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肺癌——访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廖美琳
她与上海市胸科医院一起成长,现在已是肺癌“首席专家”;她倡导“把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根治或带癌生存”的崭新理念,重视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出不但要让患者生存,还要让其生存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她最早开始关注“女性肺癌研究”,提出在同样致肺癌环境——烟,女性更脆弱,提起社会对保护女性免于致肺癌因素的认识;她率先开展肺癌研究的国际间合作,并举办“国际肺癌论坛”;她率先将靶向治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药物更精准地命中癌细胞。她就是本期嘉宾,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廖美琳教授。
廖美琳简介
廖美琳,女,1934年生,云南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肺癌领域的专家。现任上海市胸科医院首席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原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主任、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肺癌研究会副主席等。
一、勇于探索的医生
廖美琳出生于一个崇尚知识的家庭,其父18岁时便远赴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留学,而立之年归国,并在上海交通大学担任训育部主任,是同辈人中出类拔萃的精英。廖美琳从小接受了严格的“望女成凤”式的教育,养成了勇敢、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她原来的志向是学电机,但后来父亲在58岁时因中风意外逝世,廖美琳的大学志向也改为了医学院校。
1957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廖美琳被分配到了刚刚创立的上海市胸科医院,师从徐昌文和吴善芳教授。这两位教授当时已注意到肺癌这种致命疾病的发病率在上升,在他们的引领下,廖美琳开始了对肺癌诊治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廖美琳的第一篇关于肺癌的文章——《肺癌的倍增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被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上,更增强了廖美琳研究肺癌的信心。
作为一名医生,廖美琳非常关注病人的痛苦,并尽自己所能帮助病人解决问题。20世纪60年代,胸腔积液被认为是棘手难题,晚期肺癌的胸腔积液处理往往是以粗大的引流管插入患者胸腔来帮助引流,疗效不佳。看到患者引流时那种痛苦不堪的神情,廖美琳冒出了一个念头:“能否改进一下引流管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深思熟虑之后,廖美琳大胆提出用细硅胶管取代旧式的粗引流管,尽管她明白“成功了,是掌声;失败了,可能就是责备”,但她更坚信“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放弃奋斗,医生应该有勇气闯禁区”。事实证明勇敢的尝试是值得的,在应用细硅胶管实现持续引流,并辅以药物注入治疗后,疗效显著,病人的生命质量明显提高,此前一些医学权威认为“胸水不治”的观点被彻底推翻。
二、做研究型医生
1983年,通过几年见缝插针的英语学习,原本学俄文的廖美琳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通过了WHO考试,前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进修。在那里,她看到医生们不仅做临床工作,为了提高以后的治疗质量还要做课题研究,这给了她触动,她开始向往做一名“研究型”的临床医生。在McMaster大学,廖美琳学习了临床流行病学,并对随机对照研究有了深刻理解,这开启了她日后做各种研究课题的大门。在加拿大学到的先进的科学知识使她知道了怎样做课题,回国后,她将所学快速应用到了肺癌的研究中,参加了国际间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随机研究。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廖美琳及其同事就开始了肺癌多学科治疗。1970年,廖美琳所在的胸科医院将肺结核病房让了出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肺癌化疗专业病房,内科、外科、药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开始一起讨论肺癌病人应该怎么用药、怎么治疗。药物研究所的人讲药物的基础知识,内外科的人提出用药和治疗意见,这就是最早的肺癌多学科治疗雏形。而这项国际间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随机研究则确立了这一萌芽的正确性。这项研究在当时受到很大的阻力,这是由于该研究要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的治疗方法和新疗法,但在病人看来,这简直就像是动物实验,跟道德相违背。尽管人们的不理解和不配合使廖美琳有些害怕,但她知道这种临床试验事实上是推动治疗方法改进的工具,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病人,于是她顶住压力,坚持将试验进行了下去。1987年,他们发表了中国第一篇小细胞肺癌的论文,报告了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前瞻性研究结果,使小细胞肺癌摆脱了以往“不能手术”的金科玉律,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0~10%提高到36.3%,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好评。从那以后,廖美琳相继开展了几十项国际间研究,特别是最近几年,国际间研究的数量大大增加。
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与期别显著相关,发现得越早意味着预后越好。早在20世纪80年代,廖美琳就在上海市卫生局的主持下开展了肺癌早发现研究。当时的中国,科学知识还没有得到普及,普通老百姓对所谓肺癌筛查和研究闻所未闻,更谈不上理解,尤其一个“癌”字更使人们反感,廖美琳和同事们每次都要到街道挨家挨户做动员才能使人们接受检查。她和同事们对1万多病人随访了三年,期间他们查出了8例早期肺癌,发表了中国第一篇肺癌高危人群的论文。那8个幸运地通过筛查被检出肺癌的人,接受了手术,生存时间得以延长。
这些课题的研究时间大都跨越了好几年,廖美琳坦言,开展这种较长时间的研究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繁忙,这里的寂寞指的不是人寂寞,而是长时间看不到结果的那种寂寞。
1980年至今,廖美琳教授负责的课题研究多达50余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20余项,国内研究30余项,为广大肺癌病人提供了最新治疗的机会。
三、善于发现问题
