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篇】回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学校,有侬的母校伐?(增补第二版)
静安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分别与6个区接壤。东临成都北路,与黄浦区为邻;西以镇宁路、万航渡路、武定西路、江苏路、长宁路,与长宁区交界;南沿延安中路、陕西南路、长乐路,与卢湾区和徐汇区衔接;北至安远路、长寿路,与普陀区毗连,隔苏州河与闸北区相望。1992年,全区面积7.62平方公里,人口44.15万人。
1992年,静安区有中等学校29所(含职业学校),学生24092人;小学52所,学生39700人;幼儿园117所,幼儿16979人;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工读学校各1所;区少年宫、区青少年科技指导站各1所,少年之家6所;各级各类成人学校71所;区教育学院1所;另有市属中专1所,中师1所,职工中专8所,技工学校15所,全日制高等院校3所,职工大学、夜大学13所。
1988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市长朱镕基为武定街道伤残儿童寄托所所长潘槿等颁发'六一'育苗奖
大王庙栖流公所附设义学1所。
邑人陆文麓等创办和安小学堂(今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系境内新式学校之始。嗣后,又陆续创办育才公学、上海幼稚院、平民女校、上海胎产女学校、中华法政大学等各级各类新式学校。
境内共有中学25所,小学77所,幼稚园(班)48所,职业补习学校30所,高等学校5所,另有外侨子弟学校8所。其中个别由政府主办,少数由教会、工部局主办,大量系私人所办。
境内人口激增,新办中学17所、小学35所、幼稚园(班)20所。邻近战区学校又纷纷迁入,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在境内的集结。
境内有中学59所,其中女子中学20所,占全市之半;小学124所,幼稚园(班)75所,另有民众补习夜校8所。
部分境外迁来的学校返回原地。原被汪伪接收的学校一律改为市立,又新增市立学校6所、私立中学5所、小学27所、附设幼稚园8所。
境内共有中学60所,小学153所,幼稚园(班)80所,中等师范1所,职业技术学校6所,补习学校12所,高等学校10所。
政府接管、整顿、改造各级各类学校。
调整学校发展速度与规模。
试行中、小学《全日制暂行工作条例》,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国家投资新建、重建、扩建校舍19.08万平方米,占上海解放后新建、重建、扩建校舍27.27万平方米的70%。到1992年止,有29所弄堂小学得到改造,占36所应改造小学的81%。
上海市育才中学校址为:山海关路445号。前身是英人嘉道理(Ellis Kadoorie)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育才书社。
民国元年(1912年)迁至山海关路445号,改名为工部局育才公学,以陶伟(K·G·Dowie)为校长,1/3教员为西人。除国文及中国史地外,各科均用英语直接教学。民国28年,始为6年制完全中学。民国32年,汪伪“接管”该校,改为市立。民国34年国民政府接收时,改称上海市市立育才中学。
解放前老师合影
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该校。翌年,始招女生。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市重点中学之一。该校是上海市排球传统项目重点学校。占地面积7326平方米,建筑面积8587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8个,学生1275人,教职员工140人,其中教师96人,含高级教师25人,特级教师1人。
(完)
(完)
(完)
上海市市西中学校址:愚园路404号。民国35年,西侨男女中学停办,校长赵传家奉令组办市立市西中学,留有西籍教员4人。该校倡导“好学力行”,有于右任亲书匾额;办学遵循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知能结合、身体力行及手脑并用诸原则。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该校,校长赵传家留任。
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重点中学之一。该校以田径、足球、垒球见长。占地面积1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98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8个,学生1305人,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6人,含高级教师30人,特级教师1人。
视频:“海派”市西——市西中学70年的行与格
上海市第一中学校址为:常德路964号。前身是民国20年开办的工部局华人女子中学,杨聂灵瑜为第一任校长。民国24年,迁入星加坡路花园(今常德路964号)新校舍。民国32年,汪伪“接管”,改为市立,更名为第一女子中学。民国34年,国民政府接收该校。1949年6月,由市军管会接管,1951年称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1953年,被列为上海市10所重点学校之一。1960年,为区重点中学。1967年,招收男生,改名上海市第一中学。建校伊始,即遵照中国学制,主张“德智体美平衡发展”,手脑并用、家政、艺术与体育形成特色。占地面积9408平方米,建筑面积7834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8个,学生1392人,教职员工143人,其中教师90人,含高级教师29人。
上海市爱国中学校址为:威海路870号。清光绪二十八年,爱国学社于白克路(今凤阳路)登贤里创立女子学堂,未及1月,蔡元培接任总理(校长)。民国16年,改名爱国女子中学。几经迁徙,惨遭淞沪战事两度兵燹,民国27年迁至南洋路(今南阳路)。
