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戏的知识,都在这里了!
南戏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艺术,也是流传最为悠久、影响后世最为深远的戏曲艺术。现今流行的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追溯其历史渊源,不少系由南戏递经演变、繁衍而来。
知识点1:什么是南戏?
南戏是北宋末叶至明嘉靖末期约400年间由最初“温州杂剧”流布南方各地而繁衍的性质相类的民间戏曲艺术的总称,又名“戏文”。因它主要用南曲演唱,为了区别元代兴起的北曲杂剧,后人称它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南曲”“南戏”;“南戏”,言简、意赅、称便,遂得广为传称。由于南戏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元之前曾将所有戏剧杂伎表演形式都称为“杂剧”,早期南戏流传外地,被称作“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温州历史上又名“永嘉”)。南戏在长期的流布过程和文献记载中,又有“永嘉戏曲”“温浙戏文”“鹘伶声嗽”“戏曲”“南词”“传奇”“院本”等不同名称。
知识点2:南戏的产生时间
南戏产生的时间,曾有两种不同说法:一为“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明祝允明《猥谈》) 的北宋末叶说;一为“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明徐渭《南词叙录》)的南宋前期说。两说相去约70年,这正是南戏由原始形态向较为成熟的戏曲形式逐渐演变成长的过程。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即收录于明《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的温州九山书会编撰的《张协状元》戏文,已是南宋中期偏后的创作,它反映了约经百年嬗变之后的“温州杂剧”的真实面貌。
知识点3:南戏的发展阶段
南戏在从12世纪前期至16世纪中期约400余年的漫长演变发展历史中,大致经历了产生形成(北宋末叶至南宋前期)、发展成熟(南宋)、全面繁荣(元代)和演进更迭(元末至明中叶)四个基本阶段,终结于明传奇成熟、繁盛和继而代之的明代隆(庆)、万(历)之前。
知识点4:南戏的声腔种类
南戏在广泛的流布过程中,结合各地方的语音语调、音乐腔调,形成具有不同地域色彩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号称明代南戏四大声腔的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其流布地域,除江、浙、徽、皖、闽各省外,还远传两京、湖、广等地。明代南戏演唱的音乐声腔,除上述四大声腔外,综合有关记载,还有杭州腔、潮泉腔以及乐平、徽州、青阳、太平、四平、义乌、宜黄等各腔,其中一些是由明南戏四大声腔衍化而成,如弋阳腔演变成乐平、徽州、青阳各腔等,它们应看作是由南戏声腔发展演化成的各地传奇声腔。
知识点5:南戏的代表作品
南戏作品,亦常称“戏文”。依据著录统计,约为三百种。其中属宋元戏文名目的,约二百种。南戏传世的全本戏文,仅占存目十分之一。其余保留佚曲、佚折与完全失传的,大约各占一半。传世的宋元戏文,除收录于《永乐大典》的《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三种较多保留原始面目外,多数已经明人不同程度的改订,反映了明人的思想意识和明代南戏的演剧形态。这类作品,不妨称作“明人改本戏文”。
南戏代表性的作品,有号称“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高则诚所作的《琵琶记》。此外,历代广为传演且存传本的《金印记》《东窗记》《破窑记》《赵氏孤儿记》《牧羊记》《胭脂记》《三元记》《寻亲记》《和戎记》《珍珠记》《白袍记》《千金记》《跃鲤记》《还带记》《香囊记》等,亦颇著名。上述作品中,思想与艺术成就最高的,或推崇为《琵琶记》,或推崇为《拜月亭记》。《琵琶记》向被推崇为“传奇之祖”,影响后世更大。
知识点6:南戏的经典题材
南戏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反映婚姻问题的剧目占有很大比重。描写争取婚姻自由(如《王焕》《拜月亭记》等),鞭挞书生负心婚变(如《赵贞女》《王魁》等),赞美坚贞婚爱(如《荆钗记》《破窑记》等),是其经常表现的主题。另外,反映社会动乱(如(《乐昌分镜》《孟月梅》等),揭露现实黑暗(如《祖杰》《湘湖记》等),歌颂爱国英雄(如《牧羊记》中的苏武、《 东窗记》中的岳飞等),赞美历史人物(如《金印记》中的苏秦、《千金记》中的韩信等),描写重要历史事件(如《赵氏孤儿记》《宁王》等),敷衍民间传说(如《孟姜女》《祝英台》等),演绎宗教故事(如《目连救母》《蟠桃会》等),翻编唐宋传奇(如《王仙客》《李亚仙》等),也都是南戏经常采用的题材。南戏作品广泛地反映了南戏流行四百余年间的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充分地展现了真善美和假丑恶现象的冲突和斗争,强烈地表达了创作家和观众的各种生活理想和愿望。
知识点7:南戏的演出特色
