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奥格拉菲是吃货No.4——千变万化的“面”(下)
前面两期是吃货栏目为大家重点介绍了全国各地的面条,其实面粉制成的食物有很多种。除了面条,还有饺子、包子、馒头、油条、烧饼、麻花、煎饼等等。这一期将通过介绍饺子和包子向大家展示面粉千变万化的本领。
饺子
饺子主要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面食,大部分都是面皮包馅水煮而成,也有部分地区的饺子是蒸熟或者煎熟。饺子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吃饺子也是春节的民俗传统之一。因为饺子可以取“更岁交子”之意,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在中国许多地区的民俗中,除夕守岁吃“饺子”,甚至比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还要重要!有些地区还会在包饺子的时候把一些特殊的物品包进馅里,比如花生、白糖,甚至是硬币,图个吉利。
饺子也许是中国传播得最广泛的食品了,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美食的第一印象就是饺子。饺子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到了全世界的很多角落,大家可以通过下面这张世界饺子分布图了解一下世界各地奇怪的饺子们。
包子
有很多外国人分不清包子和饺子的区别,认为只要是面皮包馅就都是一种东西。实际上包子和饺子的最大区别在于面。包子是发面,饺子大多是死面。死面就是将水倒入面粉,和面之后形成的面团,而发面则要在面团里面加入酵母,通过酵母的发酵作用产生气体,使得面团膨胀。因此死面的口感比较筋道,也耐煮,而发面就松软得多了。相应地,发面也更容易消化吸收。
包子的历史也很悠久了,传说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获胜之后,回程时泸水风浪太大无法渡江,孟获说必须用蛮军的人头祭江才能风平浪静。诸葛亮不愿再杀蛮军,就让随军的厨子用面皮包着牛羊肉,塑造出人头祭江。民间就有了“蛮头”、“馒头”的说法。虽然真实的情况已经很难考证了,但是包子依然成为了各个地方的主要面食之一。
全国各地的包子也有很大不同,制作方式、馅料、大小的区别也能体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
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制作工艺非常严格,每个包子都不能少于15个褶。
山东的大包子制作相对简单,皮薄馅多,而且个头真的是大啊。
扬州的灌汤包重点是汤,甚至需要用吸管来喝汤,当然开封和西安的灌汤包也很有名。
江南的小笼包是灌汤包的变种,上海、无锡、常州等地各有特色,有的馅料还会加入蟹粉或者蟹黄,但都小巧玲珑,非常精致。
华北、东北地区的豆包、粘豆包并不是肉馅,而是用红豆、豆沙等做馅。
看似普通的面粉
却能包容万物
同样是面皮包馅
却在不同地区呈现出完全相异的形态
面食的千变万化
一部分来自于面粉本身的可塑性
另一部分来自于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点击上方“大泥湾地理志”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