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的“吃讲茶”

北京老舍茶馆   此图来源于网络

茶馆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京城的很多家店铺煮茶卖给路人喝,可以看作茶馆的雏形。而“茶馆”这一名称是到了明代才开始有的,至清代时期大大小小的茶馆已遍布全国各地。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在创作话剧《茶馆》时则直接把茶馆比作成了“小社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众多茶馆趣事中,“吃讲茶”最是有趣。在旧时的中国,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发生了一些如婚姻、房屋、土地、水利、山林等纠纷,往往不去衙门打官司,而由中间人出面,约双方一起去茶馆当面讲和解决,这便是“吃讲茶”。

吃讲茶泥塑图  此图来源于网络

吃讲茶的规矩是,先按茶馆里在座人数,不论认识与否,给大家每人冲茶一碗,并由纠纷双方分别奉茶。接着由双方分别向茶客陈述纠纷的前因后果,表明各自的态度,然后请茶客们评议,茶客就相当于现代西方法庭上的陪审团。
最后,由辈分较大、办事公道,享有声望的人,坐在马头桌上(靠近门口的位置)根据各位茶客的评议,做出谁是谁非的最终判断,大家表示赞成,就算了事。这时理亏的一方,除了与对方具体解决纠纷外,还得当场付清在座所有茶客的茶资。

老北京的大碗茶与茶馆

早年间北京卖大碗茶的都是挑挑儿做生意。什刹海海沿上、各个城门脸儿附近、天桥一带,常能碰见挑挑儿卖大碗茶的,一般都是老头或是小孩。
挑子前头是个短嘴儿绿釉的大瓦壶,后头篮子里放几个粗瓷碗,还挎着俩小板凳儿,一边走一边吆喝,碰上了买卖,摆上板凳就开张。
北京茶馆最昌盛的年代是在清朝,那时候,北京四九城的街面上,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茶楼、茶园、茶馆,一天到晚,接待着三教九流的茶客。
茶馆是个公共的社交场所,是各类社会信息聚集和传播的地方,这一点其实和国外的咖啡馆是一样的。茶客们在这儿评茶、论鸟、拉家常、讲时事、会朋友、谈买卖,一坐就是半天,花钱不多,收获不少。有些茶馆为了招徕生意,还会搭起舞台,添上大鼓、评书,添上京戏,茶馆又成了娱乐场所。北京城有名的广和、天乐、同乐等大戏园子,早先都是茶园。
有的茶馆专做某一类人的生意,比方说打小鼓收旧货的小贩,一边喝茶,一边交换情报,他们管这地方叫“攒儿上”。北京城那些打散工的泥瓦匠、木匠、棚匠,每天早上也在固定的茶馆聚齐,一边喝着茶,等着包工头儿来叫人,他们管这儿叫“口儿上”。
在中国,市民社会从未脱离过茶馆,“茶馆社会”更具有东方特点。尤其是由古代市民社会演化而来的京派市民社会,其世俗性、民间性、物质性都有着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老北京那味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