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寻根(下)
蒲州梆子,山西省临汾市、运城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二、运城感受
从 北京坐火车用时17个多小时,行程800多公里,来到运城,下车一看感觉还在京城,一样的高楼大厦,一样的车水马龙,一样的繁华街巷,一样的到处都在修路盖楼,如果跟年青人说上几句,标准的普通话会让你觉得没出京城。自打出生就没回过老家的我们,半个多世纪,很远,很近。
居:
宏大豪放的住宅
安居乐业,居为首。安泰之居、勤合兴家,天道酬勤,家和万事兴,...........家家红漆大门上的牌匾都是励志名言。走街串巷拍了一些照片,我喜欢寻百姓家院落那高大的门楼红漆大门,仔细研究原来是铁制的,惊叹那足有两层楼高的大门怎么开启,原来上面是开了小门的,平时出入很方便的。家家不是两层就是三层,就那么几口人打着滚儿都住的开,三姑家的院子足有一亩多地,开工厂都行,再盖一处院子也是绰绰有余的,同事看了说可以跟天安门广场比美了。住的那么宽敞让我们垂涎欲滴,叔伯弟说:下次来带上全家,谁家都住的下的。看了老房子没人住就那么荒着,觉得十分可惜,姐妹一时有了打算,咱俩把这儿拾掇拾掇没事住住,养些花草树木多好。
老宅一直没人住,收拾收拾住下,种果树,养蜂好啦。
北京人的生活水平全让“平米”给弄下去了,没有“平米”的苦挣苦拼,有了“平米”的苦拽苦熬挣了工资全都还贷款了,而居住在三四线的小城运城则不然,小两口月薪5千攒钱买房不是神话,而且再买个7、8万的小车也是可以实现的,叔家四个子女个个都有自己的房子,住的也十分宽敞,一般楼房百多平也就二三十万,盖个院子买上三分地,前几年十几万也就搞定了。亲戚们家里都不缺房住的,一家养三个儿子一人一套,老俩住一套还能出租一套,学校还给配了一套房住着,我们这里怎么比得了,别说三个儿子一个儿子都嫌多,最好是养个女儿嫁出去好了。没房住成了抹不去的心结。去了堂弟家住的盐湖边钟楼小区,让我和妹羡慕的不行,才30几万住100多平的大房子,而且房高3米采光特好,明厨明卫,交通购物都很方便,这样的新房子在北京四五环也要买到四五万,五六万呀。在火车上与同行的运城人聊到房子,人家开玩笑说:运城的房子最好装上轱辘拉到北京来住好了。有个铁路上的小伙子说,把北京的一套房买了,到运城可以至少买上七八套大房子。可真正的北京人谁又能那么做呢,住那儿在哪儿上班呢。说说而已。北京人的幸福指数全让高房价给拉下去了,而运城人的日子因为合适的房价却过得十分安逸舒适放松。您想挣的不比北京人少,房价也就是北京的房价的一成或不足一成怎能不安逸舒心。就连吃的用的相比北京也要便宜实惠,铺面房租便宜耶,所以成本就下来了。运城住房的宽裕,让我们这北京大城市来的,见过大世面的,反倒看上去显得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处处稀罕的不行,自惭行愧。
二爷三姑家的院子堪比天安门广场
现代住宅钟楼小区
尽管运城这么安逸好过,但年青人还是住北京跑,“十一”长假在北京工作的年青人纷纷回家探亲,搞的火车票超级难买,我们的往返票还是孩子在网上提前抢着订下的。车上遇到的年青人多是在北京做事的,有搞金融的,有搞外事工作的,北京的上赶着在运城招工招去的。我们搞不懂:运城不是挺好的吗,干吗不在家守着爸妈,人家女孩说:运城太安逸了,还是想趁年轻闯闯,好么,闯闯,租房吃饭都很贵哟,都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了,考虑到成家,男孩子的父母都是在家备好了房子的。北京这么拥挤北京人这么奔波,但叔伯家的子女还在教育自己的后代说,好好读书将来考到北京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年爸和叔也不是读书读到北京来了吗。老家上郭庄北陈村你的后代离你已是渐行渐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你只是作为根留在那里,成了永久的纪念。
行:
哇塞,车怎么停这儿了,我和妹都以为车出了什么情况,不是的,是在等弟媳,刚好在车上看到坐在出租车里的媳妇,马上通话联系,车就停在了机动车道边上了,这在北京绝对不成,后边的车要堵成一片的,罚款,扣分,学习,交警会过来给你安排一下的。怎么,出租车可以逆行,我们再次发出疑问。巧了,我们准备打车去吃饭,叫到的车正好认识,车上还带了一个人,司机逆行调头,我们上了车,疑惑地问:这行吗,没事的没事的,人家一派坦然。据说城里也是有交警管的,这儿还不算城里吗,人也不少,车也不少,大概在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大街的南风广场一带才会有人管的了。
