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一个被生活折磨成疯子的天才
从徐渭的贡献来看,他毫无疑问是我国艺术史上的巨人,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自明代以后,一个个大师级画家,如,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等人,都是站在站在徐渭这个巨人肩膀上的追随者,他们都对徐渭顶礼膜拜,从徐渭的“泼墨写意画”技法里深受启发,推陈出新,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绘画形态,嬗变成另外的巨人。
徐渭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 具创造力。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墨法上既呈随意浸渗的墨晕,又见控制得宜的浓淡。虽然被徐渭自称“戏抹”,然而在写意中仍生动地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
明朝时期作为繁盛了很久的佛教与道家来说,在文人的心中有着很崇高的地位。他们仅次于儒学的范畴,给了文学一些新的血液。而明朝是王阳明开创新儒学——心学的时代,作为知识分子的徐渭,自然会兼收并蓄。徐渭诗歌中更加强调儒和理,这种对心性修养的重视与顺应自然的追求是矛盾的,其实徐渭本身的性格比较激越,但是又在诗歌中必须保持一种宁静的态度,所以他的诗歌有种纠结的美丽。
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所居在绍兴城内,有“一枝堂”、“柿叶堂”、“青藤书屋” 等。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
人生半百,历经沧桑。当年的壮志凌云,早已化为尘与土。剩下的时间,是看八千里路云和月,书画慰余生了。出狱之后,为扫狱中晦气,徐渭开始了漫无目的地游荡。在杭州,他与友人泛舟西湖之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宣化边塞,他体会“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在蒙古,他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
徐渭传世的文章有三百多篇,体裁涉及传统古文的各种类型。一些序、记、传、铭等传统的体裁,在徐渭的笔下变成了接近纯文学的散文和杂文。如《赠吴宣府序》,就是一篇生动的回忆录。回忆二十二年前在绍兴老家和吴兑一起召集市民和族人,痛殴为非作歹的悍卒,大快人心的一件往事。叙事生动,人物对话与动作的描写很精彩。再如《赠光禄少卿沈公传》,叙说沈炼一生的事迹,夹叙夹议,是充满感情的人物传记。一些应用文体,在徐渭手里也能变得很生动,试看其《送沈君叔成序》。沈叔成是沈炼的儿子,人称奇男子。隆庆六年,沈叔成拾其先父遗骨,归葬绍兴,再一次进京。
徐渭还擅长操琴,精谙音律,酷爱戏曲。他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 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猿》、《歌代啸》等文集传世。徐渭是明代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家,他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杰出的艺术成就都令人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