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在泉州   烟火气在泉州

一、侨批在泉州

“批”是闽南方言对“信”的发音、称呼。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或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是一种“信款合一”的函件。

福建泉州是我国的著名侨乡,华侨遍布东南亚乃至世界。早年,泉州的华侨先辈们为生活所迫或为逃避战乱,泛海南渡,前往东南亚或其它国家谋求生存发展,他们胆大心细、敢于冒险,刻苦耐劳、克勤克俭,奋斗拼搏、遵守信约,将积蓄下来的血汗钱寄回家乡,赡养父母妻儿家人族人,扶贫济困捐资家乡公益事业,积攒家庭财富以期早日荣归故里与亲人相聚。

侨批最早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基本消失于20世纪70年代。

2010年,“侨批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2年,“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3年,由广东福建两省联袂申报的“侨批档案”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咨询委员会第11次评审会议审议,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批“侨批档案”共约17万份。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一封封侨批,饱含了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的家国情怀,见证了“烽火连三月”的过往历史,蕴含着“家书抵万金”的泛黄故事。“侨批档案”真实记载了19世纪以来华侨华人迁徙、生存、创业和发展的历程,是华侨华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是侨乡特有的关乎海外交通史、国际移民史、华侨兴衰史的历史产物,是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2021年10月14日,泉州市侨批馆正式挂牌开馆,由位于中山中路345号的陈光纯故居改造而成。

二、中山中路345号

陈光纯先生是著名的泉州籍旅菲华侨,其故居于1921年兴建,那是一幢三层红砖洋楼,是泉州近代早期番仔楼的典型代表。

这个345号院是我打小儿生活的大院。大院其实不大,但在我童年的眼里和心里,大院很大,是乐园般的存在。院里有几幢华侨富商留下的闽南红砖砌就的骑楼建筑,院子里铺满长条青石板,有水井,有排水明沟;院里留出一块土地种植了桂花树、葡萄树,放养了鸡鸭,最偏僻的角落里圈养了猪,屋后墙根长满深深浅浅的青苔。

大院的生活宁静而踏实、安逸又美好。大院里承载了我和小伙伴们太多的童年欢乐:滚铁圈、跳房子、捉迷藏、在水沟放纸船、脚踩水坑涟漪雨中奔跑、拨弄雨后涌动出土的蚯蚓,合伙爬树手勾藤蔓“偷”摘葡萄、合围追着鸡鸭乱跑、在节节登高的楼梯上比赛跳下的勇气,抢骑稀罕的铁制儿童三轮车兜风,互相起些略损声誉又略感亲切的外号,在消夏的晚上观看邻居专业演奏萨克斯管黑管,停电的夜晚在院子里坐在小板凳上听讲鬼故事,夏天里放桶到井下冰镇西瓜,冬日里打上温暖的井水洗衣服,假日里登上楼顶平台赏日月星辰,偶尔踩着自家房顶的瓦片翻越到别人家的屋顶临风观景……昔日大人在楼上窗口冲着大院玩耍的孩子们宠溺地呼喊“回家吃饭喽”,单是这一声便已然长留心间,最是温暖了我们一辈子的回忆。

三、烟火气在泉州

中山中路345号大院的入口连着一条10米长的胡同,出了胡同就是往日最气派、最繁华的中山路。胡同的马路对面是基督教泉南堂教堂,前身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施琅的后花园。教堂在当地有些名气,周末总会有远近的信徒进去做礼拜。印象中,那个年代,他们是在社会异样的目光中执守他们的初心。
      中山中路的地标性建筑是罗马式白色钟楼,矗立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十分简洁醒目,成为四方民众可以仰视以及对标方位、对表的地方。

站在白色钟楼上向西望去,一眼就能看到开元寺双塔。开元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古刹,开元寺双塔建于宋代,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民国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他生命最沉静也最巅峰的14年选择留在泉州,圆寂于开元寺,留下“悲喜交集”的遗言。

中山中路,顾名思义,位于中山路中心地段。

中山路是泉州老城区最著名的街道,贯穿古城南北,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沿街两旁的廊柱式骑楼连排建筑长达二公里多,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整条中山路,无论是晨光里还是夕阳下,都散发着各种宗教的清静修为和待人接物的安宁,流淌着市井文化的喧嚣热烈和有序繁华的嘈杂,满含着人间烟火的温馨与富足。

为此,泉州籍诗人舒婷写道: “傍晚,趿拖鞋摇葵扇,逶迤两三步去东西塔下纳凉。凉茶摊,扁食担,碧绿的盐水桃儿,浇了红糖浆的热豆花三分钱一碗。好时光哪!”

泉州籍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曾感慨道:“一个人,不离开家乡不知道家的可爱。”

泉州籍全球顶级烟花大师蔡国强,在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29个巨大的“烟花脚印”,沿着北京城的中轴线一步步绽放着踏过北京上空走向鸟巢主会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炸出了惊艳。蔡国強是我母亲的四舅妈的儿子的女婿,他并不认识我家的人。

泉州地方不算大,泉州的世界很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