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抗干扰能力,你将寸步难行
你有没有常常碰到这种情况:兴冲冲地制定了几个计划,但是在执行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出现,扰得你心烦意乱,眼看着时间溜走,计划进度却一拖再拖,人也不免变得烦躁,一整天的好心情也被破坏了。
干扰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很容易想到避免干扰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创造一些无干扰的时间和空间,例如在深夜或者早起的时间段进行工作,或者像作家梭罗跑到瓦尔登湖边上独居,或者像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自己家里弄了一个私人办公室,当你将自己与外界隔断之后,任何外在的干扰都被你屏蔽,这时候人特别容易安静下来进入心流状态,你唯一需要提防的是你内心的心猿意马。
环境对一个人多多少少会有些影响,因此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自然是采取上面这种“外界零干扰”的方法更好,但现实很残酷,我们身处复杂的环境当中,又身兼多个角色,背负着不同的职责,常常会有一些你意料不到的干扰出现,那么提高你的抗干扰能力,就成为你推进计划的唯一方法。
首先,我们从心态上要打破“完美主义幻想”,不要天真地以为计划会如你所设想的那般顺利地被执行,一个计划从构想、制定到执行,再到最终呈现成效,这个过程大概率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状况,这些状况在你开始执行计划前,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张艺谋当年在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按理说这种大型活动的方案,早已经历无数次推演与故障排查,但当时还是出现了一个让全场手心冒汗,现在想想都后怕的小意外。按照原计划,中国队的小旗手林浩要和姚明一起入场,但是当时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林浩在入场口被拦住了,后来一顿操作猛如虎,一位工作者才连忙将林浩带到姚明旁边。预先在心态上有随时随地出现干扰、意外的准备,那么当干扰、意外真正出现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过于慌慌张张。
其次,做好充分准备,更要做好事后复盘,完善自己的“干扰应对清单”。既然出现干扰在所难免,那么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准备什么呢?先想一想执行计划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干扰?出现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干扰,例如接入一个电话,可以先简单询问对方是什么事情,是否重要,如果可以延后处理,那么先搁置此事,继续将注意力集中到计划上。做好充足准备的好处在于,如果干扰在意料之中,那么可以按照制定的预案迅速处理。如果干扰是在意料之外呢?那就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但是事后一定要做好记录、分析和总结,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时不知所措。如果你手头上有一个长长的“干扰应对清单”,遇事自然不慌张。
最后,戒除一些会分散、损害注意力的坏习惯。这些坏习惯是导致我们做事容易分心,被干扰中断计划执行的元凶。例如普遍存在的一个坏习惯是“一心多用”,我不止一次见过有的人一边骑着共享单车一边看着手机,重点是他们并非只是瞄一眼手机就完了,视线仿佛跟手机屏幕连成一体无法分开片刻,这种“一心多用”不仅会长期损害我们的注意力,而且还特别危险。我们要尽量减少“一心多用”,看似我们同一时间内完成了多件事情,但是效率并不高,而且这种方式无法让我们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坏习惯是“短时间内频繁切换”,比如刷手机短视频,我们平均一到三分钟就切换一个视频,而这些视频都是不同的主题、内容,它会让我们的大脑在短时间内淹没在过多的琐碎信息里,我们的注意力因此会变得唤散,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既然无法避免干扰,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高我们的抗干扰能力。与干扰共存,在夹缝中开辟一条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