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功翰老师解析“沉肩坠肘,劲力到手”的关键点

“沉肩坠肘”在拳谱中多有表述,肩要沉下,需要“脱肩”,关键点在于肩关节缝隙的打开,这样才有“脱肩”一说。肩的下沉和下脱都是被动的,所谓“肘沉肩脱”,肘为主动,肩为被动,相当于手上拎着重物,拉拽而下的状态。在运用时,“沉肩坠肘”与“夹肘合肩”是同步存在的,在夹合的状态下沉肩,可以借助两肘夹合之势,形成拖拽,同时又能够合上身劲,一举两得。
在太极拳中有这样的描述:“沉肩坠肘腋下空”,即“夹肘合肩”的同时又要“腋下空”,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呢?其实有其统一之处!两肘夹合之时,合到腋下窝如有一个“小球”的感觉,肩缝拉抻的缝隙会更大,从而形成更好的“脱肩”状态,大家可以自行体会。我们不能为了“脱肩”而脱肩,其目的是形成肩的“下压、下按”,所谓“按肩练步”,是为整体身劲服务的。而脱肩状态也使连接手臂与身体之间的大筋能够拉起,形成劲力的通道。在拳谱当中还有“三垂”一说,“肩要垂、肘要垂、气要垂”。肩与肘都好理解,“气垂”又是什么原理呢?它所表述的其实是“丹田抱气”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气沉丹田”。
当肩在“松沉”状态时,胸腔气才顺,膈膜才能下行,丹田才能充实,“气沉丹田”是一种身体感受,是在“肩垂、肘沉”之间发生的,所以存在因果关系。人体的胸腹腔结构,在两肋开张、膈膜上提的状态下,身体处于紧繃的状态,后背肌肉自动拉紧,身体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此时气是上提的,而当我们折合两肋,膈膜下行,整个人一下子就“松”了。气也变得顺畅,可以感觉到“气沉于底”,我们也可以吸进更多的气体。整体内脏下行,小腹自然鼓起,重心下降。由于肩的松沉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到身体躯干部位的功能,可谓神奇,我们有心将这种能力充分使用起来,在打拳的过程当中,通过肩来改变身体内在运行机制,进而激活内在机能的运用思路,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效果非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