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发了8张电动汽车牌照,为什么一家互联网车企都没有?
互联网公司的造车运动已经过了最初的喧嚣期。大浪淘沙,有些新创公司和项目已经原形毕露,有些则显得力不从心,能真正坚持下去的只是少数。
1月5日,国家发改委核准了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继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之后,重庆金康将成为第八个拿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公司。很多人不理解,发改委发了8张电动汽车牌照,为什么一家互联网车企都没有?说好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动汽车生产领域呢?
其实答案非常简单,目前没有一家互联网车企向发改委申请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既然没有项目申请,何来批准呢?虽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人士不愿向记者证实,但EV世纪通过多个渠道获得这一信息。
为什么互联网车企不提出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的申请呢?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它们尚无法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比如说产品开发能力、试制能力,15辆样车、以及建厂规划等等。
举例来说,蔚来汽车的首款车型NIO EP9只生产了6台,特供给蔚来汽车的6个投资人(这6台车在哪里生产不得而知,能否在国内上路行驶也不得而知,有消息称这6台车将于今年3月进入国内接受试驾),蔚来和江淮汽车的代工协议进展如何也不得而知。乐视超级汽车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小鹏汽车据说目前也未开始资质申报,在生产方面还在犹豫到底是代工还是自建工厂。
显然,互联网公司的造车运动已经过了最初的喧嚣期。大浪淘沙,有些新创公司和项目已经原形毕露,有些则显得力不从心,能真正坚持下去的只是少数。
另外一方面,从发改委已经核准的8个项目来看,基本都是传统车企申报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的目的似乎并未达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第一条明确了这个规定的初衷: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上述规定非常清楚的说明了该规定的目的和初衷——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规定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生产传统燃油车的车企,并非只针对互联网公司等社会资本。显然,相比新进的互联网公司来说,传统车企更容易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条件,所以最先获得资质并不奇怪。
据EV世纪了解,除了已经获得资质的8家公司之外,NEVS、陆地方舟也提出了新建纯电动汽车项目申请。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