1959年,招收男生,改名爱国中学。1980年,与卫星中学(原智仁勇女中)合并,迁入威海路870号。
1990年,被团市委定为“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80年代起被列为市射击传统项目重点学校。占地面积3817平方米,建筑面积4583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14个,学生558人,教职员工94人,其中教师55人,含高级教师4人。
上海市建承中学校址为:成都北路471号。民国28年,戴介民创办华华中学二分校,民国30年,迁至白克路(今凤阳路)598号,正式定名为建承中学。1953年,并入光实中学。1958年,改名成都路第二中学。1985年,为继承革命传统,恢复校名。地址成都北路471号。戴介民提出的办学宗旨是“培植革命青年,探讨改造旧教育之途径”,主张教育民主,自学为主,联系社会;聘请进步学者、作家为学生授课、讲演。民国28年,该校建立中共支部,并为中共地下交通站成批护送干部、军人、进步师生至抗日根据地,派遣70余名中共党员学生至各中学开拓学生民主运动,被誉为中学系统的民主堡垒。该校是市羽毛球传统项目重点学校。占地面积5494平方米,建筑面积4381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17个,学生725人,教职员工151人,其中教师91人,含高级教师5人。
民立中学
上海市民立中学,校址为:威海路414号。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祖籍福建的苏本立、本炎、本铫、本浩昆仲,奉父遗命,在南市安仁里旧居创办民立中学,本炎为经理,本铫任校长。为沪上有名的私立中学之一。1909年迁南市大南门中华路,1937年“八.一三”事变中校舍毁于日军炮火。同年9月暂迁沪西地丰路。1940年2月迁至威海路414号。2004年9月迁至威海路681号。1956年改为公办,更名为“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男女兼收。1959年列为区重点中学。1964年列游泳为重点体育项目。1985年9月,恢复民立中学校名,立“勤学笃行”为新校训。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争中,校舍毁于日军炮火。同年9月,暂迁乌鲁木齐北路。1940年2月,迁入威海路414号。
占地面积6292平方米,建筑面积8066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32个,学生1449人,教职员工151人,其中教师91人。
“六十一中学”校名记忆
培明中学
上海市培明中学,校址为:新闸路1607号。1925年,由许君衡女士在麦根路(原恒丰路桥之东)创办私立女子学校,取名'培明',培明一词自《礼记·中庸》中的语句:'栽者培之,虽愚必明',即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1929年起,学校曾多次搬迁,直至1936年,学校迁入新闸路1607号的南园。1937年'八一三'战争爆发,七月日军强占'南园',培明女中暂迁南阳路上课,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过校方多方面努力,培明女中又迁回'南园'。1956年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培明女中,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完全中学。1969年8月开始男、女兼收,改为培明中学至1983年7月。
1985年8月-1991年7月,培明女中高中部改为培明师范,为静安区小幼教育输送人才。1991年再次男、女兼收,由培明女中改为培明中学。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955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2个,学生990人,教职员工115人,其中教师71人。
华东模范中学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校址为:富民路43号。私立华东模范中学创建于1945年,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为首任校董会主席。1949年初与复夏中学合并,1949年6月上海解放后暂告结束。1953年由广东中学与振德中学合并组建的培群中学,于1956年与育英中学合并组建而成上海市培英初级中学 。1972年与大厦中学合并。1977年两校又分开。同时建成完全中学。1983年8月,华东模范中学在培英中学基础上复校。1994年6月又与爱华中学合并。占地面积7176平方米,建筑面积6405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3个,学生1084人,教职员工118人,其中教师76人。
七一中学
上海市七一中学,校址为:陕西北路461号。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私立崇德女中,1953年由崇德女中、进德女中、晏摩氏女中分部合并为上海市第七女中,1958年改名为七一中学,招收男女学生。
1978年列为静安区重点中学。占地面积6053平方米,建筑面积6988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8个,学生1264人,教职员工136人,其中教师86人。
时代中学
上海市时代中学,校址为:武定路476号。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主教毕夏普在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创办圣芳济学堂。
1884年6月,南浔路校舍建成。1937年,华人部迁址南京东路和孟德兰路(今江阴路)。1939年,圣芳济学院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分部校舍建成。1945年(民国33年),定延安中路福煦坊为学院总部。1947年,更名为上海市私立圣芳济中学。1950年,更名为时代中学。1952年3月,正式定名为私立时代中学,分南校与北校。1952年,招收女生。1953年,改为公立,北校易名为北虹中学。1959年,育材中学、常熟中学相继并入。1960年,东迁,高初中分处南京西路、成都路两处。1966年,迁至武定路476号。
