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入蜀 天下人人皆识君

  许永强

  747年,宰相房琯被贬为宜春太守,其门客董大(董庭兰,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为寻生路来到了河南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这年冬天,睢阳大雪纷飞,北风狂吹,遥空断雁,出没寒云。接连两次求仕不第的高适与董庭兰久别重逢。两个处在困顿不达境遇之中的人,经过短暂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高适发出了深沉的感慨,写下了《别董大》(二首)。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既是激励朋友也是勉励自己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749年盛夏,45岁的高适赴长安应试中第。安史之乱后,他被提升得很快,由八品的右拾遗提升到从六品的侍御史、正五品的谏议大夫和从三品的御史大夫、广陵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成为当时地位最显赫的诗人。“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这一切的成就,离不开高适在四川的经历。

  1 随玄宗入蜀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郡蓨(今河北景县)人。唐朝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与岑参并称“高岑”。

  752年,高适到河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进入西北节度使哥舒翰的幕府做掌书记,对边塞生活有最为切身的体验。他的名作《燕歌行》气势沉雄,音调流畅。“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的渲染,直至“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的浩叹,不由得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惨烈以及对英雄的思念。他的《塞上闻笛》又是一番壮美明净的气质,令人平添一种审美意趣:“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然而,此时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社会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加剧,节度使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年过五旬的高适跟着哥舒翰到潼关防备。756年6月,安禄山的军队进攻潼关,兵锋直指京师长安,唐玄宗抛下百官逃往蜀地。潼关失守后,高适自骆谷西驰,在河池郡(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谒见唐玄宗。唐玄宗对高适陈述潼关败亡之势的陈词很赞赏,升他作了侍御史。10月,高适随唐玄宗来成都后,又升高适为谏议大夫。

  这是高适第一次入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高适就向唐玄宗提出了“长策远图”的策略,最重要的就是反对被征回朝中任宰相的房琯的“诸王分镇”的主张。当时唐玄宗根据房琯的建议,令太子李亨负责收复黄河流域;永王李璘负责经营长江流域,以便在北方收复无望时能偏安江南。这本身就是对收复黄河流域丧失信心的表现,而且容易造成皇子间的纷争。因此,高适“切谏不可”。但唐玄宗没有听从高适的“切谏”。历史也证实了高适并非过虑,安史之乱的战火还在熊熊燃烧,兄弟间的残杀就开始了。

  高适的“切谏”虽未被玄宗采纳,但他很快看清形势,选择投效远在西北的新君唐肃宗李亨。唐肃宗听说高适原来就反对“诸王分镇”,“召而谋之。(高)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高适的分析得到了唐肃宗的赏识,提升他为御史大夫、广陵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史。

  受命淮南节度使后,高适负责讨伐永王李璘。作战中高适亲手擒获一直敬重的好友李白。而此时,他的家乡睢阳正受到最惊心动魄的围城血战。高适在淮南,距离睢阳很近,却因讨伐永王李璘而无法救援。等高适结束淮南的战事赶回睢阳时,不仅目睹家乡劫难,更经历了好友王昌龄的死难。

  2 在蜀两次平叛

  高适第二次入蜀是759年。这年“蜀中乱”,朝廷以高适为彭州刺史。“峭壁连崆峒,攒峰叠翠微。鸟声堪驻马,林色可忘机。怪石时侵径,轻萝乍拂衣。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且悦岩峦胜,宁嗟意绪违。山行应未尽,谁与玩芳菲。”从这首诗看来,高适在入蜀途中,为峭壁、攒峰、鸟声、林色、怪石、轻萝等所陶醉,又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所谓“路长愁作客,年老更思归”。

  “蜀中乱”的详情,史无明文。但高适在入蜀途中曾被乱军劫夺:“彭门剑门蜀山里,昨逢军人劫夺我。”入蜀不久,又有“邓、简、嘉、眉、泸、戎等州蛮反”。

  高适这次在四川的时间较长,759年5月入蜀到760年秋任彭州刺史(治所在今成都彭州市);760年秋到763年2月,改任蜀州刺史(治所在今成都崇州市);763年2月至764年3月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在今成都市),前后5年期间,曾平息两次蜀乱。

  第一次是761年4月梓州刺史兼东川节度副使段子璋的叛乱。时为蜀州刺史的高适同西川牙将花惊定随成都尹、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克了绵州,斩了段子璋,平定叛乱。

  第二次是高适作为主帅,平定762年7月成都少尹徐知道的叛乱。高适也因此立功。当时,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新立,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严武被召还朝,任京兆尹,负责修二帝陵墓。徐知道把严武的官衔统统加在自己头上,自称成都尹、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并派兵北断剑阁,阻止朝廷派兵入川;西诱吐蕃,共同叛乱。高适利用蕃汉兵内部的重重矛盾,很快就击败了徐知道,徐知道也被其部将李忠厚所杀。由于高适平定徐知道叛乱有功,朝廷即以高适接替严武,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

