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打工要走,孩子哭,丢了谁的人?
1
上周五早上起来看腾讯新闻,看到澎湃新闻发的一条视频《春节后父母离乡返工,留守姐妹一路狂追,哭瘫倒地,大喊“妈妈别走”》。
我平时不太看视频新闻,主要是看视频浪费时间,没有看文字快。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有广告。
我不反对视频前面有广告,视频新闻的制作成本高,并不像写文字稿,打点字就完了,没收益就做不下去了。
孩子离开父母会哭,甚至是大哭大闹,这很正常。春节过完了,父母要离家打工,孩子哭闹,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
谁都知道在现的新闻如果没有一个雷人的标题是没人看的,这条视频新闻里有“一路狂追”、“哭瘫倒地”两个雷人的词,知道是编者为了博人眼球有意强调的。腾讯新闻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这些标题一般都不是作者的原标题,往往都是平台网站的编辑后加的。这条新闻吸引我的不是“一路狂追,哭瘫倒地”,而是“妈妈别走”。
我也不是年轻时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有后遗症,也不是过年了想老母亲了,而是让我想起我小时候上学,有同学请假回家吃奶、当妈的能来学校送奶,这些当年正常、现在看了很奇葩的事儿。
想起吃奶的事,也是因为有另一个被热炒的新闻,椰树牌椰汁的广告语——“我从小喝到大”。
记得我们村里还有10岁了才断奶的,那才叫一个从小喝到大。
我天天看到拱北口岸的大陆游客大包小包地往回提外国奶粉,就想,当年的孩子吃奶吃到10来岁,这奶是哪儿来的,别说椰树牌椰汁,连糖水都没有。
想不明白很多事的时候,就想起了老崔同志的标准答案: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想起了老崔“世界变化快“的呼喊,就想起了何勇的《垃圾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有人减肥,有人饿死没粮。”
这样一想心里倒是开朗了,这个世界变化得还不错,现在是减肥的人多了,饿死没粮的事儿早都没有了。
当然,何勇是大世界观,他说的是非洲。就像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是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写的一样。
多少次
迎着冷眼与嘲笑
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
一刹那恍惚
若有所失的感觉
……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仍然自由自我
永远高唱我歌
可惜,黄家驹在他31岁跌倒就一直没起来。
可千万别多想,人家是说活到了95岁的曼德拉,不是伤心落泪的你。
2
不管怎么说,从上小学的孩子还吃奶到去境外往回运洋奶粉,我们确实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岁月。
有光就有影,光辉岁月的阴影下是当年走出叫盲流、现在过年回家叫春运的农民。
一个两千多年文明的创造者,被时代边缘化了。现在没人信,农民还能创造文明。
就像刘慈欣在他的小说《流浪地球》里写的那样:
在这个时代(地球流浪的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只是生活在这个时代阴影里的人还太多,而他们子女的生存境遇从某种意义上讲连他们父辈都不如,别说放学回家吃奶,看一眼真人都要等一年。
我说这是制度设计上的自私,谁自私呢?
谁设计谁自私。
这种自私让他们以一种游离的方式存在于这个社会之中,仿若空气,谁也离不开,但平时没有人感觉到他们的存在。
3
女孩哭喊追赶离乡打工父母的视频引发关注,有人坐不住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坐不住了,昨天视频发生地贵州省榕江县计划乡一把手回应——视频是摆拍。
乡政府还给澎湃新闻发了一份文字稿的情况说明。
说这是一个做抖音的拍手故意炒作,为了挣钱,情况不实。把孩子拉住的“老师”也是假的,也是为了发快手挣钱。
澎湃新闻也是没事干闲的,因为正事儿不敢干。采取了当事人,人家大人说是真的,本来想到广东打工,看孩子哭成这样不忍心了,就不走了,想到县城找份工打。而拉孩子的“老师”是一名志愿者,自己当过留守儿童,志愿去大山里陪孩子。
其实,没有必要去纠结视频的真实性,更没有必要去理清拍摄视频人的目的性。
电影是真的吗?它同样能反映现实的真实。就算这段视频是摆拍,是为了挣钱,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这种现象不真实存在吗?还是就他们那个乡没有呢?
或者说,打工父母要走孩子哭算是给乡政府抹黑吗?如果算,全国3万多个乡镇就都黑了。
这个乡出来说明情况,是想说自己是白的,拍摄者是黑的,是为了挣钱。结果是自己越抹越黑。
现在这样的事儿非常多,有很多事现实存在的问题,没有必要出来解释。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乡政府能解释得了的吗?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并将影响几代人,包括社会的整体性格。
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对存在的事实进行没有必要的辩解,已经成了这个社会的性格。
老崔同志在唱歌的时候为什么在眼睛上蒙块红布呢?因为他不想看到黑色。
即使你不想看到黑色,也不能去抹黑别人;就是你不想做一个好人,也别去当一个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