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蝉话·怎样找蝉蜕
找蝉蜕首先是一个“找”字,眼光在路边上的树干上一棵一棵地逡巡着,任何一点小小的突起都会立刻引起注意,都会更详细地去看一看,确认一下到底是树干上的伤疤还是真的是个什么虫子。只要是虫子一般来说就是蝉蜕了,因为一般的虫子很少有那么大的,而那么大又一动不动的就只有蝉蜕了。蝉蜕又叫蝉衣,是蝉褪了皮以后留下的一具空壳,除了脚爪还以当初有血有肉的时候的劲道牢牢地抓在树干上以外,它只是一个纯粹的皮壳了。它后背正中开着一个口子,那个口子里面有瑚珀色之外的一点点白色,蝉就是从那里变身为有翅膀可以飞翔的形式的,那是它潜伏地下十年以后一朝出土,度过了重重险关以后最终形成的自己的生命最高形式。
不是什么样的树干蝉都喜欢的,它最喜欢的是柳树,其次是杨树和苹果树梨树,实在没有别的树可选的时候才会上榆树或者松树之类的有味道的树。所以找蝉蜕也就会首先看柳树,而也并不是只要有柳树就有蝉,蝉会在地下呆上很多年,所以有的年份里柳树的树底下就一个蝉洞都没有,这是赶上它们都还没有长到可以破土而出的年份了。
柳树的树冠里蝉鸣联成一片也不能直接说明树下就一定有蝉蜕,蝉是很喜欢凑群的,不管在哪里变的身,不管从哪一棵树底下出来的,都喜欢凑到一起去唱歌,唱盛夏里让人感觉更热更烦躁的单调而空洞的歌;在一起唱一起停的莫名其妙的神秘节奏里,它们之间有着只属于它们的生的乐趣。
这样一来,树上的蝉噪厉害的地方,也不一定是蝉蜕多的地方。它们脱离开蝉蜕以后去凑群的地方往往并就是在原地,它们要体会一下飞翔与移动的快乐,去寻找同伴多的地方。不过,在蝉儿们凑群唱歌的附近的什么地方,一定会有一片树林或者是几棵树,肯定就是蝉蜕比较密集的所在,不会离得太远。因为蝉的飞翔距离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在化蛹成蝶有了翅膀有了飞行能力以后的短暂一生中,起降的次数都非常有限,甚至不受到惊吓和吸引就轻易不会起飞的。
这样一来找蝉蜕就成了一件几乎没有规律可循的事情,靠的就是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在盛夏的户外行走,东张西望,别的什么也看不见,看见的只是树干树枝,听到的也都是蝉鸣。汗水不知不觉地顺着浑身上下所有的毛孔向外流,自己却是浑然不觉。因为已经在个别的树干上找到一两个蝉蜕了,那是远远地望过去以后在树干上发现的一个突起、又一个突起,走过去一看竟然真是!
不过,这样的寻找靠着这么非常偶然的发现一两个,实在就是成果太过可怜了。必得找到那种有成批的蝉大量地从地下钻出来的树,才会有可观的收获。非常幸运的是,骑车走了很远,转了一片又一片的树丛以后,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发现:首先是那里的蝉声鼎沸,然后是发现有柳树,再然后就是放好车走过去一看,马上就转回身来把车锁好,然后回身迫不及待地去树上折了一根柳枝,够树干上一个又一个的蝉蜕去了。够着够着就又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转身回去,把已经上锁了的车子搬到到视野之内的一棵松树下。这回可以放心地安心地在这里大找蝉蜕了。而这样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寻找之初的兴奋,已经完全遮蔽了那闷热的阳光给人的难以忍受的蒸烤。
在找到了正确的地点以后,具体找蝉蜕的过程要分出几个层次来:首先是树干上,树干一般都在人的眼睛同高的位置,或上或下也都是自然延伸的位置;而蝉也最喜欢在树干上变身,因为树干比较坚固,它变身的时候从蝉壳里钻出来需要又蹬又踏的过程,有一个坚实稳固的“地基”自然就是比较理想的。
任何一棵树都不能只看迎着人的那一面,因为蝉蜕似乎是本能地躲避着人的目光,极有可能隐藏在背着路人目光的一面。必须绕树一周,将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全部都看过了,才能善罢甘休。找蝉蜕很讲究在全部角度都找完了以后,走开了以后再回眸一望,拉开点距离往往又会有惊喜的发现,发现在树叶下面,在视力比较不容易抵达的树干上的一个逆光的点,正有一个黄色的琥珀色的晶莹剔透的小精灵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呢!
