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总部经济集结号: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部花落谁家

作者:伊青

10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与上海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按协议,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集团的三个总部和三个中心正式落户上海,助力上海在线新经济加速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早在2016年,阿里巴巴集团就启动“杭州+北京”双总部战略。去年底,北京总部奠基,阿里巴巴双总部战略正式落地。
像阿里巴巴这类充满活力的互联网企业总部落在哪个城市,势必成为各大城市争相抢夺的香饽饽,企业也借此机会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建筑、房地产等行业企业实施双总部战略较多,而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相对较少。但近两年有上升苗头,一场关于人才、市场、成本、资源布局的“战役”正悄然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启动。
2020年9月初,英格玛集团北京区域总部正式揭牌。这是继今年1月成立上海战略总部后,英格玛全国布局的又一里程碑。目前,英格玛已完成“苏州+上海”两大战略总部及北京区域总部的战略部署。
无论是战略总部,还是区域总部,本质都是一种总部经济。对城市来说,吸引总部机构是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对机构来说,总部设在哪个地方,体现了对该市场的重视度以及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在总部经济的诱惑下,各大城市纷纷递出橄榄枝,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这盘棋中做出了怎样的战略部署呢?

上演“双城记”

近几年一些企业把总部向国家战略发展区域迁移。比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成为不少企业总部迁移的热门目的地。
“迁都”是个复杂的工程,而建立类似“陪都”的双总部模式则有更多可能性。
“双总部模式”是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不同地域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总部的管理模式。
双总部模式彰显了企业做大做强的野心,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发展壮大中开始上演“双城记”。根据对73家机构调研发现,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北森、卡思优派、云学堂、英格玛、时代光华等5家机构纷纷实施双总部战略,涵盖了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人力资源外包、招聘与雇佣、管理培训等类型的机构。
实施双总部战略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代表
资料来源:根据机构公开资料整理。
成立于非一线城市的机构,偏向于将第二总部设置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机构随着自身的壮大,需要更广阔的舞台。一线城市是机构从区域化转向全国化,甚至是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阵地。凭借一线城市强辐射力,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营商环境,以及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机构可以加速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创立于无锡的卡思优派,上海总部在2019年11月正式开业。2020年1月,苏州英格玛举办上海战略总部启动仪式,以服务业外包事业战略规划为重心。
本身位于一线城市的机构,在发展第二总部时,主要从贴近市场、降低成本等角度考虑,实现区域化、本地化产业深耕。具有发展前景的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政策支持力度大,有区位优势,城市宜居,人才汇聚,成为总部的首选地。
北森在2019年4月正式将第二总部和新的研发中心落户于成都,实行北京、成都双总部战略,推动机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的落地。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第二总部的定位主要有技术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战略决策和投资管理中心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逐渐上位成为企业研发中心的密集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为营销运营中心。
今年初获得1亿美元融资的云学堂,实行苏州和北京双总部运行,前者是研发中心,后者是营销中心、内容中心。
双总部模式成了很多机构在全国甚至全球布局的重要一步。但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双总部模式有优势也有劣势,不是所有双总部模式都能产生1+1>1的效果。
双总部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今年6月,联合利华结束了近90年的英国、荷兰双总部运营模式,把双总部合并到伦敦总部,以创建更强战略灵活性、结构更简单的公司。
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公司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至关重要。在后疫情时代,机构也可能放弃双总部战略,以提高敏捷性。

