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TNM分期及随访
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中,家属比较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能活多久”及“后面怎么办”。简单而言,大肠癌的预后与病理分期直接相关,根据病理分期就可以大致判断5年生存率。但是,同样的病理分期却因疾病发现的时机、治疗是否规范合理、随访是否按时、辅助治疗是否完善、肿瘤的分化程度等等不同,影响着大肠癌的预后和生存时间。临床工作中,每每遇到如是问题,只能告诉家属“医生不是算命的,只能大致讲讲”。
结直肠癌TNM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
T1 肿瘤侵犯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T4a 肿瘤穿透腹膜脏层
T4b 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1c 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
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M1a 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 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
高危因素:包括 T4、分化差(除外 MSI-H)、淋巴血管侵犯、神经周围侵犯、肠梗阻、穿孔或穿孔位置距肿瘤很近、不确定或阳性切缘、切缘安全距离不足,或淋巴结不足 12 个
解剖分期/预后组别
期别 |
T |
N |
M |
Dukes* |
MAC* |
0 |
Tis |
N0 |
M0 |
- |
- |
Ⅰ |
T1 |
N0 |
M0 |
A |
A |
T2 |
N0 |
M0 |
A |
B1 |
|
ⅡA |
T3 |
N0 |
M0 |
B |
B2 |
ⅡB |
T4a |
N0 |
M0 |
B |
B2 |
ⅡC |
T4b |
N0 |
M0 |
B |
B3 |
ⅢA |
T1~T2 |
N1/N1c |
M0 |
C |
C1 |
T1 |
N2a |
M0 |
C |
C1 |
|
ⅢB |
T3~T4a |
N1/N1c |
M0 |
C |
C2 |
T2~T3 |
N2a |
M0 |
C |
C1/C2 |
|
T1~T2 |
N2b |
M0 |
C |
C1 |
|
ⅢC |
T4a |
N2a |
M0 |
C |
C2 |
T3~T4a |
N2b |
M0 |
C |
C2 |
|
T4b |
N1~N2 |
M0 |
C |
C3 |
|
ⅣA |
任何T |
任何N |
M1a |
- |
- |
ⅣB |
任何T |
任何N |
M1b |
- |
- |
术后监测随访
I期
建议术后1年行结肠镜检,术后第三年时再次行结肠镜检,接下来每5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进展的腺瘤(绒毛状息肉、息肉>1cm或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
II期~III期
a.建议每3-6月一次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持续2年,然后每半年一次至满5年;
b.术前行CEA基线检测,术后每3-6月复查一次,持续2年,随后5年内每半年一次;
c.结肠镜检推荐术后1年左右进行(如术前因梗阻未行全结肠镜检需在3-6月时进行),3年后复查肠镜,然后每5年检查一次;如果发现有进展的腺瘤(绒毛状息肉、息肉>1cm或是高级别不典型增生),应每年复查一次肠镜;
d.高危患者最初3-5年每年行胸、腹、盆腔CT检查;
e.不推荐PET/CT作为常规术前检查或随访。
IV期
术后2年内每3月复查一次CEA,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满5年;结束辅助治疗的头2年内每3-6月行胸、腹、盆腔CT增强检查,然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至满5年。
生活习惯
比如戒烟、保持体重指数、经常锻炼身体等能改善预后。更多地水果、蔬菜、禽类、鱼和粗粮谷物的摄入,更少的红肉、更低精粮糖分的摄入,此类饮食结构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