廖美琳的很多研究想法来源于查房。查房时,她往往会发现问题,进而付诸于研究。
每每看到病人肿瘤没有增大,但整体情况不好,或者病人对化疗反应非常严重,廖美琳就想“这样的生活质量可不行,怎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她不支持“好死不如赖活着”,她想要让病人生活得有质量。廖美琳一向有看文献的习惯,20世纪80年代,她在国外文献上看到了“quality of life”(生活质量)相关的文章,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此后她就针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针对生存质量,她还倡导“把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根治或带癌生存”的崭新理念。
在工作中,廖美琳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患者肺部很小的结节是不是癌?这些结节周围一些更小的5mm以下的结节是不是癌?该如何诊断、如何治疗?一开始,廖美琳并不确定这些结节的性质,但经过长期随访后她发现,很多这种结节会发展为肺癌。经过查阅文献,廖美琳发现这类病变早在1999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是肺腺癌的前期病变。这一癌前病变如能被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患者预后将大为改善,然而,在我国,AAH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此后,为了引起尚不了解AAH的国内医生对这一癌前病变的认识和重视,廖美琳写了关于AAH的文章,并在开学术年会时宣讲AAH,做了很多努力。
四、关注女性肺癌
20世纪80年代,在廖美琳开展肺癌早发现研究的那个时候,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界定是“抽烟”“男性”,而现在“女性不能再排除在高危人群之外了”,廖教授补充道。
近年,女性肺癌发病有上升趋势,以2000年~2005年为例,女性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30.5%。在临床上注意到这一趋势后,廖美琳又向女性肺癌研究发起了攻坚战。2006年,她的一篇《中国上海人群女性肺癌的发病和时间趋势及生存时间》获得了当年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的论文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数年空缺的状况。廖教授说:“充足的数据可以说明几个情况:一是中国女性肺癌比例明显高于欧洲等西方国家,二是上海女性肺癌发病率属全球高发病率行列,三是肺癌确诊时女性晚期多于男性。”而且,“同样因素刺激下(比如抽烟),女性更容易罹患肺癌”,她说。正因为如此,只要谈及肺癌防治,从事肺癌研究几十年的廖美琳就会把“戒烟”二字放在首位。
五、谱医患和谐篇章
作为有着一连串头衔的业内专家,廖美琳教授非常忙碌,门诊、查房、会诊、会议以及各种紧急任务、临时任务,使她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繁忙的工作,不规律的进食和无法兑现的休息,使她患上了胃病。尽管胃痛发作时难以忍耐,但她还是坚持在医生的岗位,依然早出晚归,奋战在临床第一线。医院考虑到她的健康,给她的门诊限定了号额,但为了照顾那些远道而来的病人,原本只有一个上午的门诊常常被她拖到下午;不少外地病人因家境困难又人生地不熟,手足无措的时候,廖教授还主动为他们提供住院等信息,热心地对这些病人“负责到底”。
廖美琳教授为病人的付出也使她赢得了病人的尊重。曾经有一位香港某公司董事长的父亲身患肺癌住进了上海市胸科医院肺内科,术后老人出现了严重的呼吸衰竭,廖教授会同胸外科、麻醉科主持抢救工作,日以继夜地抢救守护,连续4次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病人。为表达感激之情,这位董事长向上海市胸科医院捐赠了价值2万美元的设备,同时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设立了“优秀医务人员奖”以鼓励像廖教授那样敬业执著、医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还有一位来自福建厦门的患者,为感谢廖教授的救治,并支持医院科研创新,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向上海市胸科医院捐赠了百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医务人员奖励基金。
廖美琳常说:“医生永远要把病人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思想得益于她的老师吴善芳教授。那是廖美琳刚进入临床不久,病房里住进一名肺结核病人,因严重缺乏营养,病人骨瘦如柴。术后,当这位病人睁开双眼时,却意外地发现桌上多了一碗浓浓的罗宋汤,里面还有当时相当紧缺的牛肉。后来得知,这碗罗宋汤就是吴教授亲自为病人熬的。吴教授给病人熬汤的事,使廖美琳将“为病人服务”这几个字深深印入了脑海,并贯穿于她日后的临床工作中。
六、培养人才
从1970年的肺癌化疗专业病房,到现在的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规模的扩大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补充,作为领头人的廖美琳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尽管已是“奔八”之年,但廖美琳教授对于带教依然有三个“坚持”:坚持每周的病房带教查房,在查房时,以她丰富的学识素养,为年轻医师仔细讲解具体临床问题;坚持参与科室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为年轻医师剖析难点,开发思路,引导他们深入探索医学奥秘;坚持每周科室内的课题研讨,亲自为青年医师修改论文、提供资料和数据,带领他们走上一条规范严谨的科研道路。
此外,她还为后辈们搭建了绝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国际肺癌论坛”,通过举办论坛汇集各国肺部肿瘤学精英,既加强了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推进了中国临床肿瘤学研究与国际的接轨,又为年轻医师拓宽了眼界,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平台。平日,廖教授还利用各种渠道,选送中青年医师出国进修深造,她甘当人梯,支持和培养青年骨干走上管理岗位。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上海市胸科医院有6名中青年医务人员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医苑新星”、“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还各有1人获得上海市医学“领军人物”和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医师最高荣誉“银蛇奖”提名。
在她的带领下,建成了一支多学科诊治肺部肿瘤的专业队伍,使肺癌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力量不断强大,专业领域不断拓展,而最终这些都体现为了病人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