占地面积4023平方米,建筑面积5274平方米。1992年,有班级20个,学生810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教师67人。
五四中学
五四中学,校址为:新闸路1370号。创办于1912年。其前身是大同大学附中二院,后圣约翰大学附中并入,1952年更名为上海市五四中学。
1952年大同大学及其附中二院校门
1992年,有班级28个,其中初中12个,高中12个,预备班4个。学生1197人,其中初中生537人,高中生482人,预备生178人。教职员工139人,其中教师92人。占地面积3234平方米(其中运动场2541平方米),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
一个12岁学生笔下的五四中学校园(1953年)
学校历经百年沧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现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建校百年来,学校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国家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32位两院院士,有国务院原副总理钱其琛,有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有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有清华大学原校长张孝文,有蜚声国际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有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更有一大批闻名海内外的政治家、企业家与学者等等。作为百年名校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将“学术并重,明体达用”作为校训,传承“示青年以正谊,为社会植通才”的办学传统。
1968年初摄于上海五四中学门前
上海市五四中学67届初中二班部分同学在校园内合影(1968年3月,华中兆提供)
新群中学
新群中学,校址为:茂名北路40号。1992年,有班级22个,其中初中12个,高中6个,预备班4个。学生1041人,其中初中生579人,高中生282人,预备生180人。教职员工114人,其中教师79人。占地面积5792平方米(其中运动场3615平方米),建筑面积5559平方米。
新群中学72届1班辞16迎17师生欢聚留影
新群中学75届毕业40周年庆
十一中学
十一中学,校址为:泰兴路275号。1992年,有班级18个,其中初中13个,预备班5个。学生867人,其中初中生632人,预备生235人。教职员工113人,其中教师61人。占地面积4229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093平方米),建筑面积6179平方米。
京西中学
京西中学,校址为:北京西路653号。前身是私立国强中学,公私合营后,由于位于北京西路,改名为京西中学。 1992年,有班级18个,其中初中12个,预备班6个。学生772人,其中初中生533人,预备生239人。教职员工96人,其中教师56人。占地面积3775平方米(其中运动场631平方米),建筑面积5479平方米。
上海市京西中学77届部分同学聚会
培进中学
培进中学,校址为:康定路770号。1925年创办,先后由培成、 协进、锡珍、南屏、交通和胶州合并而成。 创办初期的宗旨为: “教育青年学生,提高女子教育,以上追我国曩代女德之隆,远继欧美各邦女权,不以女性自薄,肩起时代责任。”学校重视英语教学及全面发展,聘请有名望的进步教师巴人、金人等任教,对学生思想影响很大。协进办校宗旨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强调学生健全身心,充实普通智能,养成善良习惯。1992年,有班级21个,其中初中10个,高中7个,预备班4个。学生983人,其中初中生480人,高中生304人,预备生199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教师62人。占地面积6145平方米(其中运动场919平方米),建筑面积6867平方米。
上海市培进中学76届三班2018年迎新春暨763开心乐园建群二周年庆
上海市培进中学72届同学大联欢
江宁中学
江宁中学,校址为:胶州路734号。1992年,有班级18个,其中初中11个,高中3个,预备班4个。学生717人,其中初中生392人,高中生131人,预备生194人。教职员工98人,其中教师57人。占地面积6413平方米(其中运动场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32平方米。
新成中学
新成中学,校址为:延安中路955弄63号。1992年,有班级16个,其中初中12个,高中4个。学生702人,其中初中生536人,高中生166人。教职员工115人,其中教师67人。占地面积9380平方米(其中运动场3672平方米),建筑面积6135平方米。
青峰中学
青峰中学,校址为:愚园路532弄54号。敬业中学有一所姐妹学校,名字是乐群中学。敬业乐群,出自《礼记·学记》古训。因历史原因,敬业仍在南市,乐群迁至北京西路970号,后几经并合,更名为长江中学。1968年暑期,又与延西中学合并迁至愚园路532弄柳林别业,取名青锋中学。后改名为暨光中学。1992年,有班级7个,其中初中7个。学生195人,其中初中生195人。教职员工67人,其中教师32人。占地面积4740平方米(其中运动场2872平方米),建筑面积4262平方米。
长江中学教师集体照
1962年师生合照
瑞金中学
瑞金中学,校址为:大沽路451号。前身为上海女子中学,民国20年由吴志骞创办。以提倡女子职业教育为主旨。校址初在西门文庙路学前街。分高中、初中以及幼稚师范班和成人补习班。民国22年迁斜桥制造局路,增设小学和普通、职业两科。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校舍被毁,民国27年迁大沽路。师生曾组织抗日会,参加救护、宣传等抗日救亡活动。上海解放后,1956年改为公立。1958年改名瑞金中学,兼收男女生。
感谢微信“zdshi”同学提供学生证、成绩单!
