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本茶道之流变
图丨河边小屋_大明
喝茶赏蒲,皆为赏心乐事。
无论是茶人、蒲人或石友,都有一颗赏玩闲暇之心。
甚至同一人,同时具有这三项爱好,也不足为奇。
中国人几乎人人喝茶,人人离不开茶,当然称得上茶人的却有一些标准可循。
茶人是对茶有特殊爱好者,不仅仅以茶为解渴之物,而且对茶的历史、茶的品饮、茶道有特别研究,甚至专门在家劈一茶室,用来喝茶,可谓痴迷于茶者也不为过。
图丨文人空间
近来日本茶道为越来越多中国茶人所喜爱和推崇,日本的茶器茶挂等回流中国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日本草庵茶也称为“侘寂茶”,遵循的是删繁就简、去奢存简的审美原则。
其实在日本室町时代中期的东山文化中,书院茶才是将军、大名们推崇的茶道形式。
图丨墨痕戊辰
他们热衷于中国宋代的抹茶道,要求在宽敞的明亮的书院中,挂上一排或三或五的宋画,其下的书案上居中摆放香炉,两侧对称摆放烛台、花器、室内设茶台,摆放一式点茶道具,其中不乏名贵唐物。虽然改变了前游艺性的茶道流俗,但并没有改变茶道中的奢侈之风。
直到室町时代末期,出现了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南方宗启等一干著名茶人倡导草庵茶,并由千里休的完善才彻底扭转。
图丨墨痕戊辰
最明显的变化是,将茶室缩小,将宋画改成当时僧人的墨迹,将天目茶碗、高丽茶碗换成手工捏制的乐烧茶碗。用简朴侘寂的审美体系替换奢侈华丽的审美体系,以求得茶道明心见性的空灵趣旨。
图丨行素陶陶
而后来日本煎茶道的确立,却与东渡日本的中国禅僧隐元有着密切的关系。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隐元在京都建万福寺,成为禅宗黄檗宗在日本的开山祖师。隐元在日本立宗弘法的同时,将明代泡饮的煎茶法也带去了日本。
受到日本皇室青睐的万福寺,也引来了藩士、贵族、文人竞相参访。而隐元带去的煎茶泡饮法,后被迅速效仿和传播。而煎茶道法度和煎茶器规则最终由日本禅僧号称“卖茶翁”的高游外确立起来。
图丨河边小屋_大明
卖茶翁著书、卖茶、搜罗茶器。他的煎茶法受到文人热烈追捧,煎茶道从此确立并兴盛起来。
丨参考文献:《茶烟外·炉事》、《茶烟外·壶趣》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