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黄河大合唱》创作过程,毛主席把自己的派克笔送给了冼星海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岗万丈高,河东河北高梁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首《保卫黄河》,无论什么时候听, 无论在哪里听,内心总是被激起一股豪情,备受鼓舞。
可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实力。虽然他已经去世76年了,但他的作品却还在经久不息地传唱着。并且很有可能,将被永远流传下去。
冼星海的一生很短暂,只有大约40年。其中至少有30年,都是在全世界各地“流浪”,过着非常艰辛的日子。甚至直到临终前,他仍然处于一种穷困的生活状态。冼星海的一生,可以说是饱经风霜。
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冼星海在音乐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救国军歌》等众多知名抗战歌曲,都是出自冼星海之手。
冼星海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每一天都显得弥足珍贵。
▲冼星海
一、跟着母亲流浪
冼星海1905年出生于澳门,祖籍是广东。不幸的是,在他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提前离开了人世,冼星海一生没有享受过任何父爱。
但幸运的是,他有着一位非常优秀,非常善良,无比坚韧的母亲。“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在冼星海母亲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冼星海的母亲虽然身体柔弱,但内心十分强大。先是一个人带着7岁的冼星海,漂洋过海去人生地不熟的新加坡打工赚钱。后是省吃俭用,不惜砸锅卖铁,将儿子送进了当地的华人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虽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被当地富人瞧不起,不过母子俩心态却很乐观。母亲常常给儿子唱广东、澳门等地的民歌,告诉他什么是家乡,家乡正经历着什么样的苦难。
“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钢打肺,立下心肝去捱世。”(大意是:挺直腰杆儿往前闯,谁叫你穷,立下决心挨过穷苦的日子。)这首粤语民歌《顶硬上》,是冼星海学会的第一首民族歌曲,也是他音乐之路上的第一盏明灯。
冼星海的母亲虽然不通乐理,但却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启迪儿子的心灵,提醒他牢记家乡。多年后,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母亲是他的第一位音乐老师。
▲冼星海
1918年,年仅13岁的冼星海随母亲回到广东。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冼星海都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坚持着自己的音乐之路。并且由于出众的音乐天赋,他还被当时的岭南大学华侨学校校长林耀翔誉为“音乐之星”。
1928年,为了追求更高的音乐成就,冼星海大胆决定,要到世界著名音乐之都——巴黎去留学。虽然以他当时的家庭条件来说,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为了实现这个“巴黎梦”,冼星海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准备。为了筹集学费,他给别人当私人家教,做许多杂碎的苦力工。可以说是吃尽了苦头,终于在一年多后的1930年初,怀揣着一片热忱,顺利登上了开往“梦巴黎”的轮船。
▲冼星海(前排右二)在巴黎音乐学院,与老师、著名作曲家杜卡斯(Paul Dukas)以及同学们合影。
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苦难依然没有结束。刚到巴黎,他发现原打算投靠的挚友早已离开了巴黎,而他并不知道这个情况。
身处异乡,孤身一人。为了维持生活,冼星海决定暂时放下音乐事业,先维持基本的生活。他在巴黎餐馆做跑堂,在嘈杂的洗浴中心做堂倌,住只有几平米的房间。有时甚至连房间都租不起,被迫夜宿在塞纳河畔,以天为被,以地为席。
巴黎虽美,但对于身无分文的冼星海来说,无异于最残酷的地狱。然而,即使身处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冼星海依然在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梦。
一天,在餐馆跑堂的时候,冼星海碰到了同样喜欢音乐的广东同乡马思聪。之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冼星海终于摆脱了终日打工的苦难生活。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凭借出众的音乐才华,冼星海顺利考进了巴黎音乐学院,后又被校内多名音乐教授收为徒弟。他们都为这个贫穷又努力的中国留学生而感动,不仅免收冼星海的学杂费,还帮助他找各种兼职,维持他的日常生活。
虽然穷,但冼星海并不自卑,反而在繁重的学习和打工生活之余,创作出了三重奏《风》这样的名曲,还破例被允许在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上演出。应该说,后来如果他不回国的话,巴黎将会成为他大放异彩的最佳舞台。
不过,他还是回国了。怀揣着一颗中国心,他回到了祖国。
▲冼星海
二、知识分子到延安去
1935年回国后,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大地,冼星海的内心仿佛燃起了熊熊烈火。他接连创作出了《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夜半歌声》《保卫卢沟桥》《游击军歌》等等无数抗日救亡歌曲。“作曲家冼星海”,成了当时最响亮的称呼。
用音乐鼓舞人心,用行动表达爱国之心。1938年,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响应共产党号召——知识分子到延安去!