1992年,有班级8个,其中初中8个。学生298人,其中初中生298人。教职员工63人,其中教师36人。占地面积3945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43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4平方米。
海防中学
海防中学,校址为:海防路374号。1992年,有班级18个,其中初中13个,预备班5个。学生725人,其中初中生490人,预备生235人。教职员工96人,其中教师63人。占地面积8067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395平方米),建筑面积5985平方米。
武定中学
武定中学,校址为:万航渡路600号。建校于1963年。1992年,有班级14个,其中初中10个,预备班4个。学生561人,其中初中生387人,预备生174人。教职员工80人,其中教师45人。占地面积4237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754平方米),建筑面积3723平方米。
大通中学
大通中学,校址为:大田路351号。1992年,有班级16个,其中初中12个,预备班4个。学生654人,其中初中生483人,预备生171人。教职员工79人,其中教师49人。占地面积1266平方米(其中运动场855平方米),建筑面积5351平方米。
爱华中学
爱华中学,校址为:富民路50号。1992年,有班级12个,其中初中9个,预备班3个。学生493人,其中初中生354人,预备生139人。教职员工81人,其中教师49人。占地面积3102平方米(其中运动场95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5平方米。
万安中学
万安中学,校址为:安远路767号。1992年,有班级14个,其中初中10个,预备班4个。学生494人,其中初中生354人,预备生140人。教职员工78人,其中教师48人。占地面积2834平方米(其中运动场1287平方米),建筑面积3355平方米。
新闸中学
新闸中学,校址为:新闸路1220号。
沪西中学
沪西中学,校址为:万航渡路297号。1992年,有班级22个,其中初中14个,预备班8个。学生1024人,其中初中生636人,预备生388人。教职员工110人,其中教师69人。占地面积7402平方米(其中运动场2982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平方米。
上海沪西中学1954年高中毕业和重逢合影
(来自:青山老杜的新浪博客)
建东中学
建东中学原位于上海市万航渡路上,解放前是特伪机关(76)号。解放后建校。现原址为逸夫艺校。
历届毕业的校友无法抹去对母校的怀念。
建东中学6510班同学52年前合影
建东中学6510班同学52年后重逢
向新中学
向新中学,校址为:康定路445号。1955年,创建于1945年的私立道中女子中学和创建于1940年的私立正中女子中学合并成立向新女子中学,校址为北京西路慈溪路口(总部)和石门二路27号(分部),后迁至大通路370号。1958年,学校开始招收男生,改名为向新中学。1964年,学校迁至康定路445号(原华通开关厂仓库)。1980年,日新中学并入向新中学。1986年,学校解散,在校学生转入海防中学继续学习。
上海市向新中学74届(7)班
劲松中学
劲松中学,校址为:成都北路997号。
向群中学
向群中学。1992年,有班级10个,其中初中6个,预备班4个。学生460人,其中初中生279人,预备生181人。教职员工44人,其中教师28人。
成都二中
成都二中,校址为:成都北路277号。
“老师您好!”
请接受您迟到的学生的献礼!红领巾与鲜花!
武定二中
工农兵中学
工农兵中学,校址为:胶州路601号。1978年,静安区业余工业专科学校、工农兵中学合并组建静安区职工业余大学。
长江中学
曹景行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摘要:我现在几乎记不得这些老师的容貌和音调,更不用说上课的细节。前几年在上海遇到一家菜馆的店主,说他父亲是长江中学数学老师,还记得我,让我十分惭愧。但那三年初中生活对我成长的影响,确实比后来市西中学的三年高中大得多也深得多。最重要的,是“三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比较宽松,让我得到充分的时间去玩去看书,自主发展兴趣爱好,没有被钉死在书本和课堂上。
曹聚仁。
不知道你有没有像我这样,到了六七十岁的时候,会发现过去不放在心上的许多事情,原来是那么有价值、有意思、有趣,会因为当年的少不更事而一次次追悔莫及?