在树干上的蝉蜕一般也最容易被发现和被拿下来,高一点的可以用树枝去够一够,实在太高的也就算了。不过现在的蝉一般都很难有时间爬那么高了,它们几乎都会在第一时间里迅速变身,变得越早,拥有翅膀的时间越早,就能越早脱离危险,脱离开蚂蚁或者鸟儿的威胁。所以,真正因为太高而被放弃的蝉蜕其实并不多。以前那些年里找蝉蜕就只在树干上就能找到很多了,但是现在树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蝉也少了很多;很多蝉从土里钻出来的时候他们被甩籽的时候所依附的那些柳树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就只能就近上别的树,或者上灌木丛。
这就涉及到找蝉蜕的时候的第二个层次,灌木丛和低矮的小树。这样的地方蝉蜕一般都会在树叶的背面,在一般的视野不大容易发现的地方,有时候你顺手一掠灌木,就能掠到一两个蝉蜕。有意思的是,你从某一个角度上发现的蝉蜕,只要稍微换一个角度,往往立刻就看不见了;要想找到,还得回到原来的角度上去,并且保证目光一错不错,直直地伸出手去,把那蝉蜕拿下来。因为蝉一般不上灌木,一旦上了灌木就说明周围实在没有可上的树了,那灌木上的蝉就不会是一个两个,而是一批。我就在一处灌木丛上左一个右一个,上头一个底下一个地一连发现了二十几个蝉蜕,简直让人大喜过望!这还不包括那些已经掉到了地面上的蝉。
蝉从地下钻出来,总是会在第一时间里就近攀上树干或者草茎的。它们似乎本能地就可以判断出在很近的距离里有没有比草更高的树,而即使有树如果离得稍微远了点,也就会义无反顾地上了身边的稍微高些的草。它们的这种选择是一次性的,断断是没有反悔的机会和重新选择的可能的,因为一旦离开地面它们马上要做的动作就是蜕皮了。只有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蜕皮,才能尽量缩短自己到达地面上的世界以后的巨大的危险,只有拥有了翅膀,拥有了飞翔能力,才相对要安全得多了。
这样一来,蝉出土以后的攀附点就奉行着一种就近的原则,即便是不很理想也会以就近为第一原则;只要地面上有洞,直上直下的那种直洞,也就预示着周围方圆一两米的范围内的树木和草茎上必然就会留下蝉蜕。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有些很粗很大的大树树干上蝉蜕并不多的原因,一般认为周围相当范围内的蝉出土以后一定会直奔这大树而来的,而且它们一律是按照就近的原则就在最近的距离里上了周围的灌木和小草的——大树之下很难再有别的树木。不过大树的树根能够蔓延很远,确实可以在很大的范围里滋养出很多的蝉来,这只要看看大树的周围密集的直洞就可以明白。所以大树下的小草就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对象了,草茎的正反两面都有可能,草棵的下面也往往躺着被风雨打掉的蝉蜕。
地面上的蝉蜕是寻找的第三个层次。蝉蜕在树枝树叶上扒得异常牢固,尖锐的脚尖上的众多倒刺牢牢地抓着树与叶的皮肤,甚至是紧紧地扎透了以固定自己的身躯。以至于虽然蝉儿已去,但是非经过强烈而反复的风雨,它们断断也不会落下来。
经历了风雨以后有些蝉蜕落地,落地以后有的保持着原样,有的已经碎裂。通常在树干上树枝上灌木上有蝉蜕的地方,地面上也都会有,稍微注意一下就可能发现自己刚才在树干上树丛里寻找的时候已经踩到了好几个。蝉蜕从一棵树上掉下来,几乎都是掉在同一个地方,甚至就掉在紧紧地挨着的一个很小很小的范围里。这大约是因为蝉在爬上树干树枝的时候总是有相类似的位置选择有关,很多蝉蜕在树上的时候几乎是叠压着凑在一起的,即便没有紧紧地挨在一起,也多在一个共同的不大的范围里;在同一个位置上掉下来,基本上也就会掉在同一个地方了。
雨后的地面上,有的蝉蜕浑身都是泥,因为被冲到了低洼的沟里;有的则浑身都干干净净,因为一直在枝头后者草叶上坚持着,被雨水给冲刷得一尘不染。总的来说,雨后是在地面上,在低洼处集中地捡拾蝉蜕的大好机会。
另外,很多柳树和杨树都处在茂盛的草丛中,这样的时候就要先看树根部位的地面上是不是有很多小洞,拨开草丛发现小洞就说明蝉曾经在这里出过土,把草丛顺倒以后一般就能在附近发现一些蝉蜕,因为草过于茂密,有很多蝉蜕干脆就没有上树直接就在草叶上蜕变了。
找蝉蜕一般来说要遵循一个路径,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之类的次序固然要有,还要有先地面后灌木丛然后再树上的程序,否则就很难不遗漏。而且发现了一个蝉蜕比较多的地方就不能轻易放过,要这么按照几个次序都找上一遍以后,再来一个反向寻找,就是将刚刚进行完的次序再反着来一次,往往还会有很多收获。这样顺着一方向找过去以后,返身回来,每每还会在刚刚走过的地方再有发现,仿佛是刚刚从树上掉下来的一般。因为寻找与观看的角度不同,发现的可能性也就不一样了。最有意思的是那种眼睛看不见却被脚给踩住的蝉蜕,那种独特的咯吱一声只有经常找蝉蜕的人才能意识到,是脚下踩中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