此行不像是去天津可以自己坐个公交车、地铁的,所有出行都是叔伯兄弟安排好了的,自家的兄弟开了车来接送,方便的很,在这样的小城开车出行是很方便的,一般人家买辆车都是可以承受的,买车方便,开车方便,利用率高,不像北京买车要摇号到猴年马月,买了车就加入到了塞车大军,还要分单双号限行,亲戚们开玩笑说,到这儿买车,开到北京去。除了轿车面包车,家家常备的是电动车,到人家公园、商场门口一看存的都是电动车,北京还是以自行车为主的,电动车丢的太历害,有些地方还不让骑。这里可以随便骑,但安全也是第一位的,有些不爽,晚上去吃饭在餐馆前小妹的电动车丢了,让人家给偷跑了,好心疼啊,一个月的工资哟,哥哥把自己的车让给妹骑上回家。
此次外出游玩全靠这三辆车了。
运城机场
说到行,北京到运城还可以选择坐飞机,1小时45分钟就可以到达。在运城我们参观了运城机场,人好少,有些冷清,亲戚说来这坐飞机的多是商人,做买卖时间就是金钱,再说人家不缺钱,又快又舒服何乐而不为。据说2014年这里就要开通高铁了,以后又多了一个选择,6个多小时就到了,半天的时间也算快了许多。回想过去妈说爷来北京那会儿坐火车要两天两宿呢。而我们此次晚上5点多坐上火车到第二天快10点了才到也是坐了一宿,没办法只有这一趟车次。
人:
家族的气质:执着、勤俭、好学、思变、孝善、和睦 。
听着他们常常挂在口头上的话语,就给人一种黄土地的感觉,实在、厚道 。好!好!能行能行!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没有事!那种乡音土话独特的韵律听着就让人心里那么舒坦踏实。回老家这见天,我们得到了叔家以及家亲兄弟姐妹的许多帮助和陪伴,每一次出行都是他们开上车陪我们一同到到达目的地,买票,买水,请讲解,帮我们背包,每天的行程安排的合理紧凑,游玩之后安排好就餐,一家人在一起吃个便饭,品尝当地美食,边吃边聊,其乐融融。没有众多家亲的帮助我们此行就不会住的那么舒适,玩的那么痛快,吃的那么可口,相比那种商业味十足的跟团游,哪里可以享受到如此人情味的深度游,有祖辈亲戚在,旅游才更有灵性,此行让我们姐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和亲切。感谢,再次感谢。
勤和兴家、孝善作人。
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啧啧称赞:你看人家,早上5点多就起床做事从不睡懒觉,晚上也是早早熄灯睡下没有拉晚儿看电视玩电脑的习惯。你看人家对父母的爱那是真真切切的,早起为父母做好一碗蛋花汤,一会儿又端上早餐,顿顿饭要端给父母先吃,走路要搀扶,坐下手拉着手,(几次欲拍照,几次又不忍打搅了那温馨的一幕)。你看叔婶并肩坐下,叔用手抚着婶的肩,婶微笑着看着大家,一同走过五十余载,养育过6个子女(2名早逝),经历了许多风雨,相濡以沫,恩爱如初。你看人家的小两口子,一个打里,一个打外,配合默契,孝敬老人,抚育孩子,夫妻相爱。你看人家这里的亲戚如此亲近,一祖之曾孙还走动的十分热乎,年节生日大事小情都有来往和照应。这样的日子能不红火。真真正正的勤和兴家、安泰之居。
听叔叔讲当年:那么多人都被打成右派。叔叔又即兴说了几名俄语和英语。
舜帝陵庙:这里曾是一所中学,叔叔在这里教了十多年英语,2002年10月修建舜帝庙,学校搬迁。
天道酬勤。
据我所知,曾祖后代,爷当年是村里坐拥600多亩地的地主,叔就读北京俄语学院(后合并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回山西在中学教书,父亲就读山西大学进京做公安工作,将家安在北京。如今运城一祖之曾孙辈的有务农养蜂种果树的,有在城里学校经营食堂的,有做煤生意的,有搞房地产的,有开过饭馆的,有在医院当医生的,有在铁路上做领导的,有踏踏实实在企事业做工的,.........还有第五代人,学习名列前茅,家家安居乐业,日子过的不亦乐乎。用家亲弟兄的一名话来表达,那就是:早早起来做事情,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劲。是啊春风得意马蹄疾。
吃:
叔婶的早餐,我们吃着也非常适口。
粥店里的凉菜
靓汤、小凉菜