最近的一次是为了我的初中,一所早就销声匿迹的学校,大概只有区教育局档案室里还可能找到几叠尘封的记录。它叫上海市静安区长江中学,我必须写出全名,因为现在上海有了新的民办长江中学,就在崇明长江农场,比我们学校当年的名声要响亮许多。在百度上键入“长江中学”,全国各地还有好多,就是极难找到我读过的这所,好不容易只发现两年前某位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学长发的一条帖子。
可以说,除了当年的老师和学生,已经没人知道上海曾经有过这么所中学。可悲,但想想也不奇怪。我1960年夏天拿到长江中学入学通知时,就懊丧了好多天,因为她属于静安区最差的学校之列。有位同班女生也考得不好,分到另一所也很差的学校,就在我家附近,想同我交换。但我宁可跑远一点去长江中学上课,免得经常碰见邻居熟人。
至于我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为什么会考砸,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大概见到题目“难忘的事情”就写了九岁那年如何坐飞机从北京回上海,让阅卷老师觉得我喜欢瞎编自吹,给了个低分。好在家人没给我责难,父亲远在香港鞭长莫及,妈妈大概知道不管学校好坏我还是可以把书读好的,并不怎么担心。暑假结束了,我开始成为中学生。
长江中学总部在北京西路近江宁路口的一栋灰色老楼,好多个班级挺挤的,似乎连像样的操场都没有,要在顶楼平台或马路边上体育课。好在我们那一年的初中生都安排到南阳路分部上课,那是一座独立的小洋房,连带一个还算像样的操场。隔墙就是南阳公园,虽然不大,对我已是意外的惊喜,足以抵消掉一大部分别人对长江中学的“差评”。
初中三年在这条不长而安静的小街上过去了,没留下什么特别印象就去了别的学校读高中,离开时几乎头都没回。等到几十年后故地重游,我才不得不带着一种近于忏悔和自责的心情,去寻找既熟悉又陌生的南阳路上深藏的故事。那时我才发现,初中三年我等于泡在上海近代史的名人住宅博物馆当中,居然完完全全一无所知。
学校在西康路与铜仁路之间的南阳路南侧,校门右对面有一个大宅子,好像是什么公家机关。我们吃了午饭逛完南洋公园常会顺带进去兜一圈,挺大的院子里有水池子和常晒着东西的假山石。六七年前我参加拍摄的一个电视专题片举行首发式,通知我去南阳路某某号的贝公馆,到了门口我发呆了:这个地方原来就是贝聿铭的老家!
当然,那个时候不会有人说起贝聿铭,同样也不会有人说起邬达克。出校门左转没多远就是铜仁路,往北京西路方向马路对面就是再熟悉不过的“绿房子”。它是今天上海保留建筑中经典的经典,有“昔日远东第一豪宅”之誉,原为贝家女婿吴同文的住所,也是设计师邬达克留给上海的最后一件作品。这些都是我今天看了介绍才有所了解。
以前在“绿房子”外面走过不知多少次,从来没有机会进去看看,只是因为它的绿色外墙和弧形线条,印象比较深刻。查一下资料,今天南阳路上保留下来的那些洋房,每栋都有非同一般的来历,当年在我们眼中只是住了好多人家的普通旧房子,从不关心旧主人是谁。如果知道,应该也会视作“剥削阶级”一类的反派角色予以鄙视。
不过,我们对身边的革命历史也不怎么注意。像我们长江中学的隔壁就是爱国女中,两所学校当时名声差不多,学生倒也互不往来,至少我一次都没进去过。实际上,1901年蔡元培创办的这所学校,一直成为左翼文化人集中的地方。先父曹聚仁二十出头初到上海,就由邵力子先生推荐到里面教国文。
可惜我对此一无所知,二三十年后看父亲回忆录时后悔得直顿足,但要去补课已经晚了。上世纪文化大革命中这两所学校都搬去同别的学校合并,南阳路南侧的老房子后来也都拆了改建,就是现在南京西路波特曼酒店的后面那部分,旁边还建了几栋高层居民楼。洋气归洋气,但比我记忆中学校精致的小楼以及隔壁优雅的南阳公园难看许多。
长江中学其实年岁比爱国女中更久。英语老师周志刚最近写了一篇回忆学校历史的文章,让我第一次知道母校曾是上海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本名乐群,与她的姐妹学校敬业同时成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敬业乐群”为《礼记.学记》中的古训。敬业中学维持至今,乐群却时运不济,几经搬迁合并又改名长江中学,变成一所“不起眼的三流学校”。所以在校期间从来没有老师跟我们讲过校史,大概他们也不知从何说起。
周志刚老师文章中提到的另一点,同我们学生就有很大关系:“上世纪50年代解放初,为解决师资力量,招了一批失业知识分子进私校任教,他们中有一些就成了长江的骨干教师。这批人有学历有特色,形成独有的风格。”只是我们年少无知,今天回过头来慢慢细想,才一点点找回残留的印象和感觉。
“奴奴良家女-----”,胖胖的六十老人突然捏着嗓子唱了起来,引得学生哄堂大笑。那是一节特别的课程,应该是历史老师陈祖贤请来了他的朋友、专门研究中国戏曲的大家、复旦大学教授赵景琛,专门给我们这班初二学生做演讲。这种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正说明长江中学老师确实藏龙卧虎。
周老师文章中提到了多位老师的名校学历和显赫家庭背景,“他们教学严谨,谈吐优雅,满腹经纶,阅历丰富”,很有水平又各具特色。其中我有印象的是语文老师武桂芳,虽然没有直接上过她的课。她毕业于务本女中(现市二女中),与我母亲同学;她和丈夫金性尧都是我父亲的朋友,同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年轻文化人。非常时期长江中学的老师多受到政治冲击,武老师当然也难免厄运。