1938年9月18日,冼星海在给新婚妻子钱韵玲的信中写道:“想到不久要到陕北的时候,那边给我们多少伟大的前途和希望!我也希望你一样地不和我分离,同在艰苦中奋斗,同在炮火中成长,是我们能够增强抗战力量,能够充实自己的生活和学识!”
这是他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决定,同时也是他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冼星海和钱韵玲
当年11月1日,在周恩来的细致安排下,冼星海和妻子乘坐华侨捐赠的汽车,假扮侨商,成功骗过国民党的排查,两天后胜利抵达了革命圣地——延安。
一到延安,冼星海就受到鲁艺师生的热烈欢迎。冼星海受聘称为音乐系老师,既负责教学,又在教学之余继续搞音乐创作,生活非常忙碌。
当时,他将所有饮食起居、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统统交给了妻子钱韵玲,自己专心投入到鲁艺的教学中。有学生曾评价他,“讲得很快,一连四五个钟头不休息,似乎想把他所知道的东西一下子都教给我们。”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繁忙的教学中,冼星海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创作热情,并于1939年3月25日到31日,历时六天六夜,创作出了人生中最恢宏的作品——《黄河大合唱》。
这是他在延安短短两年时间里最瞩目的作品,同时也是他短暂的40年人生中最恢宏、最伟大的作品。
▲《黄河大合唱》首演
5月11日,在《黄河大合唱》的首演现场,虽然乐器不是最先进的,虽然歌手不是最顶级的,虽然现场不是最奢华的,但他们却唱出了最打动人的歌声。
大合唱表演结束后,毛主席起身,大声连说了三个“好”字,给冼星海以及同学们的表演非常高的评价。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里,也记述了这样令人激动的画面:“今晚的大合唱可真是中国空前的音乐晚会..当我们唱完时,毛主席都跳起来了,很感动的说了几声'好’。”
事实上,身为鲁迅艺术学院的创办人,毛主席一直都关注着这位民族音乐家。
1938年12月9日,在“一二九”纪念活动上,毛主席主动与冼星海打招呼,直接叫出他的名字,“你叫冼星海,对吗?”冼星海大吃一惊,问毛主席如何知道自己的名字。毛主席笑着说,听周恩来讲的嘛。
如今时隔三个月,冼星海就创作出了如此辉煌的作品,毛主席自然更加高兴。光口头表扬还不够,5月12日,在听说了冼星海用坏了大量的蘸水笔,光笔尖就能堆起个“小山”的时候,毛主席非常大方地将自己心爱的派克笔和墨水,通过警卫员转赠给了他,表示自己对他的大力支持。
有了毛主席的鼓励和支持,冼星海的创作热情也更加高涨,《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军民进行曲》等等不同声乐作品,都是出自这个时期。
▲冼星海一家三口
纵观冼星海的40年人生,延安的两年时间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日子了。不仅创作达到巅峰,家庭生活也非常和睦。
1939年8月5日,冼星海与钱韵玲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初为人父,冼星海激动热泪盈眶,亲自为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妮娜,并悉心照顾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亲自为她们做饭、洗衣,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幸福。
然而,这样的幸福依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短短八个月后,冼星海再次踏上了“流浪”的道路。
三、流落他乡
1940年5月,女儿妮娜还不满周岁的时候,冼星海由于工作离开了延安,转赴苏联。期间滞留在西安的时候,冼星海给妻子写了很多封家书,事无巨细,关怀备至,感情细腻,对妻女的想念之情溢于言表。
“延安必定很热,你得小心,不要常常出来,天热容易令人生病的。你的起居怎样?妮娜怎样?暑天宜多饮冷开水,对于疾病一定比较少些。妮娜有了奶瓶可以常常给冷开水给她喝......”
