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天才少年,一生只画一幅画,火了一千年

2017年9月15号,故宫人头攒动,人们排队四五个小时,只为目睹一眼18岁少年遗作的真容。

工作人员正小心翼翼展开画卷

因为这幅画能够展出太难得了,故宫百年来仅仅展出4次。错过,有可能就是一生。

因此直到展期结束,画作要退回库的时候,观众还一直排队到夜里12点···

能让观众如此痴迷的,便是《千里江山图》,而《千里江山图》背后的故事又太过传奇。

《千里江山图》全卷长1191.5cm

公元1113年4月,18岁的画师王希孟日以继夜,只为完成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为老师献画。

他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爱文艺胜过爱江山的皇帝宋徽宗。

为广揽天下文艺青年,宋徽宗还成立宫廷画院,用“艺考”的形式广招绘画人才,他亲自出题:“踏花归去马蹄香” “深山藏古寺”。一时难倒众人。

《听琴图》局部,

由宋徽宗创作,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彼时十几岁的毛孩子王希孟也参加了选拔,然而不幸落选,但宋徽宗慧眼识珠,觉得他极具天赋,于是“破格”将其招致麾下,亲自指点王希孟作画。

画院绘画现场

及至18岁,王希孟决定向他的老师献画,呕心沥血大半年,画作《千里江山图》终于完成。

《千里江山图》局部

随着画卷徐徐展开,宋徽宗龙颜大悦,只见画上山峰起伏、江河浩淼,山村野市、渔艇客舟点缀其间,远山近水,一笔一画均无败笔。

树叶有明暗深浅

长桥河水有起伏波澜

人物穿插活跃于画间

或休闲娱乐,或躬耕劳作

每一个细节都暗藏玄机,船上的渔夫虽面目不清,但撒网的形态是如此细腻。

甚至连载货量不同的船,吃水深度不同的细节都描绘出来。

整幅画作气势连贯,绵延不绝。真可谓“咫尺有千里,细看有生趣。”

作为文艺圈的大佬,宋徽宗什么名家画作没见过,但看了徒弟这幅画,他还是被深深折服了。

这不就是他理想中的锦绣河山吗?真乃中国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千里江山图》,藏于故宫博物院。

全卷纵51.5cm,横近12米

有着“北宋第一书法家”之称的宰相蔡京,看完画卷也是赞叹不绝,于是宋徽宗一高兴,就将《千里江山图》赏赐给蔡京。

“大宋第一书法家,配大宋第一江山图,绝!”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现今《千里江山图》上那段蔡京的题跋,还原了当时王希梦作画的背景。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千里江山图》上的蔡京题跋

而这,也是王希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长卷中,虽然蔡京是个奸臣,但没有他这段题跋,历史上这位天才少年恐怕就会永远蒙尘。

史料中没有关于王希孟的记载,而他也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画卷中,希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

献画后,王希孟销声匿迹,去向至今成谜。据说他于20岁猝然离世,有人猜测他是因为这幅画作,伤身过度导致早逝。

王希梦 像,苏文画

想必,当初宋徽宗看着爱徒的画作,希冀大宋像这《千里江山图》里描绘的一般,锦绣河山,绵延不绝。

奈何十三年后,靖康之乱,沉迷艺术、疏于政务的宋徽宗并未保住江山,成了金人的阶下囚。

而奸臣蔡京也被贬流放,饿死于潭州崇教寺。山河破碎,雨打浮萍,唯有这幅画作流传下来,令人不胜唏嘘···

《千里江山图》局部

后人在品评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赞叹:十八岁是一个画师的黄金时代,大几岁心力不足,小几岁经验不丰,大几岁,小几岁,都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陈丹青回忆当年去故宫观赏这幅画时的状态:“我把脑袋抵在展柜的玻璃上看,看得像个傻子一样。”

“人在18岁的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这就是他的天赋。”

遗憾的是,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千里江山图》的每次展出都极为难得。建国以来,仅2017年一次以全卷形式展出。

又因以蚕丝为载体,使用矿物颜料,历经千年之后,只要打开画卷,就容易损伤画作原貌,美丽而脆弱

《千里江山图》所用矿物颜料

幸运的话,一辈子能看到一次;而大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缘得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