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唐氏谱旧序:唐大本,隐士建文之仲子……
翻开宁远《唐氏族谱》,里面有一篇序言很吸人眼球。再看写这序的作者,更不简单:宁远籍明朝弘治年间的户部主事邓球。它的撰写时间十分接近建文帝生活的年代。
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序文吧:
宁远潮水村唐氏宗谱旧序
夫宗族之昌盛,人文之蔚起,浚其所至,盖乃祖宗积累有日而理所当然也。多见世之为人子者,掬流而不探源,植木而不重本,问其先世出处安葬茫然罔晓,犹郭崇韬拜郭子仪之墓,良可叹也!
予友大本,有不得能已于怀者,此唐氏之谱所由作也。大本源唐氏四郎七
孙,隐士建文之仲子。读书聪颖,乡试高攀,奉先思孝。恐后愈久而愈失其真,乃
自装成族谱,,修明祖宗之承积,叙述唐氏分派与其安葬迁移之由,切切来请予其
端,以传诸后,即知唐氏将来无失祖宗之德,绳绳相继,孝友家庭,显扬前烈”,讵可
量乎?后之人将斯谱一览,则唐氏源流自有寻据,庶动木本水源之感,而孝思其
无穷矣!
明弘治四年辛亥孟秋月吉旦
户部尚书广东清司吏司主事邓球拜
从文章内容看,此文由明朝天顺六年(1462)进士邓球书于明弘治四年(1491)。写的核心内容中表明:唐大本实为隐士建文的老二儿子。加上前面有“有不得能已于怀者”作铺垫,而宁远实际上又有建文帝在宁远隐居,这个唐大本是唐建文的二儿子?还是建文帝的二儿子呢?回答这个问题,只有看唐氏族谱详细载录了。
翻开《唐氏族谱》,我们发现,这个“隐士建文之仲子”的唐大本的父亲叫唐建文。
“丑,字千寿。明洪武起义,丑公任命都统,平元有功,钦加左参将。四海咸宁,双亲皓首,告回侍亲。娶杨氏祖妣,生三子:长归公,解组而归,取讳归公;次亥公;三关公。归公娶王氏祖妣,生子建文,精博儒业……(建文)生三子:长澄公,字伯缘。次清公,字再盛。三源,字大本,半岁丧父……”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老三唐源、唐大本。
再查齿录,我们便可知,唐建文之所以叫建文,主要是因为他生于建文年间。谱载:“建文公,字廷举。生于建文元年己卯八月十三日辰时。”而其父归公,因随父从退休归来,半岁后父亲病殁。其父取“归公”字字,也就是因为从南京回来隐居的原因。唐建文之父归公,即唐大本的爷爷,生于洪武九年(1376),殁于宣德九年(1434),享年五十九岁。
归公很年青就随父从当时的都城回来了,这很不寻常。因为,离开退休年纪还远得很。这必然是发生了意外事件,从他给自己的孙子起名建文来看,他是要记住建文年号。因此,可以推定归公是因“靖难之役”的失败,不得已而回家,所以隐居老潮水。
据此,可以推定,唐建文并不是建文帝的二儿子,而是因他生于建文元年,其祖父又是建文旧臣从南京归来,为纪念建文年号而得名。所以,唐建文后来能考取功名,也不愿仕于朝廷,也就是这个道理。