我现在几乎记不得这些老师的容貌和音调,更不用说上课的细节。前几年在上海遇到一家菜馆的店主,说他父亲是长江中学数学老师,还记得我,让我十分惭愧。但那三年初中生活对我成长的影响,确实比后来市西中学的三年高中大得多也深得多。最重要的,是“三流”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比较宽松,让我得到充分的时间去玩去看书,自主发展兴趣爱好,没有被钉死在书本和课堂上。
我小时候体弱,体育成绩一般,但每天下午上完两节,也会同其他男生一起冲进操场踢足球。当天的作业课间差不多已经做完,有时上课时边听边做上一节课的作业,老师也不怎么在意。踢完球结伴沿着南京西路回家,途中经过茂名路口的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一定进去还书借书。只要天还不暗下来,我还会边走路边看书一直到家。早上上课时也如此,半个多小时行路中可以看不少,只是不止一次撞上电杆,还有就是初二就戴上了眼镜。
长江中学的图书馆不大,班主任老师知道我喜欢看书,给了我市少儿图书馆的借书证。不多久,图书馆的浦老师又发现我看书既多又快,干脆让我去书库里帮着整理新书,等于让我有机会把所有的新书都看一遍。感谢老师,感谢他们在知识贫乏的年代里,让我仍然有机会浸泡在书的海洋里。
最后还是要对母校说声惭愧,尤其是当我知道您的珍贵时,您已经永久消失了。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好想回到长江中学重读一次初中,或许我的人生又会很不一样。
转自网络
第一师范学校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简称一师),校址在愚园路460号,占地面积21266平方米,建筑面积19253平方米,活动场地4850平方米。1949年6月,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原上海女子师范学校和新陆师范学校。同年8月10日,将两校合并,更名为上海市立师范学校,由刘佛年任校长。当时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为解放后上海第一所市立中等师范学校,有在校生420名,专职教师62名,设普通师范、幼儿师范两科。1952年9月,幼师科迁出另立学校,专设普师。1953年上半年,上海市艺术师范美术班并入,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创办时设有师范部、小学部和幼稚园,师范部初设普师、幼师2科。1960年,被评为全国和上海市文教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76年停办,1982年6月,在原址复校。1988年,该校校办企业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学校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董任坚、刘佛年、张文郁等先后任校长。1992年,学校有教职工180人,其中教师97人,获高级职称者38人,中级职称者37人,两者占教师总数的77.3%。该校重视教研组建设,涌现出不少团结进取的教师群体,如60年代的物理化学生物教研组多次被评为市、区先进集体。
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艺术团舞蹈队
1992年,一师有24个教学班,学生960人。该校自1950年2月~1992年7月共毕业32届学生8281人,培训新师资8个班355人,培训在职小学教师1148人。他们多数成为上海市小学教育的骨干力量,有的被选拔为各级岗位领导干部,如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臧慧芬、陈蓓蕾,全国劳动模范沈功玲,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儿童工作者、全国优秀辅导员、特级教师倪谷音,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特级教师季佩玉等。
华山美术职业学校
华山美术职业学校(简称华山美校)位于华山路433号。原为华山中学,创办于1964年9月。占地面积2556平方米,建筑面积4260平方米。1980年,华山中学开办美术职业技术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开设应用美术动画等班,学制3年。1982年,学校增设中等美术师资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85年,停招初中班,更名为华山美术职业学校。华山美校成立后,又开设装潢设计、工艺美术、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专业,每年5月面向全市提前招生。1992年,有各类实用美术班18个,在校学生441人,教职员工85人(其中教师55人,获中、高级职称者40人)。1990年,经市评选、国家教委批准为省、市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
