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唐诗解读——杜甫之《戏为六绝句》(下)

其一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其三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其四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其五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其六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注:

意纵横:意境纵横开阔。

嗤:嗤笑、嘲笑。

尔曹:你们这些人。

操翰墨:拿起诗笔。

龙文、虎脊:均为骏马之名,诗中用来比喻四杰的才华。

历块过都:形容马速之迅速,比喻四杰创作才思敏捷。

翡翠兰苕:比喻华美的词采。

鲸鱼碧海:比喻雄壮的笔力。

窃攀:努力高攀。

更勿疑:因轻薄辈往往无自知之明,所以诗人在诗中郑重他们自己未及前贤,应该对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意谓因袭成风。

裁:淘汰、剔除。

轻益多师:向不同的老师学习和取法。

解读:

后三首由诗歌史上个案的剖析和对当时流行观点的批判上升到了理论高度,其中最核心的结论就是“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而真正要做到这几点,诗人认为应该处理几种关系。

一是古今关系。在中国文学观念,一直都存在着厚古薄今的传统,杜甫所处的时代更是如此。当时的人们对于庾信、初唐四杰的嘲讽主要因为他们是今人,既然是今人,也自然远不如汉魏时期的古人,更别说更久之前的古人了。但杜甫却提出了“不薄今人爱古人”的鲜明观点,认为对于前代文学遗产要关于继承,同时对当代人的优点也要虚心吸收。这一观点在杜甫的时代被提出实属难得可贵。直到清代赵翼将杜甫一观点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发出了呼喊——“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工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并将李白杜甫与同时期吴梅村、查慎行并列,认为他们都是著名诗人。

二是要处理好不同风格之间的关系。杜甫认为庾信、初唐四杰等今人的文学创作中存在“清词丽句”不能忽略,不仅如此,诗人还认为对于六朝文学遗产也要继承和学习,对于六朝文学中的“清丽词句”,诗人认为须以“碧海掣鲸”的恢弘气势济之,方能实现对前人的超越,并在此基础上,杜甫提出了“窃攀屈宋宜方驾”的主张,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对待文学遗产,诗人认为应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为今人所用。

三是创造与因袭的关系。诗中提出“递相祖述”就是对因袭成风的批判,正是这种风气的弥漫,才造成了诗坛上“未及前贤”的现象比比皆是。所谓“伪体”指那些一味拟古因袭,没有创新和生气的作品,在诗人的眼里,是必须加以“别裁”的。

这三种关系集中体现了杜甫的艺术观点,就是必须做到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转益多师”,推陈出新,将艺术修养建立在博大精深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美的艺术形式和好的思想内容实现很好地统一,最终终创造出近于风雅的作品,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引他人的观点,认为“六诗使为诗学指南。趋今议古,世世相同,惟大家持论极平,著眼极正。”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