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晚饭时间
梁东方
偶尔在手机上看到如何做白菜素馅饺子的问答。立刻就去厨房剁了白菜,泡了粉条,为明天早晨的包饺子做了些准备。顺便收拾了一下已经放不下东西了的厨房。
在拥挤乃至凌乱的厨房里,因为空间狭小而显得比有暖气的客厅里还温暖。每天的晚饭时间,都会在这里度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在这段堪称幸福时光的时间段落里,收音机播放着固定的节目,先是讲与手机有关的诸多问题,然后是讲社会新闻,街谈巷议意义上的那种民生消息。主持人的风格都是轻松的幽默的自我开涮的,中间插播的音乐歌曲一般来说也都符合好听的要求。这样一些声音伴随着自己在厨房里做饭吃饭,就显得生趣满满,就好像自己正置身在整个生活的洪流之中,既有自己的一点点空间,又不因为离开了大多数人组成的潮流而有什么孤单。一个人,至少应该有一段时间是和大多数人合流的吧。
也许不仅仅是厨房里的方便让人喜欢在这里做了饭直接还在这里吃饭,导致这种不愿意离开厨房的原因之中还有厨房的狭小。在狭小的空间里,一切都更好把握,一切都更容易合拢过来,以自己为中心,方便自己取用,听候自己的调遣。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自己才是自己的所有物品的主人,才离得它们最近,才能让它们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本领。
那些凌乱的蔬菜粮食和盘子碗互相簇拥着,也像是格外让人觉着热闹。既热闹还没有噪音,唯一的声响就是收音机;收音机里主持人不断自我调侃话风中的时间,如流水一般不知不觉地度过。一旦意识到时间就这样如流水一样过去了的时候,内心里收获的并非是时不我待的气恼懊悔,而恰恰相反,是生命与时间都得其所哉的惬意。
于是这样的晚餐时间就成了每天都很期待的生活程式中的一段,是整个自己作为熟练的生活者感觉时间光滑、与周围相处融洽、自我接受的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厨房里立式的花杆台灯还是1994年的秋天买的,在现在已经拆除了的建华商场;那时候母亲在中医院住院,从医院出来以后直接去买了这花杆的立式台灯……现在,这个立式的花杆台灯依然在厨房里每天使用,上面的灯管居然这么多年都没有换过;每天的晚餐都是在它擎起的直接向上,照亮屋顶再反光下来的柔和光芒里进行的。
在它独有的暖色调的光芒里,不仅有当下的光明,还有过去的记忆,有自己与家人曾经的人生。每天在它的照耀下,就在一个人的寂寞里仿佛有了一家人的温馨。让我们在本质上是无着无落的世界上,对于已经和自己远离的一切都有了一点点可以明确触及的凭依……
晚饭最经常使用的炊具是电饼铛,烤山药片几乎是整个秋冬季节里每天必吃的美食,其次就是同样在饼铛上烤的韭菜鸡蛋盒子。那种饼铛上盖打开,就着热乎乎的气息吃山药片和韭菜盒子的温暖,是任何饭馆里的食物都无法拥有的。
韭菜盒子都是现做的:择了韭菜泡在水里以后再开始活面,然后炸鸡蛋,然后洗韭菜切韭菜,然后拌馅儿。拌馅儿不加盐,甚至也不加香油以及任何其他作料,就只是用筷子拌一拌,只吃韭菜的原味。当然需要蘸醋,蘸醋是吃韭菜盒子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蘸了醋的晚餐,嘴唇会被醋给略略泡白的晚餐,总是最具幸福感的。
这样的晚饭时间,总是感觉自己既在现场、在这个自己习惯了的温馨的环境中;又分明置身世外,心游万仞,思在八荒。
在秋冬季节,在越来越冷了的气候里,这样的晚饭连续吃了一段时间以后,偶尔量了量体重,居然已经长了两公斤!幸福的代价,尤其是与吃有关的而时间又很持久的幸福代价,往往就是胖。这个事实使人既吃惊也一笑了之,与收获的幸福感相比,这点代价似乎也不算什么:有时候,我们宁愿胖。
满足了口腹之欲,就不能埋怨体重每天都在增加了。其实这仅仅是冬天里的一种人体本能,惯性地要给自己增加食物以应对外界的寒凉。对于欲望的节制,永远是成年人的人生中的题内之意,稍有违反就会立竿见影、自食其果。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将晚饭变成只吃一个石榴或者苹果,也并没有感到怎么饿,肚子居然也几乎还是饱的。只是因此而缩短了在厨房里的那一段惬意时光,多少还是值得怀念。
在生活中,一种格式逐渐演化成另外一种格式,总是会有些阵痛;但是也唯有变化并在变化中不断找到新的乐趣,才是人生的题内之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