  在彭州、蜀州、成都三任内,高适留下了《请罢东川节度使疏》,“望罢东川节度,以一剑南(即改剑南为一道,设一节度)”“西山不急之城,精以减削”。这也是他“罢东川节度使”“政存宽简”的主张,减轻四川人民负担的主张。他的建议不久就被朝廷采纳了。

  762年12月,“吐蕃陷陇右,渐逼京畿。”高适率兵抵御,虽然“师出无功”,并失陷松、维、保三城,但对牵制吐蕃之于京城的进攻起了重要作用,朝廷并未认其有过。764年正月,朝廷以严武代高适为成都尹、剑南节度使;3月,高适被命还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还京不到一年,高适就去世了。

  高适为蜀中局势的稳定做出的贡献还是很重要的,好友杜甫这样评价:“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意思是高适曾为淮南、西川两地节度使,却并未才尽其用;“方驾曹刘不啻过”,则是指高适的诗歌成就可与曹植、刘桢比肩。

  3 与杜甫的深厚友谊

  高适是759年5月入蜀的,同年12月杜甫也入蜀了。764年3月高适离开成都返京,杜甫于765年夏离成都赴奉节。因此,高适在彭州、蜀州、成都任职的几年,大体也是杜甫流寓成都、梓州的时期。高适与杜甫从742年起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忆与高(适)李(白)辈,论交入酒垆。”高适之前经历李白、王昌龄两位朋友的变故,对杜甫这一旧交显得异常关切,他比杜甫年长八岁,通过严武安排杜甫的住处,就是有名的浣花溪杜甫草堂。

  杜甫一到成都,高适首先寄诗存问,他在《赠杜二拾遗》中写道:“传道招提客,诗书自讨论。佛香时入院,僧饭屡过门。听法还应难,寻经剩欲翻。草玄今已毕,此后更何言。”因杜甫初到成都时寓居浣花溪寺,所以高适称他为“招提客”;而且全诗几乎都用与佛寺有关的事,如“佛香”“僧饭”“听法”“寻经”等,来描写杜甫在寺中的生活。“草玄”本指西汉文学家扬雄著《玄言》(成都扬雄宅又名草玄堂),这里借以问杜甫草玄之外,更有什么著作?实际上是向杜甫索诗。杜甫在答诗中说:“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意思是说,他不敢像扬雄那样模拟经书,但像司马相如那样创作点诗赋倒是可以的。

  之后,他们常有诗歌唱酬。761年正月初七,高适任蜀州刺史时,就曾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案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堪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此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恭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开头两句点题。中间四句写“思故乡”:“柳条弄色”“梅花满枝”,是人日眼前景色。面对这样的美景反而“不忍见”“堪断肠”,就因为“身在南蕃”,遥念故乡。故乡正遭安史之乱,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故“心怀百忧复千虑”。末六句写“怜故人”:首先怜杜甫飘泊无定;其次以谢安比杜甫(谢安高卧东山),怜他怀才不遇;最后以自己同杜甫相比,自己虽然潦倒,但还勉强为一州刺史,比起南北飘泊的杜甫来,自己深感惭愧。这首诗表现高适对杜甫的深切同情,难怪杜甫在去世前不久重新翻阅到高适这篇诗作,大动感情,泪洒行间。

  除诗歌唱酬外,高适和杜甫还不时相互往访。杜甫曾去蜀州访问高适,《奉简高三十五使君》曾谈及此事:“当代论才子,如公复几人?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前四句称颂高适之才有如骅骝开道、鹰隼腾空,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才子”。后四句即写他们的相见之情,杜甫对能在遥远的四川同老友相见深感高兴,认为可敞开胸怀,尽吐真情。高适也曾到成都草堂访问过杜甫,杜甫写有《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邀请高三十五使君同到》和《王竟携酒,高亦同过》等诗。后一首写道:“卧病荒郊远,通行小径难。故人能领客,携酒重相看。自愧无鲑菜,空烦御马鞍。移樽劝山简,头白恐风寒。”山简,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山涛之子。这里借指高适。高适的年龄大于杜甫,时已年近六旬。杜甫向老朋友说,自己没有好菜招待客人,枉自麻烦他乘马远访,只好劝高适多多喝酒。因为他头发已花白稀疏,而酒可御风寒,这完全是老朋友之间开玩笑的话。

  杜甫初在成都,很大程度上是靠朋友的资助为生。“故人供禄米,邻舍与园蔬。”(《酬高使君相赠》)高适显然就是向杜甫“供禄米”的故人之一。杜甫在生活困难时也曾直接向老友高适呼救,他在《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中写道:“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