区域总部都去哪儿了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开始设置区域总部,负责临近区域的业务管理。中国市场上区域总部企业可以简单分为两大类:一是跨国外资公司设立的区域总部,二是国内集团公司在不同省市片区设立区域总部。
机构总部选址一般在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密集的区域,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在品牌塑造和资源集聚上占绝对高地,是众多知名企业总部所在地。
总部企业的集聚呈现出了明显的头部效应。截止2019年7月底,上海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96家、研发中心450家,是内陆吸引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城市。
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很多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并没有设立明确意义的区域总部。仅有的来看,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的外资机构也算最多。比如,任仕达中国的总部设在上海,在北京、苏州、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成都、武汉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部分外资机构在中国的区域总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而国内大的机构主要按照华中、华东、华北等区域划分。比如,科锐国际2018年在武汉设立华中总部,这是其在全国布局的第一家区域性总部。去年,又在上海新设立华东总部,继续扩大区域总部的覆盖面。
科锐国际成立的区域总部情况
这两个区域总部分别位于在长江中游、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核心区,而且都入驻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样一方面是紧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抓住市场机遇;另一方面是与人力资源产业园强强联手,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动,越来越多的机构将从区域结构层面强化区域布局的系统融合性,扩大自身发展空间,助推区域内业务增长。未来,这些国家战略推进的区域或将成为机构选择区域总部的热点区。
此外,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很多央企区域总部或子公司落地海南,对机构来说也是新的增长地区。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2020年海南新注册成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近3,000家,近两年注册机构数量激增。
资料来源:根据企查查数据整理,2020年的数据截至9月底。

一场不见硝烟的抢夺赛

2017年9月,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宣布计划投资50多亿美元在北美建立第二总部。短短几个月,吸引了200多个城市争相竞标,也在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抢夺总部的热潮。
总部企业一般集聚了决策、管理、研发等价值链高端的核心部门,知识含量高,辐射作用大。企业将总部放在某一城市,除了带来真金白银的税收,在投资、消费、贸易、管理、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辐射拉动周边区域,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拥有总部企业越多的城市,也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和区域经济话语权。总部经济的虹吸效应会让强者愈强,拥有先发优势的一线城市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持续积累资源。
其他城市也不甘落后,把总部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模式,给予大力支持。近三年来,武汉、成都、重庆、西安、厦门、郑州等城市通过政策鼓励吸引总部企业落户。
发展总部经济的鼓励方式有:企业落户奖励、人才保障、成长激励、用房补贴、经营贡献奖励、用地支持、企业投资奖励等。比如,武汉给予的支持奖励从落户、投资、办公用房补贴、人才、土地支持等几个方面进行。
近三年城市鼓励发展总部经济的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一些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了鼓励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也纷纷出台政策,对于不同级别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机构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补助与奖励。
据悉,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今年将正式投入运营,三年内招商百家以上人力资源机构。据兰州的最新政策,其对入园的人力资源服务总部机构,在首次被评定为行业领先品牌的机构给予鼓励,最高可达300万元,对上市的总部机构最高可给予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对不同品牌总部机构的补助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若干政策措施》整理。
机构在布局总部时,政策与制度环境是一个重要参考因素。此外,从机构实施双总部、区域总部的新闻通告来看,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储备、地理区位、总部企业集聚度、营商环境等也是决策关键。
政策优惠是很多机构另创总部的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机构以政策优惠、节约成本为导向去发展双总部或区域总部,虽然可以降低各项成本支出,但一旦优惠政策不再,将面临较大的风险。机构要结合自身的规模、业务类别、客户分布、所处发展阶段等因素考虑,是否有必要布局双总部。
城市若一味地给予优惠支持,而不顾及当地实际发展需求,也可能只是一厢情愿。那些主要受获得税收优惠或者享受总部型企业奖励驱动的机构,可能并不会在投资、创造就业方面有大动作,城市最终难以从机构获得多少税收。
在前几年的总部经济争夺战中,跨国公司是主要目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是主角。随着本土企业的规模壮大,各城市的争夺焦点由跨国公司逐渐向国内机构转移;同时,伴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新一轮的总部争夺战已经打响。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争夺赛中,相比各大热门行业的明星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何去何从并没有引来多少社会关注,但他们已开始行动。在新一轮的城市较量中,随着总部企业的集聚发展,看各大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部最终会花落谁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