山西人以面食当家,从叔家饮食看,几乎顿顿离不开馍(馒头)、小凉菜和汤,即便吃面条也要上馍的,人家说光吃面不饱。小凉菜顿顿有,有点酸有点辣,不很咸,各种菜丝切的细细的,十分开胃爽口。见过菜汤但没见过大米汤、小米汤、玉米面汤、白面汤。这是粥吗,不是,盛在碗里是看不见米的,米很少,喝的就是个汤,玉米面汤也是稀稀的,稀的能照见影子。呀,面汤原来可以这样做的,这不是煮面剩下的面汤,是特意在水里洒了干面做的,稀稀的面汤里打个鸡蛋花也不放盐,他们喝的起劲,我们老姐俩也能接受。从养生的角度讲,早起,要先喝一大杯白开水,可一般是喝不下去的,要是喝汤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接受。叔婶早上5点多起床先喝一碗蛋花汤,然后晨练,6、7点钟才吃早餐的。馍、小凉菜和汤,北京人讲话这样吃的入道受用。一天外出走了诸多景点,中午又吃了羊腿羊泡,很是口渴叫水,回去叔家已备好放了绿豆和小米做的汤,我喝了一大碗,又盛了一碗喝到一半还嫌不解渴,找来暖壶倒上开水又对了一碗,全部喝下才觉解渴,这下我才知道汤的好处了,那天喝了太多的汤,没想到当晚安排就餐是去喝粥,汤和粥来了个大撞车,那么多品种的粥,哪儿有肚子去盛,吃些小凉菜好了。
实惠的涮羊肉
自选品种多样的小凉菜
没见过那一根挑起来老长的炸麻花也是可以泡的。
羊泡、胡卜、酸汤面
从永济翻回头来往南赶去解州参观关帝庙,已经是下午3点左右了,大家饥肠辘辘,又渴又饿,下了车直奔有名的解州王剑泡馍店,落坐之后,烤羊腿,小凉菜、凉面,馍、羊汤纷纷端上,哪一样都吃得非常入口入胃,名不虚传,没见过那一根挑起来老长的炸麻花也是可以泡的,让我和妹好是新奇,这道美食端上来之后,我们已经吃的很饱了。
来运城,街头的小吃我们是无暇品尝的了,每一顿饭都是安排好了的,上午去了机场等地,下午还要去盐湖周边转转,中午找了家胡卜馆简单就餐,什么叫胡卜,端上来才知道,有点像北京的烩饼,但汤要多些,也可以把它比作羊泡的另类,只不过羊汤泡的是饼丝,味道鲜美连汤带饭吃得很舒服,妹要了一小碗酸汤面尝了尝也非常入味爽口,连连称赞这样好吃的面在北京小饭馆还没吃到过。
想吃酥梨自己摘
窑洞的大缸里放的是新鲜的蜂蜜
冬枣、酥梨、蜂蜜水
到祖藉地老村走访,第一站来到喜哥家,然后去了三姑、四姑家,人家用大冬枣、酥梨、蜂蜜水来招待我们,没吃过这么脆这么甜的大冬枣,这样的枣在北京冬天要卖到50元一斤,还有那酥梨,皮薄,肉细,核小,水多,甘甜,连我这个不爱吃梨的人也吃上了口。自家酿的鲜蜂蜜兑在大碗里端着喝,一股清香甜蜜涌上心头。开车到地里,枣熟了都掉在地上,梨熟了渴了就摘下来吃,那片丰收的土地,爷奶的坟就在那儿,方圆几百亩曾是祖上置下的产业,如今依旧是福荫后人。
吃着还拿着:闻喜饼、大枣、核桃
如今各地的特产在北京或是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吃到,但家祖当地的特产还是头一回亲自带回家品尝。临行前,婶儿郑重地说,你俩过来一下,这些核桃大枣你们带走些。当晚,我在叔家电脑上考照片,妹去收拾东西,想着轻装上阵,东西塞了又塞,还有当地的月饼和闻喜饼,还有车上吃的水果等等,加上衣物两个大包两个小包。满载旅行的收获回到了北京。
来运城看到的人个个精神气十足,北京人常挂在嘴边的什么压力呀、郁闷呀,没听到谁说过。听到的是一个又一个喜讯,感受到的是一个又个的温暖,我们姐俩看过听过,说的最多的是:“真好”!“真好”!“真好”!是啊,大房子真好,生意真好,工作真好,收成真好,孩子学习真好,老人身体真好,夫妻感情真好,亲戚们走动的真好,日子过的真好,还有什么能比“真好”两个字更能准确地表达我们到此一游的心情呢。“真好”!“真好”!回到家,我们也是这样兴奋地告诉我们的老妈和家人的。想想父亲若是在世,若是健康,听到,看到家乡的变化,也会提笔写上一段小诗发发感慨的。
后记:离家几日,见到孙女感到又长大了,说的话又多了,而且也懂事了,平时粘着奶奶,一会儿看不见都不行,奶奶出远门真的不在家,这几日竟跟着爷爷睡了,早上上幼儿园穿衣服也不那么费劲了, 我早上到家,妈妈给穿的衣服,然后跟着爸爸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了。看来地球没谁都转。
别看退休了,但时间还总是不够用,这小文断断续续写了三周了,今天才算搞定。外出旅游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去之前要做功课,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到了目的地又激动兴奋的不成,一饱眼福、一饱口福,用一双眼一双耳一双腿去感受实践好了,返程回家还是回味无穷,整整照片,写写小文,聊聊见闻,又是反复回味、学习、消化、分享的过程。怨不得现在人生活好了都迷上外出旅游。值得,太值得了。
2013年10月30日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片。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