静安职业学校(简称静安职校)坐落于万航渡路435号,占地面积8628平方米,建筑面积5816平方米,运动场地1204平方米。前身是向阳中学。1992年被评为省、市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
该校原为向阳中学,位于海防路527号。1955年,由私立文化中学和竞华中学合并而成。1980年,该校与市半导体器件培训中心联合招收初中毕业生,试办半导体器件班。次年,与市公交公司第一电车场联办电车驾驶班。1982~1985年,与仪表局、东湖联营公司等单位联办电子线路、计算机应用、电讯机械、模具、烹饪、财会等班。1985年,向阳中学停招普通初中班,更名为静安职校。次年与建东中学并校,迁于万航渡路435号,成为1所综合性职业学校。
1992年,该校共办26个专业班,学生769人,教工120人。其中教师77人,获中、高级职称者62人。
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原名市立幼稚师范附属小学,民国34年(1945年)由陈鹤琴创办,校址在愚园路404号。后随幼师先后易名为女师附属小学、上海市立师范附属小学。1953年改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92年,该校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6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者24人,特级教师2人。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原名工部局西区小学,由陈鹤琴创办于民国19年,校舍租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914号。民国21年迁至新闸路1461号。先后易名为上海工部局新闸路小学、上海市立新闸路小学、市立第十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51年,改名为上海市静安区第一中心学校。1956年,改名为新成区第一中心小学。1960年,恢复今名。1992年,该校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4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者22人,特级教师1人。有班级20个,学生923人。
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前身为市立和安小学,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栖流所义学和保安堂义学(校址在黄浦区)合并而成,历史悠久。早在20年代已是沪上屈指可数的著名学校。抗战期间一度改为私立,民国34年恢复市立。1951年改名为新成区中心小学,1958年新闸路第二小学并入,1960年用今名。校址设在成都北路997号。1978年停办。1987年,新闸路第一小学迁入,恢复原名。
1992年,教职员中获中学高级职称的有1人,小学高级职称的有25人。有班级27个,学生1135人。
泰兴路第一小学
泰兴路第一小学,校址为:威海路590弄72支弄1号,即张园大客堂。
感谢微信网友“青青”同学提供图片!
茂名北路小学
茂名北路小学,校址为:茂名北路65号。1992年,有班级18个,学生721人,教职员工58人,其中教师48人。占地面积2315平方米,建筑面积2917平方米。
感谢微信网友“zdshi”同学提供图片!
校名 校址
北京西路第四小学北京西路899号
北京西路第二小学北京西路605弄55号
大田路第一小学大田路153号
北京西路第三小学北京西路750号总部
大田路第二小学新闸路565弄61号
新闸路第三小学新闸路920弄61号
南京西路第一小学南京西路591弄5号
南京西路第二小学南京西路1081弄30号
茂名北路小学 茂名北路65号
大沽路小学 威海路301弄66号
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成都北路997号
新闸路第二小学新闸路1124弄28号
凤阳路小学 凤阳路624弄11号
威海路第三小学威海路598号
威海路第二小学威海路405弄1号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新闸路1461号
延平路小学 延平路301号
胶州路第二小学胶州路397号
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常德路983号
武定路第二小学武定路431号
安远路第二小学安远路899弄59号
康定路第七小学康定路1218弄2号
余姚路小学 余姚路441号
万航渡路第三小学万航渡路康家桥2弄5号
万春街小学 万春街125号
长寿支路第二小学长寿支路用号
江宁路第四小学海防路527号
武定路小学 武定西路1244弄12号
万航渡路小学 万航渡路690号
万航渡路第二小学万航渡路623弄1号