不过冼星海一家三口没料到的是,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冼星海没能再见到可爱的女儿,小女孩也彻底失去了父亲。
▲钱韵玲与女儿妮娜
1941年6月22日,在冼星海抵达莫斯科半年后,苏德战争突然爆发了。冼星海在莫斯科的工作和生活,都被迫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本来他计划经新疆返回延安,但由于新疆军阀盛世才的恶意打压,他被迫放弃了这条线路。
后来,他本想搭乘正在苏联休养的林彪的专机回国,不过临出发前,也许是由于担心被新疆军阀阻拦,冼星海没有成功登上飞机。
这是他距离回家最近的一次。之后,他的生活越过越难。
为了回国,冼星海选择来到了蒙古乌兰巴托,希望能从蒙古入境。但没想到的是,在蒙古,他遭遇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从这些人的外表看,一个个面色苍白,头发长得很丑,身上穿着沾满油污的蒙古式旧棉衣和旧毡靴,一眼就能看出他们似乎是经过相当长期这么度过监狱生活的人。”这是当时冼星海留宿过的一个蒙古俱乐部工作人员事后的回忆。冼星海当时已经是非常贫穷的状态。
▲冼星海
一年多后,由于借道蒙古回国的心愿破灭,冼星海又来到到哈萨克斯坦。身为一个外来者,他更是常常食不果腹。为了维持生活,甚至曾变卖过衣物。
“生活是相当艰苦,而营养比在阿拉木图更差,自己的衣服和手表等拿去市场出卖,还不够供给几个月生活。薪金实在是不多,而每天还要忧虑到粮食。膳堂的纸证虽然发给,但膳堂不发给早晚餐营养品,只有月底才能领到,即使领得也只够三四天的粮食。这样的生活,实在是困苦万分。”
这是冼星海写于1944年1月的日记,当时他已经处于贫病交加的绝望境地。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冼星海身体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后来,他不幸患上了肺结核、腹膜炎、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冼星海病情恶化很快。等到1945年的时候,冼星海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冼星海
1945年夏,重病的冼星海在一片绝望中回到了莫斯科,找到了当时在外文出版社工作的李立三求助。
虽然李立三当时的生活境况也不好,与妻子、孩子和岳母等一家四口,挤在一个仅三十平方的小房子里。不过因为念及同胞之情,李立三还是将自己的床位让给冼星海,并安排冼星海住进了莫斯科的医院。
不过,时间已经太晚了,当时冼星海已经到了生命的末期,医院也是回天乏术。
4个多月后,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不幸病逝,终年40岁。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临终,他都没能回到国内,没能见到心爱的妻子和疼爱的女儿最后一面,更没能回到自己最热爱的音乐创作里。
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冼星海的去世,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是那个社会的不幸,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最大遗憾之一。
▲冼星海
消息传回国内,引起了极大轰动,郭沫若当即写了一篇祭文《吊星海》,纪念冼星海的伟大成就。鲁迅艺术学院专门为冼星海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毛主席亲自题词:“为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不仅是冼星海的妻女,不仅是鲁艺的师生们,只要是听过《黄河大合唱》的人们,无一不为冼星海的去世感到悲痛和惋惜。但现实是残酷的,身处革命年代,生与死往往是瞬息万变的,无法取决于自己的。
1983年,经过与莫斯科苏中友协的共同努力,冼星海的骨灰被带回了祖国。两年后,又被正式迁入了广州的星海园。2009年,冼星海当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冼星海虽然一辈子都过得清苦,但却创作出了最富有激情的《黄河大合唱》等经典作品,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奋勇争先。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用自己的作品,一直活在了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