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公共厕所小广告微探
作者:钟承彬、区鸣晖,华南师范大学学生
在中国人的眼里,厕所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似乎难登大雅之堂。
古有清代《燕京杂记》中对京城厕所的情况进行描绘道:“京城二月淘沟,道路不通车马,臭气四达,人多佩大黄、苍术以避之。正阳门外鲜鱼口,其臭尤不可向迩,触之至有病亡者。此处为屠宰市,经年积秽,郁深沟中,一朝泄发,故不可当也。”透过文字都能够形象地想象到当时厕所的情况是极其恶劣的。
在近代,厕所的情况也同样堪忧。余杰在《中国人,你的厕所有多脏?》中有过这样一段描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许多军校学生在满铁公司的资助下到中国各省采访调查,实际上是搜集情报。后来,这些被称之为“满铁调查”的文献,成为近代中国研究的重要材料。其中,有一名日本士官生在报告中写道:“在支那最富庶、最繁华的城市里,其公共厕所亦肮脏不堪。这个国家的政府没有管理能力,这个国家的国民也没有自治能力。所以,我们统治支那将易如反掌。”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窥见,公共厕所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其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而反观当下,现如今更是有公共厕所的“小广告”文化。现今社会日渐发达,厕所的洁净程度暂且是达到了让人可以接受的程度(起码大部分城市的厕所是如此的),但在公共厕所里,却有一种独特的、依然让人觉得不舒服的存在——各式各样的小广告。
正如上文提到日本人,他们从我们最繁华的城市里却有着肮脏不堪的公共厕所这一社会事实中,推断出当时我国政府管理的缺失和国民自治能力的缺失。同样地,现在我们也应该要从公共厕所的小广告现象中窥探出一些门道来。当然,如刘晨在《公共厕所里的中国及其问题——对“不能声张”的信息进行考察》一文中所说的一样,“单纯靠肉眼去观察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表面现象是远远不足够的”,因为通过肉眼观察的往往只是事物所展现的浅层一面。而在中国人眼里,“厕所”正好处于内心不予主动表达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难以启齿;同时厕所是一个提供解手方便的地方,这又触犯了中国人“避讳”之处。所以人们在交往的场合里,通常选择避之则吉。因此,在公共厕所里,我们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小广告,这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这是一种屡见不鲜却又见不得光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厕所,目之所及之处,必定会有小广告的身影。我们大可以随意找几个公共厕所,里面肯定会有诸如“小姐”、“驾照分”、“四六级证书”、“包过”、“办证”、 “代考”、“无押贷款”等等一系列词汇,有的甚至直接涉及到犯罪,如毒品、迷药、枪支等。并且,不同类型的公共厕所,里面的小广告还是有所不同、富有针对性的。在高校的厕所,更多的就是“代考”、“四六级证书办理”,甚至还会有“小姐”“有偿捐卵”“代孕”等字样。再比如说,在市区的公共厕所里,更多的是“收驾照分”、“包小姐”“单身富婆求偶”等的信息。
但这些小广告很明显是见不得光的,是不能光明正大地贴在其他公开的场所的。正如我们所见,贴在公共厕所里的这些小广告,它们的内容和信息很多都违背了法律和伦理道德,若暴露在公开场合,必定很快就会被查处,进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显而易见地,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小广告的存在是通过交易来满足某些人的特定需求,并以此从中获利。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黑格尔的颇具争议的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当然,笔者并不是要为公共厕所里的小广告的存在贴上合理的标签,在这里所谓的“合理”,应当是这些小广告的存在是符合一定的理由的。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是因为有这些“需求”在先,才会有这些违法服务的“供给”。无论是由于生理需求而产生的“小姐”“单身富婆求偶”等性交易,还是由于个人发展需要的“办证”“四六级证书”等证书交易,都是基于人对于这些服务的需要而产生的,即使这些需求不被法律和道德所允许。且这些需求还为数不少,毕竟如果这些需求所产生利益还不足够养活这群提供灰色服务的人,那就没必要顶风作案了。
但是,为什么这些违背法律的小广告能够在公共厕所里顽固地生存这么久呢?如此看来,公共厕所似乎有其独特的地方能够使其躲开法律的监管,与此同时,公共厕所还有其优势使灰色服务的供给者“恋恋不舍”。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广告背后的灰色服务需要宣传、需要被知道、需要客户。即使社会上有人有这些需求,如果服务供给无法让潜在的客户所知道,那这个市场也等于是无法开拓。信息传递环节的缺失会让这些灰色产业无法存活下去。但是由于这些服务的特殊性(不被法律或道德允许),所以它们不能、也不被允许通过正常、合理的渠道进行广告宣传,大摇大摆地在市场上出现只会让他们更早地消失,就算是在路边的电灯杆或者在户外的墙上贴小广告也是风险极大。因此,宣传渠道的局限性和广告宣传的迫切性迫使它们不得不选择了公共厕所这个隐蔽的公共场所。
当然,公共厕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使其被这些徘徊于灰色地带的人盯上的原因。公共厕所虽然是一个公共场所,但是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封闭和隐蔽;而且它还有其特殊性:是一个专供人们解手方便的地方,这样一来,由于中国人对于厕所这个地方的“避讳”,而且考虑到执法时如果有人在里面解手的为难和尴尬,所以监管部门在对公共厕所里的这些现象难以痛下狠手去根除。这是公共厕所被沦为小广告滋生温床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公共厕所因其公共性,所以人流量会比较大,毕竟“人有三急”,“急”就要去上厕所。所以,在这里贴小广告,看到广告信息的人也会很多,能够达到这些灰色服务供给想要的宣传效果。同时,针对不同地方的公共厕所所对应的使用人群,还能有针对性地贴上对应的小广告,这种定向广告的宣传方式,成效是更为显著的,并且成本极为低廉。因此种种,公共厕所才能符合灰色服务供给者对于服务宣传的种种需求,成为他们一直“无法割舍的宝地”。
把公共厕所的小广告现象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个切入点还是比较有趣的,虽然厕所这个话题,许多人都避而不谈。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的“厕所革命”给公共厕所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公共厕所的小广告现象作为存在于公共厕所中的一大“老大难”问题,理应在“厕所革命”中得到重视和解决,毕竟人民在厕所中不仅体验各种硬件设施,还会体验厕所的环境,以及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文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