胶州路小学 胶州路522号
西康路第三小学酉康路196号
常德路小学 常德路574号
安远路第一小学安远路225号
武定路第三小学武定路210号
淮安路第二小学昌化路511号
江宁路第三小学江宁路688号
华山路第四小学华山路5号
华山路第二小学华山路803弄2号
华山路第五小学华山路322号
延安西路小学 延安西路376弄24号
乌鲁木齐北路小学乌鲁木齐北路217号
北京西路小学 北京西路1510号
常熟路小学 常熟路113弄4号
一师附小 乌鲁木齐北路66号
一师二附小 乌鲁木齐北路30弄2号
延安中路小学 延安中路801号
陕西南路小学 陕西南路106号
长乐路小学 长乐路672弄34号
铜仁路第一小学铜仁路146号
西康路小学 西康路34号
北京西路第五小学北京西路1117号
原为上海幼稚师范学校附属幼稚园,民国34年(1945年)冬,由陈鹤琴创办,园址在愚园路404号上海幼稚师范学校内。1949年,改名为上海师范附小附设幼稚园。1951年,迁至南京西路2080号现址。1953年独立,改名为南京西路幼儿园。1980年8月,再次改名为上海幼儿师范附属幼儿园。1989年1月,恢复南京西路幼儿园园名。1953年,该园被列为市重点幼儿园。
南京西路幼儿园游戏课
1992年,该园教师中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者7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者1人。
前身是私立海幼幼儿园。1954年8月,倪蕴珠、顾庆珠、邱顺宜、孙英娥4人合资创办。1956年1月,区教育局接办,改为现名。1958年,私立萌芽幼儿园并入。同年新闸路四小附幼又并入。该园逐步建立一支师德比较好、教学有特色的师资队伍。其中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人,特级教师1人,还有全国教育系统劳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包括优秀保教工作者)4人。
原是市儿童保健院托儿所。1950年春,由市卫生局创办,收托1.5-4岁幼儿,为全日制。1953年夏,托儿所独立,改名为上海市立托儿所,分全托、半托、长日托,所址在威海路730号。1958年和新成区机关幼儿园合并,改名为新成区机关幼儿园,收托从哺乳室到大班年龄幼儿,全部为寄宿制。1960年,改名为静安区机关第一幼儿园。1961~1962年和静安区机关第二幼儿园(原江宁区机关幼儿园)合并,改名为静安区机关幼儿园,入托幼儿600余人。1971年10月,静安区机关幼儿园和上海市机关第一幼儿园合并,改名为威海路幼儿园。1980年夏,静安区教工幼儿园的一部分并入。该园教师33人中,有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11人。
南京西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南京西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址为:南京西路591弄5号。设在南京西路第一小学内。
感谢微信“Alice”同学提供图片
园名 园址
北京西路第一幼儿园北京西路605弄32号
北京西路第四幼儿园北京西路875号
凤阳路幼儿园风阳路542弄16号
新闸路第二幼儿园新闸路915弄10号
新闸路幼儿园新闸路566弄25号
成都北路幼儿园成都北路979弄1号
山海关路幼儿园成都北路741弄130号
泰兴路幼儿园泰兴路624弄5号
威海路幼儿园威海路730号
威海路第一幼儿园威海路789弄4号
威海路第四幼儿园泰兴路72弄1号
延安中路幼儿园延安中路632弄40号
吴江路幼儿园吴江路45号
培新幼儿园威海路638号
南阳路幼儿园南阳路70号
巨鹿路幼儿园延安中路913弄118号
北京西路第五幼儿园西康路140号
长乐路幼儿园长乐路692号
陕西南路幼儿园陕西南路106号
常熟路幼儿园常熟路113弄9号
南京西路幼儿园南京酉路2080号
愚园路第三幼儿园愚园路608弄50号
愚园路第四幼儿园愚园路67弄15号
万航渡路第二幼儿园万航渡路181号
乌鲁木齐北路幼儿园愚园路361弄125号丙
万航渡路第一幼儿园万航渡路320弄43号
西康路幼儿园西康路588弄17号
康定路幼儿园康定路758弄18号
新闸路第三幼儿园新闸路1361弄10号
余姚路幼儿园余姚路170号
胶州路幼儿园胶州路260号
陕西北路幼儿园陕西北路629弄10号
新闸路第一幼儿园新闸路1461号
新建幼儿园昌化路420弄6号
江宁路第二幼儿园江宁路567号
长寿支路幼儿园长寿支路80号
余姚路第二幼儿园余姚路487弄19号
安远路幼儿园安远路899弄50号
江宁路第一幼儿园江宁路702弄11号
康定路第二幼儿园康定路1348弄1号
万航渡路第三幼儿园万航渡路802号
万航渡路第四幼儿园万航渡路623弄63号
武定路第二幼儿园武定西路1488号
万航渡路幼儿园万航渡路249弄32号
浓浓母校情
依依学子心
亲爱的母校和老师,感谢您陪伴我们嬉戏,感谢您赋予我们知识,感谢您关注我们成长,您像大海航行的舵手,指引我们在追逐人生梦想的惊涛骇浪中前行。
最后,让我们纵情高呼:
母校您好!老师您好!
我们永远感谢您!
史料来源:《静安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