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年,唐朝戍守桂林的800名士兵希望...

868年,唐朝戍守桂林的800名士兵希望回到家乡徐州,但遭到了拒绝。于是他们揭竿而起,一路向北准备打回家乡。让李唐王朝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这800人,朝廷先后动用十几万军队,用了一年多才平定。

这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起义,也是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恰恰是这800人是动摇了唐朝的根基,留下了致命伤痕。最终导致在40多年后李唐帝国轰然崩塌。

唐朝中晚期,南诏政权在西南方逐渐崛起,不断侵扰大唐边境。唐懿宗决定从全国抽调精兵到边境驻防。

徐州武宁军是一只战斗力很强的军队,自然也要积极响应朝廷号召,派兵2000人,长途跋涉,开赴邕州,其中分兵800在桂州(桂林)戍守。

唐朝时的桂林条件比较落后,士兵远道而来水土不服,再加上还要时刻防备南诏的入侵,可谓压力山大。不过还好朝廷体谅戍守士兵的苦衷,约定每三年轮戍一次,因此大家也总算有个盼头,相比那些上前线的士兵,苦熬这三年也算不了什么。

三年期限,转瞬即到。正当所有戍守士兵翘首期盼能够回家与妻子、父母欢聚一堂时,却接到徐州军务府一纸命令,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再戍守三年。

对此,所有人都怨声载道。可大家也都知道,经过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大不如以前。如今,还有南诏和吐蕃双重军事压力,朝廷也确实有很大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要调用徐州军队戍守邕州,这个远水解近渴的原因。

虽然戍守士兵们表达了心中的不满,但也能理解朝廷的苦衷,决定继续戍守桂林三年。

咸通九年,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会议正在徐州军务府内召开。远在桂林800戍边士兵的三年期限再次到来,应该马上考虑派兵轮戍事宜。

经过商议,得出了一个让在场人都很满意的结果:要求戍守士兵继续发扬风格,体谅朝廷难处,六年都挺过来了,那就再坚持一年。

会议结束后,徐泗观察史崔彦曾迅速签发决议,并派人送达至桂林。

这一下,军务府内的大佬们都舒坦了,可眼巴巴等着回老家的戍边士兵们,在接到军令的那一刻瞬间被激怒。朝廷的信用何在,老子不干了。

之后,戍守士兵杀了监军,并推举威望很高的庞勋为头领,一路向北,向徐州老家打去。

要知道,这些士兵都是正规军,而且是一只作战能力很强的正规军。沿路州县虽有阻截,但一个是为了生活领军饷,另一个却是为了活着要玩命,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自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戍守士兵一路势如破竹。

消息很快传了回去,面对这800人朝廷也没当回事,因为他们并非造反,目的只想回家。一方面派人前去安抚,另一方面赦免戍守士兵之罪,尽数回乡。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所有人必须放下武器,分队、分批返回家乡。即便如此,回乡心切的士兵大多数表示同意。

庞勋等几个头领却认为没有那么简单,这样一来800人就全部被分散,而且手中没有任何武器,再看之前经过的沿途关卡,全部重兵把守。很明显,这是要等他们回到徐州再定罪。

庞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说明利害关系,大家一致表示赞同。

从这一刻起,戍守士兵的目标已不再是沿途开路,回家乡。而是转为攻占州县,夺取城镇。

于是,戍守士兵悄悄乘船东下,一举占领淮南,获取军械粮草无数,队伍扩大至数千人。之后相继占领宿州、徐州等地,所到之处官军溃败,百姓欢迎。起义军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庞勋自认为天下无敌,也逐渐开始自我膨胀。性情变得越来越骄暴,更是大肆掠夺钱财,抢夺妇女。

咸通十年,朝廷调集七万大军围剿庞勋,此时义军内部已经开始面和而心分。之后,朝廷再调沙陀骑兵增援,起义军开始逐步走下坡路,各地城镇相继被夺回。

咸通十年九月,庞勋兵败准备逃回彭城,中途被沙陀骑兵追上,全军覆没,庞勋战死。

@镜说史话

这段历史被称为:庞勋起义。持续一年零两个月。时间虽然不长,却引燃了李唐王朝灭亡的导火索。

首先:导致了李唐王朝大动脉不畅。唐朝建都于长安,因为前期发展过快,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军队,这是一个庞大的物资消耗体,本地自产无法供应。江淮地区也就成为粮食的主要供应地,因此漕运供粮一断就直接掐住了朝廷的脖子。庞勋之乱延续长达一年多,可见长安那边也不好过。

第二:在庞勋之乱的同时,还有吐蕃和南诏持续带来的军事压力。使得大唐三线作战,腹背受敌。南诏更是趁虚而入,甚至打到了成都城下。

第三:庞勋之乱虽然平定,但鼎盛时期达到数十万人,也无法赶尽杀绝,更不能全部杀掉。一则人数众多。二则部分已经就地隐匿山林,占山为王。经过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造成黄巢起义。后来,黄巢起义正是庞勋之乱的波及之地,其势力迅速扩大,也和庞勋之乱的残兵投奔有一定的关系。

第四:沙陀窥视觊觎。沙陀本是一个边塞的部族,兵强马壮,作战勇猛。长期以来都是李唐王朝的雇佣兵。并且在多次平定内乱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朝廷先赐国姓“李”,又各种加官晋爵,但当李唐王朝病入膏肓时,却是沙陀给了致命一击。

因此,史学评论: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