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钻石“整容”,祖先们研究了上千年!
根据维基百科的介绍,钻石自古以来就被用作装饰品,一些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0到30,000年。
最早的劈钻方式,可能是源自几个世纪以前的印度。确切的起源时期目前仍无法确定,因为这种切割方法和技术通常通过“秘方”的方式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不过,无论是公元前还是公元年,劈钻都是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里可以用来雕琢钻石的唯一方法。
(图1)
当钻石于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首次传入欧洲时,“台面切割”方式开始出现(见图1:Table cut)。刻面研磨方法开始发展,允许对流传了数百年的“尖切割”进行改进,并将其改进为当时创新的”台面切割”。
天然钻石八面体是一种三维几何形状/结构(两个“金字塔”在底部连接),在极少数情况下,八面体形状的钻石才能以下图近乎完美的形式出现。
最终,工匠们在钻石晶体的六个“尖”之一上抛光出一个方形台面,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对称的钻石形状,同时揭示了钻石内部的光学游戏。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好奇心,激发了那个时代工匠们的创造力!
在“台面切割”的基础上,发展出两种主要的台面切割方法:阶梯式和明亮式,且沿用至今。不过,今天旺财主要会重点讨论后者。
进阶—“台面切割”进化为“老式切割”(Old single cut)
随着钻石刻面切割方法的发展,原本的四个冠部刻面+四个亭部刻面发展为八+八。同时,切割样式自然地进化为正方形形状(轮廓)的八角形台面,具体形态取决于四个角刻面的大小。一开始,与四个大的主刻面相比,角部刻面被切割成相对较小的面积,最终形成了图1中的Old single cut。
这种八角形台面或“老式切割”放大了钻石在角度变化时出现的闪光,钻石最美的一面被人类发现。随之,“老式切割”进一步演变成“双切”或图1中的Mazarin cut,有人称之为现在被我们熟知的“垫形cushion”的诞生。由于四个冠部和亭部主刻面分别分裂为三个三角形刻面,台面的方形轮廓开始略微圆润。
再进化:三重切面
最终,这种三重切面被称为图1中的Peruzzi cut,它的原始刻面源于标准的57-58明亮式切割刻面,这种方式在近四百年后的今天仍占主导地位。
Vincenzo Peruzzi将位于冠部和亭部的八个主要刻面中的每一个部分地划分为十六个三角形的上下腰棱刻面,并添加了八个三角星形刻面,将台面与冠部刻面连接起来。
然后,这种能完美展示钻石火光的切割工艺诞生了。将“老式切割”的16个主要刻面细分为了58个刻面组成的几何造型。Peruzzi的设计由四个较宽的主刻面和四个较窄的角刻面组成,这些刻面形成了带有窄圆角或有时尖角的方形轮廓。
最终形态:枕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钻石的刻面和形态也在不断发展。最终,切割工匠通过扩大角刻面将八个主要刻面的尺寸切割的更相近,从而创造了一个整体更对称的形状,而不是上面提到的“四宽四窄”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