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的背后没那么简单

这个成语并不陌生,表面意思是: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褒贬不一,但大部分人都将其定义为“因循守旧”。进而我们更加的认为萧何“天下第一”实至名归,再配上高祖“猎人”与“猎犬”论功行赏的理论,那么曹参似乎并不出名。

但细细品味那段历史,了解这俩人的背后,放到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就明白,萧规曹随并非表面说的那么简单。整体来讲,没有萧规曹随,就没有无为而治,也就没有文景之治的治国思想。

看图如下

萧规曹随——汉初无为而治——文景之治盛世

一.老哥俩对比

看书也好,追剧也罢。萧何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粮草、第一智囊、举家追随。尤其是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无论是在古代行军打仗还是现代军事中的“后勤”部门,后勤给养极为重要。楚汉相争最为关键的“荥阳”对峙,如果没有仰仗萧何从关中运粮,刘邦是没有底气耗下去的。有了粮草、才有将领们的冲锋陷阵,才有数次兵败后卷土重来的资本,这是万世之功。

少谋划,强执行,是最好的副手。这是对曹参最准确的定位。虽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但“一身转战三千里”,平定两国一百二十二县,如此功劳恐怕也只是略输秦时扫平燕、赵、楚三国的名将王翦了。不过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战功除了是跟随刘邦、就是后期跟随韩信打下来的,总之不是他制定的作战计划,“猎狗之功”之名并没有错。刘邦平定天下最需要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的萧何;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三人足以。所以,论功封侯之时,张良的“飞鸟尽良弓藏”睿智让他主动退出了对第一功臣的争夺。曾经的齐王、楚王韩信已是罪人一名,只剩萧何一人,早已不战而胜。而明显作为第二梯队的曹参,当他决定来争夺第一功臣的名号时,就注定了这是一场自取其辱。此刻的他,终究只是个顶着别人功名的“功狗”而已。

二.曹参内心的转变

史书上讲:“何素不与曹参相能”。二人从来谁都不服谁,在起兵之前,郡内干部考核的时候萧何早就出人头地排名第一。起兵后,论功劳萧何也是胜过一筹。汉帝国建立后,一个是当朝丞相,一个是封国的相国,又有了差别。但是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天下初定后,带兵的将军们大都要转业来治理民事。曹参虽然没有经验,但凭借两点,也得到了民间的高度评价。一个是善于学习,将黄老之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另一个是善于审时度势、能清楚判断出萧何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社会形势不会有大的变化,在把好用人关的前提下,实行无为而治是最佳办法。曹参做到了上述两点,终于从“猎犬”逆袭成“猎人”。曹参当丞相三年后去世。当时的老百姓感念萧何和曹参的治国之功,作歌云: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三.无为而治是事实

“无为而治”不是无所作为,其内涵是不过分的干预,给人民、社会以宽松的生活、生产环境。这也能说明在曹参离开齐地准备赴任之前,告诉齐地继任者监狱和市场不要轻易扰动。同样,曹参在做了丞相后,将黄老之学的治国之道推行到汉王朝,因循施政、无为而治,不变更、较宽松。

四.“萧规曹随”的核心是对相权的加强

历史上这个段子应该是很出名了,简单说:正因为遵循了“萧规曹随”,曹参似乎也不创新、也不立威,也没有新官的“三把火”,每日在府内饮酒,但凡有人来出谋划策高谈阔论便好好款待用美酒堵住嘴,不像个贤相的样子。惠帝听闻后边指派在其身边任职的曹参的儿子侧面去质问,结果招来了鞭打。待到朝议时,曹参经典三问,让惠帝无言以对。

1.请陛下回想自察,英明神武能否与高皇帝相比?

惠帝答:怎敢?

2.臣下与萧相国谁更贤明?

惠帝答:君候看来比不上。

3.高皇帝与萧相国共定天下。陛下垂拱守成,曹参等因循奉职,不也就可以了么?

惠帝此后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个话题。

这里面有一个词值得思考——“共定天下”。将相国与皇帝齐名,这种僭越之事在当时特殊环境下并不避讳。刘邦能够成为高皇帝也并非他一人功劳,沛县的老哥们和他一起“打天下”才有了后续的一起“坐天下”和“共定天下”的论调。但皇权与相权并不能长久共存,二者是彼此制衡的。曹参儿子回家询问老子,背后代表的皇权对于相权的干预,也是从彼时起,相权得到了加强,皇权是有限制的皇权。

曹参用黄老,无论齐地、还是汉帝国,治国全身并举,承前启后、比起后期谨小慎微的萧何仍旧难免牢狱之灾,曹参不自满而大成,退一步而大安,数年之后文景之治的开端,其实源于萧规曹随。

关注我的都变美了

不信你试试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