说下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使得项羽“未有以应”,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赐了座。
至此,鸿门宴上的剑拔弩张在此落下帷幕,一番陈词下来,不但消了项羽的怒火,使其放松了警惕,也为刘邦托辞离席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