南戏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体制和剧本文学规格。它有生、旦、净、丑、外、末、贴七种基本脚色;其中以生、旦两脚为主体。南戏演出按照剧中脚色上下场的断续形式进行分场,脚色上场表演一段即是一场。剧本场次,原不加以划清,后经明人改订,特地标明场次,一场称作一出或一段、一折或一摺,有的还特意加上出(折)目。南场开场,有的项目繁缛,枝节很多,如《张协状元》、明成化本《白兔记》中所见;但后世所见一般剧本,只保留一二首阐述作者创作意图、概述剧情大意的词调,或加上副末与后行子弟问答引出剧名的文字。后一形式,一直被保留到明清传奇,称作“副末开场”或“家门大意”。南戏演唱主要采用南曲曲牌音乐,曲调来源有唐宋大曲、词调、诸宫调、唱赚、民间说唱、舞乐、民歌、佛曲等,十分繁伙。曲调有引子、过曲、尾声之分。重要角色出场,采用先唱后白形式,通常先唱引子,继以一段自我介绍的独白,叫作“定场白”或“自报家门”。一场结束或一场剖作前后场,通例都由脚色演唱尾声、念诵下场诗。在每一场戏里,运用歌唱、道念和表演动作等手段创造人物形象和铺展戏剧情节。它反映在剧本上,就是曲词、宾白、科介注文相间运用的文学体式。同杂剧通常只由主角一人独唱到底的方式不同,南戏各行脚色都可以演唱。唱的方式,有独唱、对唱、轮唱、接唱、合唱等多种形式。同杂剧多集中搬演主要关目、少穿插无关细节不同,南戏演出好穿插许多净、丑、末角插科打诨的喜剧表演。同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的固定场次结构不同,南戏剧本可长可短,长则五六十出(折),短则一二十出(折)。上述南戏的艺术体制和剧本规格,被明清传奇继承、发展与固定,为我国后世戏曲艺术体系和剧本文学体式的形成和确立,全面奠定了基础。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孙崇涛《南戏论丛(增订本)》)
作者简介
孙崇涛,浙江瑞安人,先后就读原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戏曲系(导师张庚)。主要从事戏曲史论、文献研究,偶事文艺评论与创作。出版专书10余种,编纂图书若干,发表各类文章计300余万字。著作曾获中国出版政府提名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及多次获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等奖项。代表性学术专著有《南戏论丛》《风月锦囊考释》《戏曲文献学》《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孙崇涛卷》等。另有《戏缘——孙崇涛自述》,系孙崇涛将学术探讨与文学创作二者结合起来的尝试之作。
图书推荐
《南戏论丛(增订本)》,孙崇涛著,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12种)之一种,主编韩子勇。孙崇涛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南戏研究专家,本书是作者从事南戏研究40年的论著选萃,基本代表了作者南戏研究的观点、方法、成果、范围及历程。
(一)内容看点:打破传统,另辟蹊径
既往的南戏研究,多注重“宋元南戏”。作者经过长年研究认为,“宋元南戏”基本是个“空壳”概念,现存的所有南戏文献,全部来自明清两代;真实的南戏史况,大部分见于明初迄嘉靖200余年间,即作者提出的“明人改本戏文”阶段。因此作者的南戏研究重点,不放在人云亦云的“宋元南戏”方面,而是侧重对“明人改本戏文”历史状态与作家作品样貌的考察和研究,这与传统南戏研究大相径庭。
(二)视角看点:多方位观照,多维度审视
作者的南戏研究,不限于对南戏历史的阐述与作家作品的分析,而是立足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状、理论与实践、文本与舞台二者结合的综合考察,从渊源、流变、作者、作品、演出、形态、理论、文献、历史、现状等各方位、多视角去审视南戏历史动态及其真实面貌。在研究方法上,既继承学院派注重文本研读、文献考据的严谨治学传统,又发扬前海派关注现实、理论联系舞台实践的研究优长。
(三)见解看点:坚守真理,扬弃逐流
书中有诸多与传统记载不一致的主张,例如对戏文作者认定,本书否认了苏复之作《金印记》、丘濬作《五伦全备记》、李日华作《南西厢》的陈陈因袭记载,而把这些作品放在戏曲不断流变的动态中,穷本溯源,加以全面考察,从而对作者问题做出符合实际的定位。再如作者针对各地方往往被乡土观念绑架,偏好将当代地方戏都要归入“南戏遗响”的崇古倾向,进行了认真辨析,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不赞同温州地方戏仍旧保留“南戏遗响”的见解,而认为“想从温州近现代戏曲中,去搜寻‘南戏遗响’,看来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主张“温州南戏研究,自有途径,不宜采取所谓根据‘遗响’进行‘新证’的办法”。这对于出身温州籍的作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这类例子,书中遍见,不胜枚举。
(四)文风、文体看点:回归传统,提倡多样
作者认为,中国文史艺术学术,历来具有多样化、散文化、形象化的优秀传统,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大一统的西式论文格式所取代,渐渐疏离了大众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所以作者长年来一直进行学术文风文体回归传统的实践努力,如写过“用散文写历史”的专书《戏缘》。这一点也体现于本书中,如尽力把理论文章写得生动、通俗、易懂,注重语言文采、修辞,追求表达形象,尝试采用多种文体,如本书就有多篇论文是采用与学术同人通信的方式来写的。某些篇章还采用了散文、辞赋的表达方式等。
文化艺术出版社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