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为何如此落魄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有两大高峰:一是李白,一是杜甫。
李白是众所周知的"诗仙",仿佛天上的日月星辰、白云飞鸟,飘逸浪漫;
杜甫是脍炙人口的"诗圣",好像地上的山川沟壑、江海湖泊,沉郁顿挫。
两个人各有特色,各有诗作风格。但今天,我们只聊聊诗圣杜甫坎坷不平的生平。
其实,杜甫青少年时家庭环境优越,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他家世显赫,京兆杜氏,那可是北方有名的大士族。
远祖是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为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
当时的少年杜甫是幸运的,他出身好,起点高,更重要的是有天赋。
他自小好学,七岁就能写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在那些懵懂稚子还在撒尿和泥玩儿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建设的自己的三观了。
杜甫七岁就自比凤凰,似乎比李白还狂。不过他的骄傲是隐藏起来的,后来变成了傲意,再最后,变成了傲骨。
这一阶段,他和李白非常相似,一样的潇洒,一样的豪放。
但他和李白不同的是,李白崇尚道家学说,杜甫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儒家主义者。
儒生们信仰什么呢——除非碰到暴虐的君主,一定要积极入仕,辅佐明君,服务百姓。
杜甫跟其他读书人一样,将做官当成了人生唯一追求,他完全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条坎坷路,不归路。这也为他晚年郁郁而终而埋下了伏笔。
开元二十四年(735年),23岁的杜甫参加全国统一科举考试,那是他的第一次,结果很残酷:落榜!
公元747年,唐玄宗下令,天下人才入京赴试,35岁的杜甫找来历年考题,好好做了一番准备,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只是因为当时的宰相李林甫,要营造一种"明君治下,野无遗贤"的假象。
杜甫气的路都走不稳,他受不了,要离开长安。
转眼到了40岁,杜甫仍然一事无成。
直至晚年,杜甫还辗转流离,居无定所,甚是悲惨,变成少陵野老。
就他个人来说,这样的经历是痛苦的;但是对后人来说,他的经历却是伟大的。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没有在命运的苛难下迷茫。
铸造他的,既有大时代的悲凉,又何尝不是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当他在苦难中一点一点的为百姓代言时,他的精神已然万古长存。
我们敬佩杜老这种在苦难中不放弃的人,依旧心怀天下与百姓,杜甫不愧是"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